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選擇的對比測試產品:雨課堂和微助教html
測試進度表git
項目github |
內容說明工具 |
預估耗時測試 (分鐘)spa |
實際耗時.net (分鐘)插件 |
Planning設計 |
|
||
· Estimate3d |
· 估計這個任務須要多少時間 |
240 | 300 |
Testing Design |
|
||
· Analysis |
· 需求和測試需求分析 |
20 | 25 |
· Design Test Cases |
· 設計測試用例 |
20 | 25 |
Testing Environment |
|
4 | 5 |
Testing Implementation |
|
||
· Test |
· 執行測試 |
60 | 75 |
Reporting |
|
||
· Test Report |
· 測試報告 |
20 | 25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過後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
20 | 25 |
合 計 |
384 | 480 |
微助教和與課堂的功能模塊劃分圖:
本人負責微助教和雨課堂的課堂管理模塊,主要是課上籤到、答題、點人、課件放映等基本的操做。
將雨課堂和微助教的課堂管理進一步細分爲如下子模塊。
因爲子模塊比較多,因此採用場景測試設計方法,力求儘量多的覆蓋正常與異常場景。
首先,根聽說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項備選流;
而後,根據基本流和各項備選流生成不一樣的場景,對每個場景生成相應的測試用例;
最後, 對生成的全部測試用例從新複審,去掉多餘的測試用例,測試用例肯定後,對每個測試用例肯定測試數據值。
課堂管理主要流程圖以下。
雨課堂簽到:
微助教簽到:
雨課堂設置題目:
微助教設置題目:
禪道開源版9.8.3
下載地址:http://www.zentao.net/download/80072.html
微助教-課堂管理-需求
微助教-課堂管理-用例
雨課堂-課堂管理-需求
雨課堂-課堂管理-用例
雨課堂-課堂管理-缺陷
微助教和雨課堂相同功能的實現異同:
簽到:
雨課堂是採用二維碼+暗號的形式進入課堂,對GPS定位無要求,一旦錯過簽到就須要從新放映二維碼/暗號頁,會影響教師上課的效率。
並且必需要藉助電腦+PowerPoint+雨課堂插件。
微助教能夠選擇是否開啓GPS定位,簽到更準確,並且能夠自定義簽到時間。學生只需在規定時間內進入公衆號,在菜單點擊簽單便可自動簽到,方便快捷。
還有就是微助教的簽到在電腦端和手機端均可以輕鬆完成,這一點很方便。
這個功能上,微助教更有優點,能夠吸引教師來使用。
題目設置:
這一點兩款產品都作得不錯,功能比較完善,均可以設定答題時間。
雨課堂是採用課件放映+手機推送的形式來發送題目,題目種類較少。答題後必須由教師公佈答案和解析。
微助教只能推送到手機,題目種類豐富,並且推送前會有手機端效果預覽,能夠爲教師提供必定程度的參考意見。並且答題後,學生能夠自行查看答題是否正確(須要教師提早在電腦端設置)。
這個功能上,雙方各有千秋,不過我以爲雨課堂的方式更適合教師和學生經過課件互動。
課堂討論:
雨課堂是把這個功能放到了手機端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差點沒找到,並且形式比較單一,只有彈幕和發送討論兩種形式。
微助教作的就比較完善,電腦端和手機端均可以操做,並且能夠自定義討論主題,還有匿名、分組模式可選擇,還有比較新穎的是能夠選擇是彈幕仍是詞雲形式,頗有意思。
這個功能上,微助教作的比較完善,形式也比較新穎,比雨課堂更加具備優點。
隨機點名:
這個功能沒什麼好說,微助教和雨課堂作的都差很少。
總結:我以爲雨課堂作的最好的一點就是推出了和PPT結合的插件,這個作法很大膽,同時也頗有成效。
由於如今是信息化時代,許多教師都會選擇PPT來授課,並且教師還能夠經過手機來遙控PPT的放映,PPT和智慧課堂的完美融合,相信必定會吸引不少教師來使用。
可是簽到、討論、答題方面作的都還不夠好,須要繼續改進。
通過小組討論,本人的我的貢獻分爲0.35。
時間所限,只完成了基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