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實驗報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應用層協議

  • 姓名:張世隆
  • 學號:201821121075
  • 班級:計算1813

目錄html

1 實驗目的

熟練使用Packet Tracer工具。分析抓到的應用層協議數據包,深刻理解應用層協議,包括語法、語義、時序。服務器

2 實驗內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確配置網絡參數,抓取應用層協議的數據包並分析,協議包含DNS、FTP, DHCP, stmp, pop3。步驟包含:網絡

  • 創建網絡拓撲結構
  • 配置參數
  • 抓包
  • 分析數據包

3. 實驗報告

在寫報告以前,先仔細閱讀:將做業提交到班級博客的一些注意事項工具

 

(1)創建網絡拓撲結構spa

 

 

設置客戶端IP地址 :   192.168.1.75命令行

設置服務器端IP地址:192.168.1.763d

 

 

3.1 DNS

(3)配置參數router

將PC端DNS服務器的地址改成網絡拓撲結構中Server的IPserver

 

 

客戶端IP地址設定htm

 

 

輸入域名解析dns,並獲取數據包

 

 

 

 

 

(4)抓包並分析抓到的數據包

   4.1請求報文

 

4.2響應報文

 

 

 

 

 

基本要求:結合課本理論知識,分析抓到的數據包。結合報文格式,解釋數據包每一個字段的含義。

NAME:域名

TYPE:查詢類型

CLASS:查詢類

TTL:生存時間

LENGTH:數據長度

進階:進一步擴展到報文格式的分析,每一個字段表示什麼含義,都有哪些取值狀況,這些取值之間的區別(好比HTTP報文的Connection字段取值可爲Close, Keep-alive)

(5)經過該實驗產生新的疑問及解答 (不做要求,但屬於加分項)

經過該實驗若是有產生新的疑問,能夠寫出來,並嘗試本身解決問題。

 

 

3.2 FTP

(1)配置參數

1.客戶端的ip地址設置爲 192.168.1.75,服務端的ip地址爲 192.168.1.76。

2.設置用戶名以及密碼

 

 

在命令行模式下鍵入如下指令,使用自建帳戶

 

 

服務器發送響應報文:Welcome to PT Ftp server

 

 

輸入用戶名:zsl

 

 

用戶名經過,須要輸入密碼

 

 

 

 

 

 

登錄成功

 

 

 

 

 

 

 

3.3 DHCP

3.3.1 配置參數

1.服務器端(192.168.1.58)

2.將PC端的IP獲取方式從靜態改爲DHCP獲取

 

 

 

報文

 

 

 

 分析:

OP:如果client送給server的封包,設爲1,反向爲2。圖中OP值爲2;
HWTYPE:硬件類別,ethernet爲1;
HWLEN:硬件長度,ethernet爲6;
HOPS:若數據包需通過router傳送,每站加1,若在同一網內,爲0;
TRANSACTION ID:事務ID,是個隨機數,用於客戶和服務器之間匹配請求和相應消息;
SECS:由用戶指定的時間,指開始地址獲取和更新進行後的時間;
FLAGS:從0-15bits,最左一bit爲1時表示server將以廣播方式傳送封包給 client,其他還沒有使用;                       

FILE:啓動文件名;
YOUR CLIENT ADDRESS:服務器爲客戶端分配了IP地址(192.168.1.1)

SERVER ADDRESS:192.168.1.55:服務器的IP地址(192.168.1.55)

SERVER HOSTNAME(64 BYTES) :服務器主機名有64字節

FILE(128 BYTES) :文件包含128字節

OPTIONS (312 BYTES):可選參數域312字節

 

 

 

3.4 smtp和pop3

 

 

 

抓包

 

 

 

 

 

 獲取數據包

 

 

 

 

 

 

 

 

 

3.5 其餘應用層協議 (不做要求,但屬於加分項)

其餘應用層協議,好比Telnet, SSH, HTTPS(HTTPS跟HTTP對比)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