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考覈系列-一個典型的績效面談場景

人物:劉總,某製造型企業人力資源總監。王林,某製造型企業人力資源部部長助理,負責績效薪酬和培訓工做 blog

劉總:(匆匆尋找,自言自語)「王林剛纔還在啊,大家有沒有看到?(打電話)喂,王林啊?在哪裏?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有個急事,趕快過來。」 資源

王林:(匆匆趕來)「劉總,什麼事情這麼着急?我這裏很忙,這個月的培訓計劃有點調整,正和鋸片事業部孫總溝通呢。」 get

劉總:「哦,那個事情先彆着急,先坐,工做溝通嘛,緩緩沒事,我這邊上個月的考覈截止時間快到了,這個工做是咱們部門負責組織的,本身要是沒按時完成,怎麼去催其餘部門呢,你說是吧?」 技巧

王林:「考覈嘛!我作的事情你反正知道,你看着辦吧,別讓咱們吃虧就好。」(王林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程序

劉總:「你的工做好壞我內心有數,但程序也要走一下嘛!這樣吧,咱們立刻就開始,你先把上個月的工做談一下吧。」 方法

王林(瞪眼):「劉總,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啊,我不是已經把上個月的工做總結交給你了嗎?」 總結

劉總(驚訝):「是嗎?我怎麼沒記得,我找找看(劉總在一堆文件翻找)。哦,你的這個工做總結寫得太簡單了,你仍是講講吧!」 數據

王林:「我也沒作準備,(稍微猶豫)我用一下這個吧。(從劉總手中拿過工做總結,開始講),12月份在公司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基本上完成了預約的KPI指標,工做總結上有數據,也有相關說明,你本身看吧。至於關鍵行爲指標和臨時任務指標,個人工做作了不少,也很忙,失誤也是有的,主要是由於本人思想上不重視、工做能力有限。這個月我準備繼續努力,發揚成績,改進缺點,爭取不斷改善。(做無辜狀)唉,劉總,反正個人工做你也是知道的,我也很少說了。」 margin

劉總:「王林,你的工做我內心有數的,你的成績我也看獲得,可是,你的缺點也有不少。好比說,上次去鋸片事業部開會的時候,孫總就反映上個月的培訓計劃到如今尚未收到,因爲沒有培訓計劃,鋸片事業部不知道該作哪些培訓,因此上個月的培訓一個也沒作,這是你的責任吧?」 文件

王林(做氣憤狀):「那個事情我和你也解釋過了,我是太忙了給忘記了,我又不是故意的,這你也知道的,我手頭那麼多工做,一時忙不過來,忘記了也是能理解的吧?我下次記住就是了,在之後的工做中多加註意,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我這不剛纔還在溝通這個事嘛,都已經開始行動了,你也是知道的!」

劉總:(點頭)「反正相似的事情之後你要注意,我之後不想再次聽到這樣的理由,好嗎?還有,崗位說明書上規定,你有一條很重要的職責是組織實施績效管理制度。這個工做主要是由績效薪酬專員作,你做爲部長助理,有責任督促績效薪酬把這個事情作好,可是最近績效考覈的工做開展得很很差,不少部門的考覈不能按時完成,考覈結果也不能及時彙總,績效分析作得也很馬虎,這是你的責任吧?」(語氣加劇)

王林:「最近績效考覈工做是開展得很差,這又不是我一我的的責任,是各個部門的部長不嚴格執行制度,有制度不執行,故意拖延。我也催過,可是效果不理想,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劉總:「這個我知道,但我記得我和你說過,讓你在每次考覈的時候都要全程參與,旁聽考覈面談的過程,並作好記錄,造成書面報告。可是好幾個月過去了,我一份報告也沒看到,並且我據說,你每次參加其餘部門的考覈面談的時候都是坐一下就走,根本沒有用心,就憑這一點,我在KBI(關鍵行爲指標)的這一項就得給你扣分!」(做發火狀)

王林:「劉總,你要這樣說我也沒有辦法,你是領導嘛!」

劉總:「王林啊,工做上有失誤不要推脫嘛,你的成績我也看獲得,反正月度考覈也是走個形式。關鍵是下個月你有沒有明確的改進計劃……」

王林:「劉總,你要給我一個方向嘛,大家上面不定下來咱們怎麼作啊?」

劉總(劉看手錶):「這樣吧,咱們先談到這吧,反正咱們也談的差很少了,我會一碗水端平的。我這邊還有些急事。不過,我看你這個月的績效獎金確定要受影響了!」

王林:」隨你便吧!」(王林摔門走了出去)

王林:(邊走邊說,自言自語)「劉總怎麼這樣說呢,我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他根本不瞭解狀況!」

問題出在哪裏?

上面的案例是咱們都很熟悉的一個績效面談場景,不少企業管理者在作績效面談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碰到了相似的問題。績效面談的目的是幫助員工改善績效,可是,結果常常非但沒有幫到員工,反倒引起了員工的逆反情緒,形成了對立和尷尬的局面。

那麼,咱們要問一個問題,哪裏出了問題?基本上,咱們能夠得出這樣結論:

1.準備工做沒有作好

咱們再回到場景當中,王林正在忙着手頭工做的時候,被領導的電話忽然打斷,王林找到領導以後才知道,要緊急進行一個績效面談。事情比較忽然,王林根本沒有準備,可是領導爲了完成任務,堅持要立刻進行面談,這是沒有計劃的表現。雙方都準備不充分,爲面談的失敗埋下了一個隱患的種子。

2.沒有說明面談的目的

劉總解釋面談的緣由時說,是由於面談規定的截止期限快到了,必須得作了,因此今天要面談,這個解釋讓員工感受到應付和完成任務的心態,沒有感覺到幫助本身改善績效的態度,因此會比較抵觸,這給員工的心理增長了負擔。

3.負面反饋多於正面反饋

整個面談過程,劉總都沒怎麼談王林的正面表現,王林表現的好的方面都是一帶而過,沒有重點強調,反倒在員工表現很差的方面指責太多,直接把面談引導向了對立的局面,最終致使了局面失控,雙方不歡而散。

4.面談者技能不足

劉總在整個績效面談的過程當中都是泛泛而談,沒有深刻分析,更沒有啓發員工思考,幫助其認識本身的不足,顯示了面談者在績效面談技巧方面存在不少不足。來源《手把手教你作績效管理:案例、模型、方法和實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