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企業人力短缺難題?且看RPA如何大展身手!

在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許多發達國家中,勞動力短缺危機正在逐漸顯露。據聯合國統計,51個高收入國家中,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20年將達7.8億人,以後趨於減小。git

隨着老齡化趨勢愈來愈明顯,我國的人口紅利也正面臨着消失的困境。 2019年,1月,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增人口530萬人,同比減小約200萬人,這一數據無疑加重市場對於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擔心。

現在,勞動力短缺正迫使企業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吸引自身發展所需的人力也將變得愈發困難。機器學習

人力空缺靠科技來填補學習

爲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工做適齡人口日益減小帶來的勞動力挑戰,發達國家紛紛轉向利用技術以推進勞動生產率的增加。

隨着區塊鏈、大數據、自動化、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深刻發展,企業利用其填補技術人力短缺的趨勢也日益明顯。區塊鏈

就某一方面而言,勞動力的短缺彷佛促進了自動化的進程。當前,咱們已經看到了各類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巨大影響。測試

特別是近幾年迅速興起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技術,正在經過自身的強大優點,下降人力短缺對包括財務、人資、營銷、製造以及物流等在內的大多數部門的影響。大數據

據市場研究機構弗雷斯特(Forrester Research)於2018年發佈的兩份報告中稱,到2019年,RPA和人工智能技術,將爲40%以上的公司創造出數字工人,屆時,將有整整十分之一的美國初創公司所僱傭的數字工人會超出普通工人。優化

ISG的一份報告也認爲,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八成的公司將會採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目的是節省人力成本,提升運營效率。人工智能

流程自動化幫助減小工做量rest

眼下,不少企業都在尋求自動化對其業務流程的幫助,進而縮小企業間的競爭差距。

RPA是一種依據預先設定的程序,經過模擬並加強人類與計算機的交互過程,執行基於必定規則的大批量、可重複性任務,實現工做流程自動化的軟件或平臺。其也被形象的稱之爲「Digital Labor」,即「數字勞動力」。cdn

目前,RPA的應用場景幾乎覆蓋全行業,包括銀行、保險、製造、零售、醫療、物流、電商甚至政府、公共機構等在內的不少行業均可以應用。

RPA技術的出現,消除了企業以往那些須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的重複性、基於規則的基本工做。它能有效釋放人力,使現有員工可以在機器人尚沒法發揮做用的領域提供更多價值。經過替代人工操做簡化任務進而優化流程,爲企業提升效率,全面下降成本。

一些企業早已經把RPA視爲應對人力短缺的方法,所以,部署自動化流程的速度和投資回報率(ROI)相當重要。目前,新一代的RPA技術都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而且部署時間相對較快。

作好準備,迎接新的機遇

能夠確定的是,RPA將會完全改變咱們將來的工做方式。

愈來愈多的平常程序、業務流程將由RPA機器人接手,但趨勢倒是咱們會與這些「數字勞動力」或「機器人員工」並肩完成工做。這種革命性的變化,將成爲企業下一代運營模式的核心部分。

儘管,RPA機器人的出現,使得一部分工做需求消失了。但與此同時,它也爲咱們帶來了之前沒有的工做機會。爲了更好的部署與應用RPA,企業將會須要更多的包括RPA開發人員、測試人員、PRA顧問等在內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才。

自動化自己歷來都不是一種工做威脅,相反,它帶來了新的就業增加點。

RPA的出現,並不是是要「搶走誰的飯碗」,它的存在更不是爲了裁人,而是在幫助人類,解決勞動力難題,更好地完成工做。RPA的興起正在將人們從那些重複、枯燥、乏味、耗時的工做中解放出來,同時創造全新的產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