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中使用緩存

在開發中,若是相同的查詢條件去頻繁查詢數據庫, 是否是會給數據庫帶來很大的壓力呢?
所以,咱們須要對查詢出來的數據進行緩存,這樣客戶端只須要從數據庫查詢一次數據,而後會放入緩存中,之後再次查詢時能夠從緩存中讀取。
Spring3開始提供了強大的基於註解的緩存支持,能夠經過註解配置方式低侵入的給原有Spring應用增長緩存功能,提升數據訪問性能。html

 

具體在Springboot中使用緩存以下:java

1.在pom.xml中引入cache依賴,添加以下內容:redi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cache</artifactId>
</dependency>

2.在Spring Boot主類中增長@EnableCaching註解開啓緩存功能,以下:spring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在數據訪問接口中,增長緩存配置註解,如:數據庫

@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s")
public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User, Long> {
    @Cacheable
    User findByName(String name);
}

 

SpringBoot支持不少種緩存方式:redis、guava、ehcahe、jcache等等。數組

 說明下redis和ehcache的區別:緩存

Redis:屬於獨立的運行程序,須要單獨安裝後,使用Java中的Jedis來操縱。由於它是獨立,因此若是你寫個單元測試程序,放一些數據在Redis中,而後又寫一個程序去拿數據,那麼是能夠拿到這個數據的。,
ehcache:與Redis明顯不一樣,它與java程序是綁在一塊兒的,java程序活着,它就活着。譬如,寫一個獨立程序放數據,再寫一個獨立程序拿數據,那麼是拿不到數據的。只能在獨立程序中才能拿到數據。app

 

若是使用Ehcache,只須要在工程中加入ehcache.xml配置文件並在pom.xml中增長ehcache依賴,框架只要發現該文件,就會建立EhCache的緩存管理器。框架

一、在src/main/resources目錄下建立:ehcache.xmlless

<ehcach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ehcache.xsd">
    <cache name="users"
           maxEntriesLocalHeap="200"
           timeToLiveSeconds="600">
    </cache>
</ehcache>

對於EhCache的配置文件也能夠經過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中使用spring.cache.ehcache.config屬性來指定,好比:

spring.cache.ehcache.config=classpath:config/another-config.xml

 

二、在pom.xml中加入

<dependency>
    <groupId>net.sf.ehcache</groupId>
    <artifactId>ehcache</artifactId>
</dependency>



Cache註解詳解

  • @CacheConfig:主要用於配置該類中會用到的一些共用的緩存配置。在這裏@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s"):配置了該數據訪問對象中返回的內容將存儲於名爲users的緩存對象中,咱們也能夠不使用該註解,直接經過@Cacheable本身配置緩存集的名字來定義。

  • @Cacheable:配置了findByName函數的返回值將被加入緩存。同時在查詢時,會先從緩存中獲取,若不存在纔再發起對數據庫的訪問。該註解主要有下面幾個參數:

    • valuecacheNames:兩個等同的參數(cacheNames爲Spring 4新增,做爲value的別名),用於指定緩存存儲的集合名。因爲Spring 4中新增了@CacheConfig,所以在Spring 3中本來必須有的value屬性,也成爲非必需項了
    • key:緩存對象存儲在Map集合中的key值,非必需,缺省按照函數的全部參數組合做爲key值,若本身配置需使用SpEL表達式,好比:@Cacheable(key = "#p0"):使用函數第一個參數做爲緩存的key值,更多關於SpEL表達式的詳細內容可參考官方文檔
    • condition:緩存對象的條件,非必需,也需使用SpEL表達式,只有知足表達式條件的內容纔會被緩存,好比:@Cacheable(key = "#p0", condition = "#p0.length() < 3"),表示只有當第一個參數的長度小於3的時候纔會被緩存,若作此配置上面的AAA用戶就不會被緩存,讀者可自行實驗嘗試。
    • unless:另一個緩存條件參數,非必需,需使用SpEL表達式。它不一樣於condition參數的地方在於它的判斷時機,該條件是在函數被調用以後才作判斷的,因此它能夠經過對result進行判斷。
    • keyGenerator:用於指定key生成器,非必需。若須要指定一個自定義的key生成器,咱們須要去實現org.springframework.cache.interceptor.KeyGenerator接口,並使用該參數來指定。須要注意的是:該參數與key是互斥的
    • cacheManager:用於指定使用哪一個緩存管理器,非必需。只有當有多個時才須要使用
    • cacheResolver:用於指定使用那個緩存解析器,非必需。需經過org.springframework.cache.interceptor.CacheResolver接口來實現本身的緩存解析器,並用該參數指定。

除了這裏用到的兩個註解以外,還有下面幾個核心註解:

  • @CachePut:配置於函數上,可以根據參數定義條件來進行緩存,它與@Cacheable不一樣的是,它每次都會真是調用函數,因此主要用於數據新增和修改操做上。它的參數與@Cacheable相似,具體功能可參考上面對@Cacheable參數的解析
  • @CacheEvict:配置於函數上,一般用在刪除方法上,用來從緩存中移除相應數據。除了同@Cacheable同樣的參數以外,它還有下面兩個參數:
    • allEntries:非必需,默認爲false。當爲true時,會移除全部數據
    • beforeInvocation:非必需,默認爲false,會在調用方法以後移除數據。當爲true時,會在調用方法以前移除數據。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