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經常使用WiFi模塊

WiFi模塊

WiFi模塊就是整個系統的控制中心,控制很簡單,就是輸出一個開關信號控制繼電器,而這個模塊的核心是WiFi的鏈接,手機鏈接WiFi時須要掃描,輸入密碼,而這類自己沒有屏幕和鍵盤的硬件設備,要想快捷的接入WiFi網絡就須要更加便捷的鏈接方案,這就是這些模塊廠家的主要工做了,因此這些模塊都提供相似的鏈接方案,即手機APP掃描WiFi,在APP上輸入對應WiFi的鏈接密碼後自動由APP發送到模塊,完成模塊和WiFi的鏈接,本質上是同樣的,只是叫的名字不一樣而已,有的叫SimpleLink有的叫EasyLink,並沒有太大差異。目前不管是智能插座仍是智能遙控之類的設備也好,WiFi方案主要有3種: 網絡

一、MXCHIP方案 性能

第一種就是這款產品所使用的MXCHIP EMW3162模塊,這是由上海慶科電子推出的WiFi模塊,模塊由一顆ST的120MHz的Cortex-M3內核的控制芯片STM32F205和一顆博通的WiFi芯片BCM43362組成。這個模塊其實並不陌生,墨跡天氣的空氣果,海爾的空氣盒子用的都是這個方案。 優化

慶科這款模塊是基於ST的處理器和博通的WiFi作了集成,優勢是集成的處理器性能不錯,能夠作點複雜的計算和控制,缺點在於集成度不夠,那麼大的一模塊對於體積限制較爲嚴格的場合還會有必定的影響。 設計

二、TI方案 資源

TI是一個老牌半導體巨頭,雖然從12年開始退出手機處理器市場,可是仍然有不少的芯片來自於TI,TI是最先推出WiFi解決方案的廠商之一,較早的一些智能WiFi類產品用的都是TI的方案,例如以前和小米路由共同推出的BoardLink以及歐瑞博的智能遙控和插座類產品不少使用的都是TI的CC3000模塊。 路由

TI方案的優點在於出現的較早,較爲成熟穩定,劣勢在於集成度不高,模塊自己資源有限,不過對於智能家居的多數應用來講仍是綽綽有餘,TI後續推出了升級版的CC3100和集成了MCU的CC3200單芯片方案,相信將來的智能硬件類產品中也會很是常見。 產品

三、路由方案 兼容性

相信不少同窗已經留意到了部分智能插座有WiFi信號加強功能,那麼爲啥有的能夠有的不能夠呢?緣由仍是在於WiFi的方案上,上面介紹的MXCHIP和TI方案雖然在硬件上有必定差別,可是在本質上是同樣的,都實現了WiFi鏈接的核心功能,價格麼這兩個方案也都在幾十元左右,而幾十元已經能夠買到一個路由器了,沒錯,接下來介紹的是兩款用路由器的方案來作插座的。 配置

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Atheros的AR9331和RaLink(雷凌)RT5350的方案,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兩家知名的無線方案芯片公司同時在2011年被當前熱門的兩家半導體巨頭高通和聯發科收購。 路由器

AR9331方案的產品很是常見,智能插座中比較知名的有SmartPlug,另外這個方案在中低端的路由器中很是常見,TP-Link以及它的兩個馬甲迅捷和水星的不少路由產品使用的都是這個方案,極路由使用的也是這款芯片。對這個方案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點牛刀小用,以小巧的SmartPlug智能插座爲例,核心的硬件配置已經超過了百元左右的TP-Link路由器,而只是用在一個插座上讓人以爲有點浪費,然而從方案設計上來看,硬件成本和以前的兩種方案相似,另外因爲自己就至關於一個路由,所以能夠經過信號中繼的方式實現WiFi信號加強,這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狀況下仍是有必定的吸引力。

RT5350的方案和AR9331相似,貝爾金的插座使用的就是這個方案,若是有興趣去淘寶上搜一下,一大堆帶路由和網絡存儲共享功能的移動電源使用的也都是這個方案,其餘部分和AR9331相似,就不更多介紹了。

路由方案產品的優點已經介紹,不過要注意WiFi信號加強功能是有必定的兼容性的,整體來講若是是AR9331方案的產品那麼對市面上自己大量使用Atheros芯片的路由器來講兼容性可能會好一點,至於劣勢麼,那就是功耗略微大一點,系統更加複雜了,因此若是廠家優化的不夠穩定性會差一點。

wifi +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