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大咖同臺論道,中西方微服務有何異同?(附PPT下載)

11月4日數人云與微軟聯合主辦的 《論道雲原生和微服務 劍指何方》在北京順利舉行安全

來自微軟、數人云、EasyStack的五位技術大牛分別進行了分享,其中更有從美國趕來的微軟Azure雲容器技術的首席項目經理 Gabe Monroy、微軟技術專家Rita,嘉賓們就Kubernetes、微服務、雲原生等熱點技術進行了深度剖析,爲你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技術盛宴。網絡

Markdown

△ 小夥伴們正聚精會神地聽着分享架構

Azure上運行Kubernetes

Markdown

△ 微軟Azure雲容器技術的首席項目經理 Gabe Monroy負載均衡

分享內容:主要分爲五個方向——技術概覽、容器服務、容器實例、用於Kubernetes的ACI Connector以及將來研發方向。運維

將來研發方向:分佈式

  • 在Azure Stack上使用Kubernetes
  • 服務代理:Azure Service Broker(ASB)

Kubernetes開發者工具集成ide

  • Helm
  • Draft
  • Brigade

微服務道與術

Markdown

△ 數人云資深架構師 敖小劍微服務

分享內容:什麼是Service Mesh、Service Mesh的演進路程、爲什麼要選擇Service Mesh。工具

王者風範——Istio:性能

爲何說Istio王者風範?最重要的是它爲Service Mesh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控制力。以Sidecar方式部署的Service Mesh控制了服務間全部的流量,只要可以控制Service Mesh就可以控制全部的流量,也就能夠控制系統中的全部請求。爲此Istio帶來了一個集中式的控制面板,讓你實現控制。

敖小劍老師在Qcon 2017也作了同一主題的演講,相關實錄請點擊:《Qcon2017實錄|Service Mesh:下一代微服務》。

微軟Azure雲助力微服務

Markdown

△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創新技術合做事業部技術顧問 趙文婧

分享內容:微服務的演變過程、容器與微服務、Azure容器服務生態、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

集羣和編排引擎:

Cluster

  • 由一組計算機節點組成,能夠被看作一個單獨的系統
  • 由網絡互聯
  • 用於高性能分佈式計算

Orchestrators(Schedulers)

  • 在一個集羣中分配任務或分配容器
  • 在服務或容器失效時重啓
  • 基於資源的消耗從新分配服務或者容器
  • IaaS:網絡 存儲 負載均衡
  • PaaS:發現 縮放 容錯 監控 安全

K8S與OpenStack融合支撐企業級微服務架構

Markdown

△ EasyStack 容器架構師 王后明

分享內容:微服務架構基本概念、Kubernetes與微服務架構、Kubernetes與OpenStack融合支持微服務架構

Kubernetes和OpenStack深度融合帶來的收益:

企業IT架構視角——

應用架構:

  • 紛繁複雜的企業級應用架構:傳統應用、雲原生應用
  • 無縫支撐全類型的應用

基礎資源:

  • 異構的私有云基礎資源並存:容器、虛擬機、物理機
  • 統一的編排、調度和管理

IT組織架構視角——

開發者:

  • 提高應用系統架構設計和開發的靈活度和敏捷度

運維者:

  • 下降異構的私有云基礎設施的運維管理複雜度
  • 統一的雲平臺運維管理

ASB&Helm讓應用部署變得更簡單

△ 微軟技術專家 Rita

Markdown

分享內容:Service brokes、Helm、Demo。

爲何要開發 Azure Service Broker(ASB):

  • 基於容器的數據服務
  • 運維太困難和複雜
  • 沒有SLA

Azure 數據服務

  • Strong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 商業SLA

ASB在基於容器的應用和Azure數據服務之間創建了一個橋樑,提升開發者效率,下降運維複雜度。

下載PP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