昨天,新來的同事問我這四個的區別,我對此真的不知甚解,很窘迫,所以特地找來這些文檔加深印象!html
viewstate: viewstate是用來存儲頁面狀態的,存儲級別是頁面級的,也就是說它在當前頁面有效,出了這個頁面就無效了,並且它的存儲是通過哈希加密過的,咱們的每一服務器控件都有viewstate屬性,它默認爲true。(例如:分頁的存儲和一些敏感的變量都是頁面級的)。 小貼士: (1)如何提升頁面的訪問速度: A:將服務器端控件的viewstate屬性設置爲false,這樣能夠減小頁面的html的大小。 B:使用徹底的W3C,即不能出現Table,使用徹底的DIV+CSS。 C:能用客戶端控件儘可能用,少用服務器端控件。 (2)viewstate和Input hidden的區別: viewstate:viewstate使用哈希加密。 input hidden:它是明碼的。 (3)使用緩存(cache)的狀況: A:該數據會頻繁使用,而且不頻繁更改。 B:若是數據頻繁改的,不建議使用cache,這樣會損失效率的。 C:使用緩存以前必定要判斷是否存在。 D:使用緩存是須要類型轉換。 Cookie: cookie保存在客戶端,通常保存一些很是敏感的數據,數據量相對較小,若是考慮效率,建議儘可能多用,考慮安全,儘可能少用. Session: session保存在服務器端的,session自己有sessionid,用來區別惟一,數據量相對較大,且佔有服務器資源,全部考慮效率的時候儘可能少用,而考慮安全儘可能多用. Application: application應用程序,application在整個應用程序的生命週期是有效的,只要應用程序運行,它都有效,全局變量能夠.
上面還介紹到了cache,下面我找了個表格列出這五種變量的大致區別: 程序員
方法瀏覽器 |
信息量大小緩存 |
做用域和保存時間安全 |
應用範圍服務器 |
保存位置cookie |
Applicationsession |
任意大小app |
整個應用程序的生命期函數 |
整個應用程序/全部用戶 |
服務器端 |
Cache |
任意大小 |
能夠根據須要設定 |
整個應用程序/全部用戶 |
服務器端 |
Session |
小量,簡單的數據 |
用戶活動時間+一段延遲時間(通常爲20分鐘) |
單個用戶 |
服務器端 |
Cookie |
小量,簡單的數據 |
能夠根據須要設定 |
單個用戶 |
客戶端 |
Viewstate |
小量,簡單的數據 |
一個Web頁面的生命期 |
單個用戶 |
客戶端 |
隱藏域 |
小量,簡單的數據 |
一個Web頁面的生命期 |
單個用戶 |
客戶端 |
查詢字符串 |
小量,簡單的數據 |
直到下次頁面跳轉請求 |
單個用戶 |
客戶端
|
下面,我另找了些資料來更詳細的介紹這幾種變量:
1.Application對象
Application用於保存全部用戶的公共的數據信息,若是使用Application對象,一個須要考慮的問題是任何寫操做都要在Application_OnStart事件(global.asax)中完成.儘管使用Application.Lock和Applicaiton.Unlock方法來避免寫操做的同步,可是它串行化了對Application對象的請求,當網站訪問量大的時候會產生嚴重的性能瓶頸.所以最好不要用此對象保存大的數據集合. 下面咱們作個在線用戶統計的例子來講明這個問題:
(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網站總訪問量)
Global.asax類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SessionState; using System.IO; /// Global 的摘要說明。 public class Global : System.Web.HttpApplication { /// 必需的設計器變量。 private System.ComponentModel.IContainer components = null; private FileStream fileStream; private StreamReader reader;//讀字符流 private StreamWriter writer;//寫字符流 public Global()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otected void Application_Start(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Application["CurrentGuests"]=0;//初始花爲0; fileStream = File.Open(Server.MapPath("counts.text"),FileMode.OpenOrCreate);//文件不存在,建立文件 reader = new StreamReader(fileStream);//要讀取的完整路徑 Application["AllGuests"] = Convert.ToInt32(reader.ReadLine()); //從當前流中讀取一行字符並將數據做爲字符串返回 reader.Close();//關閉流 } protected void Session_Start(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當用戶訪問網站時,在線用戶+1,總訪問數+1 { Application.Lock();//同步,避免同時寫入 Application["CurrentGuests"] =(int)Application["CurrentGuests"]+ 1;//總在線用戶數 Application["AllGuests"] =(int)Application["AllGuests"]+ 1;//訪問網站的總用戶數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Server.MapPath("counts.text"),FileMode.OpenOrCreate,FileAccess.ReadWrite);// writer = new StreamWriter(fileStream);//實現一個寫入流,使其以一種特定的編碼向流中寫入字符 writer.WriteLine(Application["AllGuests"].ToString());//把訪問網站的總用戶數再次寫入到文件 writer.Close();//關閉寫入流 Application.UnLock();//同步結束 } protected void Session_En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當前用戶退出網站時,在線用戶數量-1, { Application.Lock(); Application["CurrentGuests"] =(int)Application["CurrentGuests"] - 1;//總在線用戶數量-1 Application.UnLock(); } (2) WebForm1.aspx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his.Label1.Text = "正在訪問站點的用戶數:" + Application["CurrentGuests"].ToString(); this.Label2.Text ="訪問過站點的總用戶數:" + Application["AllGuests"].ToString(); }
2.Session對象 Session用於保存每一個用戶的專用信息.每一個客戶端用戶訪問時,服務器都爲每一個用戶分配一個惟一的會話ID(Session ID) . 她的生存期是用戶持續請求時間再加上一段時間(通常是20分鐘左右).Session中的信息保存在Web服務器內容中,保存的數據量可大可小.當Session超時或被關閉時將自動釋放保存的數據信息.因爲用戶中止使用應用程序後它仍然在內存中保持一段時間,所以使用Session對象使保存用戶數據的方法效率很低.對於小量的數據,使用Session對象保存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使用Session對象保存信息的代碼以下: //存放信息 Session["key"]="value" //讀取數據 string UserName=Session["key"].ToString();
3.Cookie對象 Cookie用於保存客戶瀏覽器請求服務器頁面的請求信息,程序員也能夠用它存放非敏感性的用戶信息,信息保存的時間能夠根據須要設置.若是沒有設置Cookie失效日期,它們僅保存到關閉瀏覽器程序爲止.若是將Cookie對象的Expires屬性設置爲Minvalue,則表示Cookie永遠不會過時.Cookie存儲的數據量很受限制,大多數瀏覽器支持最大容量爲4K,所以不要用來保存數據集及其餘大量數據.因爲並不是全部的瀏覽器都支持Cookie,而且數據信息是以明文文本的形式保存在客戶端的計算機中,所以最好不要保存敏感的,未加密的數據,不然會影響網站的安全性.使用Cookie對象保存的代碼以下: //存放信息 Response.Cookies["key"].Value="value"; //讀取信息 string UserID=Response.Cookies["key"].Value;
4.ViewState對象 ViewState 經常使用於保存單個用戶的狀態信息,有效期等於頁面的生存期。跟隱藏控件類似。viewstate是在本頁面以內各函數間進行傳值的 , 至於爲何要使用這種方法是由於在一個事件發生以後 , 頁面可能會刷新 , 若是定義全局變量會被清零 , 因此要使用 viewstate. ViewState容器能夠保持大量的數據,可是必須謹慎使用,由於過多使用會影響應用程序的性能。全部Web服務器控件都使用ViewState在頁面回發期音保存本身的狀態信息。若是某個控件不須要在回發期間保存狀態信息,最好關閉該對象的ViewState,避免沒必要要的資源浪費。經過給@Page指令添加「EnableViewState=false」屬性能夠禁止整個頁面的ViewState。使用ViewState對象保存信息的代碼以下。 //存放信息 ViewState["key"]="value"; //讀取信息 string NameID=ViewState["nameID"].ToString();
5.Cache對象 Cache對象用於在HTTP請求間保存頁面或數據。該對象的使用能夠極大地提升整個應用程序的效率。經常使用於將頻繁訪問的大量服務器資源存儲在內存中,當用戶發出相同的請求後服務器再也不次處理而是將Cache中保存的信息返回給用戶,節省了服務器處理請求的時間。其生存期依賴於該應用程序的生存期。當從新啓動應用程序時,將從新建立其Cache對象的實例。使用Cache對象保存信息的代碼以下。 //存放信息 Cache["nameID"]="0001"; //存放信息 Cache.Insert("nameID","0001"1); //讀取信息 string NameID=Cache["nameID"].ToString();
6.隱藏域 Hidden控件是屬於HTML類型的服務器控件,使用此控件能夠實現隱藏域的功能。其實此控件和其它服務器控件的使用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它不會在用戶端的瀏覽器中顯示,始終處於隱藏狀態。可是每次頁面提交的時候,此控件和其它服務器控件一同提交到服務器端,所以在服務器端可使用Value屬性獲取或保存一些數據信息。使用Hidden控件保存信息的代碼以下。 //存放信息 Hidden.Value="0001"; //獲取信息 string NameID=Hidden.Value;
7.查詢字符串 查詢字符串的方式是將要傳遞的值鏈接在URL後面,而後經過Response.Redirect方法實現客戶端的重定向。這種方式能夠實如今兩個頁面之間傳遞信息。因爲URL的長度有必定的限制,所以不能傳遞太大的信息,加外安全性也不是很好。 傳遞信息以下。問號後面格式 key1=value1&key2=value2 Response.Redirect("List.aspx?nameID=0001&gradeID=002"); //執行上面的語句後在IE地址欄顯示的URL的代碼以下。 http://localhost/List.aspx?nameID=0001&grade=002 //當跳轉到List.aspx後,能夠經過如下代碼得到所傳遞的信息。 string NameID.GradeID; NameID=Request.Params["nameID"]; GradeID=Request.Params["gradeID"];
以上是關於這幾個變量之間一些比較表面的區別,要是遇到須要用上的狀況,但願從各個方面多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