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空格分隔): 軟件工程html
1.姓名:黃華林
2.班級:網絡1513
3.學號:201521123082
4.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moyi-h/
5.碼雲地址:https://gitee.com/smoyi/python
當初你是如何作出選擇網絡工程專業的決定的?
你認爲過去兩年中接觸到的課程是否符合你對網絡工程專業的期待,爲何?
你以爲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它是你擅長的領域嗎?git
Answer:程序員
1.記得當初選專業的時候,有幾個選擇,或金融方面,或建築方面,或IT。本身經過與哥哥姐姐和學長學姐的交流,認識到了這是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並且它還處於上升期,具備很大的潛力,激起了個人興趣。後來,選擇學校的時候,我選擇了具備優美環境和良好學習氛圍的集美大學,並且個人第一志願就是集美大學網絡工程。github
2.我以爲過去兩年接觸到的課程,大一和大二都是基礎課程,畢竟咱們算是科班出身,上了C、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做系統等,這些課程對於咱們的知識體系結構的造成有很重要的做用。可是對於計算機網絡的課程,我以爲還有改進的空間,也許應該在大二就上完有關網絡的基礎課程,而後在大三的時候選修的時候,讓學生選好本身的方向,好比無線方面、物聯網方面、網絡安全方面、軟件定義網絡、雲計算和大數據方面,這樣每一個學生才能根據本身的興趣更好地發展。固然喜歡開發和編程的同窗,能夠不選擇網絡方面課程的深刻,開設其餘軟件方面的課程。shell
3.計算機是我喜歡的領域,但就目前來講,它並不算我擅長的領域。編程
自我感受你已經具有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有哪些?
離成爲一個合格的網絡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安全
Answer:網絡
我以爲我如今具有的專業知識都是一些計算機學科的基礎知識,可是自我感受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仍是有點欠缺,對一些概念和理論的理解並不透徹,因此本身的知識體系結構成形了,並仍是鬆垮狀態。本身目前掌握的比較好的方面就是思科方面的網絡技術和對於網絡協議的認識,編程語言接觸過python,可是並不深刻,對於Linux的認識還只停留在基本操做,感受若是如今去找實習,難度有點大,無論是運維仍是網絡方面的工做。數據結構
1.雖然強調要全面發展,但仍是得具有一個特別強的核心競爭力,而這正是我所欠缺的,因此接下來好好對網絡技術深刻研究和學習。
2.面向就業的話,開發對於CS專業的學生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並且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SDN是大勢所趨,學習python的自動化運維,學習用C/C++對網絡系統設備的開發,因此好好選擇一門語言學精。
3.對於書本上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可是實踐能力不強,須要經過測試才能檢驗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才能在之後的項目上有所做爲。
4.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學會分享知識。
5.英語能力。不少翻譯過來的書籍和文獻並不十分準確,若是想要更進一步,英語能力十分重要。
6.實戰經驗。利用所剩很少的大學時光多參加比賽和項目,還有實習。
對照以上你閱讀的前人們的經歷,你的選擇是什麼?
在這種選擇下,你認爲你相比其餘同窗來講有何優點,有何劣勢?
針對你的選擇,你給本身的大三下和大四設定的規劃安排是什麼?
Answer:
1.選擇工做。
優點:年輕與活力,有一顆上進的心,能夠接觸真實的項目,能夠和工做後的大佬們交流,在公司裏能夠快速進步,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固然邊工做也不能停滯,繼續學習新出現的技術和知識點。
劣勢:基礎知識儲備不夠,但出來工做也能夠自學,關鍵是得有興趣和動力。可能技術和經驗不能知足公司的要求,可是不氣餒,先從底層作起。
2.大三下和大四上的安排:
篇幅有限,簡單描述下:
1.大三下和暑假將對應的知識和技能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2.順便考一些認證,考證並非爲了證書,而是給本身肯定一個目標,進行系統化地學習;
3.大四上開始投簡歷找實習;
4.期間有項目或比賽重在參與。
Answer:
有,聽到學長和學姐說這門課的要求多,但對本身的提高很快,須要每週按時按量地完成做業。在第一節課上,我看到ppt上學姐給的建議是細心、耐心,其實這兩點不只對於這門課,對於咱們所面臨的各類問題和所學習各類知識,都是這樣,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弄虛做假,踏踏實實地面對它,解決它。
Answer:
1.我對這門課的期待是:提高本身薄弱的編程能力,提升本身的表達能力和體驗團隊合做的過程。
2.每週拿出多少時間:這個不能準確拿捏,只能說按照老師要求和本身的判斷和安排來完成相應的任務的時間就是花在這門課的時間。
這篇豆瓣文章中:讓我從新回顧了將事情分爲:A——緊迫且重要;B——重要不緊迫;C——緊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緊迫;其實在以前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中就接觸過,其實在大三的時間很寶貴,作好時間規劃,提升學習效率很重要,對於事情的重要性認識很重要,在本身的每日計劃安排中有所取捨。
科班出身的我,也以爲沒學懂計算機,對目前學習過的知識並不能靈活串通。做者告訴咱們機械思惟的弊端,本身須要多思考多動手,增強實踐與執行力。
即使這樣,若是純按照如今須要的知識看,我在「沒用」的東西上浪費的時間仍是不少。不過我倒不肯意稱這些爲浪費,在我看來,成長路徑中有不少的偶然,沒人知道在一些關鍵時候須要什麼樣的知識儲備,因此踏實地多儲備一些是好事。
咱們在學習的時候有時候很浮躁,太注重功利性,反而拔苗助長,須要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就好比,咱們學離散數學、機率論、線性代數時以爲沒有用,其實基礎學科對開發和思惟的鍛鍊有必定的做用。
咱們很幸運,成長在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生活中無時無刻、不管何地幾乎都可以連上互聯網。咱們要作的僅僅是天天養成一種習慣,看看IT科技新聞,關注前沿技術動態,多泡技術社區,多寫技術總結,勤分享多溝通。若是你養成了這樣一種好的習慣,不要多久,不只你的技術水平可以提高,你還會看到這個世界上別人在想什麼,別人又在幹什麼。作技術、學技術不要把本身關起來,走出去多交流,多發現,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眼界真的很重要,當本身接觸的IT方面的東西多,就會有本身的判斷和選擇。
我以爲文章的這句話說得很好:
我以爲一個正常的程序員,是不該該去參加培訓的。更況且,培訓真的沒有什麼用。 多半都是想走捷徑,坐享其成。 而若要好好走好職業道路。 在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應該學會自我成長,自我完善。
6.20162330 2017-2018-1《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課程總結
這篇博客給咱們對於在學完軟件工程以後總結一個模板,到時課程總結時,再慢慢細看吧。
這篇文章跟5有點像,就是告訴咱們學習不能太浮躁,理解一些東西必須經歷一個很長的時間,還須要在使用過程當中感悟。慢慢入門之後,還有很是多的東西須要學習。
8.我前妻的故事:一個北大青鳥出來的,如何從月薪800元到年薪40萬?
其實,咱們不怕起點低,關鍵是有毅力和興趣,因此無論作任何事情都必須鍥而不捨。
9.【野生程序員】:優先招聘
文章慷慨激昂、、、、沒有過多的感想了。
10.爆棧人生
看了前面那些文章,終於到了第十篇有了乾貨,直接點上面標題就能夠看到相應文章還有做者的github。
感觸挺深的兩段話:
1.入職時,心態很重要,沒有端正心態,很容易形成失衡。一些人一晚上暴富(如中獎),而後大肆揮霍,最後比暴富前更窮困潦倒。入職新公司,能夠放低身段,畢竟你掌握的技術是一回事,學習公司各類文化、流程、規範、業務邏輯等等都要花一段時間,不能一蹴而就,不然落差太大,事與願違,如牛入泥潭,強烈的無力感。
2.上大學的時候,導師用跟咱們說過赫胥黎的名言:「learn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learn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儘量普遍地涉獵各門學問,而且儘量深刻地擇一鑽研)。咱們能夠全棧,但起碼有同樣是研究的特別通透的。
12.談談職業規劃——CSDN對個人採訪
做者給的八點建議中,最受益的一點:
不要只把心思放在技術上,技術是hard skill,只要下工夫就必定會掌握。更要注意與人溝通等爲人處事的soft skill上。hard skill像一個大樹的根,而soft skill則像一個大樹的枝葉。樹根是你的根基,能讓你站得很穩,而枝葉能讓你向天空伸展,得到發展。
13.對程序員職業的一些建議
興趣和熱情只能讓你很執着,但並不必定能讓你走好這條路,只有你的能力和你的強項才能讓你走好這條路。
輪子哥,知乎大佬,知乎帶逛。看了他的經歷,真的是大佬,興趣和能力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請完成實驗樓練習:https://www.shiyanlou.com/courses/4
將完成結果截圖(完成挑戰1&2)發至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