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
10:01:23 — 當前系統時間
126 days, 14:29 — 系統已經運行了126天14小時29分鐘(在這期間沒有重啓過)
2 users — 當前有2個用戶登陸系統
load average: 1.15, 1.42, 1.44 — load average後面的三個數分別是1分鐘、5分鐘、15分鐘的負載狀況。 java
load average數據是每隔5秒鐘檢查一次活躍的進程數,而後按特定算法計算出的數值。若是這個數除以邏輯CPU的數量,結果高於5的時候就代表系統在超負荷運轉了。 linux
第二行:
Tasks — 任務(進程),系統如今共有183個進程,其中處於運行中的有1個,182個在休眠(sleep),stoped狀態的有0個,zombie狀態(殭屍)的有0個。 web
第三行:cpu狀態
6.7% us — 用戶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0.4% sy — 內核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ni — 改變過優先級的進程佔用CPU的百分比
92.9% id — 空閒CPU百分比
0.0% wa — IO等待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hi — 硬中斷(Hardware IRQ)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si — 軟中斷(Software Interrupts)佔用CPU的百分比 算法
在這裏CPU的使用比率和windows概念不一樣,若是你不理解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須要充充電了。 windows
第四行:內存狀態
8306544k total — 物理內存總量(8GB)
7775876k used — 使用中的內存總量(7.7GB)
530668k free — 空閒內存總量(530M)
79236k buffers — 緩存的內存量 (79M) 緩存
第五行:swap交換分區
2031608k total — 交換區總量(2GB)
2556k used — 使用的交換區總量(2.5M)
2029052k free — 空閒交換區總量(2GB)
4231276k cached — 緩衝的交換區總量(4GB) 服務器
這裏要說明的是不能用windows的內存概念理解這些數據,若是按windows的方式此臺服務器「危矣」:8G的內存總量只剩下530M的可用內存。Linux的內存管理有其特殊性,複雜點須要一本書來講明,這裏只是簡單說點和咱們傳統概念(windows)的不一樣。 網絡
第四行中使用中的內存總量(used)指的是如今系統內核控制的內存數,空閒內存總量(free)是內核還未歸入其管控範圍的數量。歸入內核管理的內存不 見得都在使用中,還包括過去使用過的如今能夠被重複利用的內存,內核並不把這些可被從新使用的內存交還到free中去,所以在linux上free內存會 愈來愈少,但不用爲此擔憂。 tcp
若是出於習慣去計算可用內存數,這裏有個近似的計算公式: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按這個公式此臺服務器的可用內存:530668+79236+4231276 = 4.7GB。 spa
對於內存監控,在top裏咱們要時刻監控第五行swap交換分區的used,若是這個數值在不斷的變化,說明內核在不斷進行內存和swap的數據交換,這是真正的內存不夠用了。
第七行如下:各進程(任務)的狀態監控
PID — 進程id
USER — 進程全部者
PR — 進程優先級
NI —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級,正值表示低優先級
VIRT —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單位kb。VIRT=SWAP+RES
RES —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RES=CODE+DATA
SHR — 共享內存大小,單位kb
S — 進程狀態。D=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R=運行 S=睡眠 T=跟蹤/中止 Z=殭屍進程
%CPU — 上次更新到如今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MEM —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TIME+ —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COMMAND — 進程名稱(命令名/命令行)
多U多核CPU監控
在top基本視圖中,按鍵盤數字「1」,可監控每一個邏輯CPU的情況:
觀察上圖,服務器有16個邏輯CPU,其實是4個物理CPU。
程字段排序
默認進入top時,各進程是按照CPU的佔用量來排序的,在【top視圖 01】中進程ID爲14210的java進程排在第一(cpu佔用100%),進程ID爲14183的java進程排在第二(cpu佔用12%)。可經過 鍵盤指令來改變排序字段,好比想監控哪一個進程佔用MEM最多,我通常的使用方法以下:
1. 敲擊鍵盤「b」(打開/關閉加亮效果),top的視圖變化以下:
top視圖 03
咱們發現進程id爲10704的「top」進程被加亮了,top進程就是視圖第二行顯示的惟一的運行態(runing)的那個進程,能夠經過敲擊「y」鍵關閉或打開運行態進程的加亮效果。
2. 敲擊鍵盤「x」(打開/關閉排序列的加亮效果),top的視圖變化以下:
top視圖 04
能夠看到,top默認的排序列是「%CPU」。
3. 經過」shift + >」或」shift + <」能夠向右或左改變排序列,下圖是按一次」shift + >」的效果圖:
top視圖 05
視圖如今已經按照%MEM來排序了。
改變進程顯示字段
1. 敲擊「f」鍵,top進入另外一個視圖,在這裏能夠編排基本視圖中的顯示字段:
top視圖 06
這裏列出了全部可在top基本視圖中顯示的進程字段,有」*」而且標註爲大寫字母的字段是可顯示的,沒有」*」而且是小寫字母的字段是不顯示的。若是要在基本視圖中顯示「CODE」和「DATA」兩個字段,能夠經過敲擊「r」和「s」鍵:
top視圖 07
2. 「回車」返回基本視圖,能夠看到多了「CODE」和「DATA」兩個字段:
top視圖 08
top命令的補充 監控java線程數:
ps -eLf | grep java | wc -l
監控網絡客戶鏈接數:
netstat -n | grep tcp | grep 偵聽端口 | wc -l
上面兩個命令,可改動grep的參數,來達到更細緻的監控要求。
在Linux系統「一切都是文件」的思想貫徹指導下,全部進程的運行狀態均可以用 文件來獲取。系統根目錄/proc中,每個數字子目錄的名字都是運行中的進程的PID,進入任一個進程目錄,可經過其中文件或目錄來觀察進程的各項運行 指標,例如task目錄就是用來描述進程中線程的,所以也能夠經過下面的方法獲取某進程中運行中的線程數量(PID指的是進程ID):
ls /proc/PID/task | wc -l
在linux中還有一個命令pmap,來輸出進程內存的情況,能夠用來分析線程堆棧:
pmap 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