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器調度指揮的部署應用當中,可否搭配健全的操做系統映像登陸服務,相當重要,而在Red Hat於2018年1月併購CoreOS以後,連帶也將Tectonic和Quay這兩套產品歸入──企業級Kuberbetes解決方案Tectonic,以及容器操做系統CoreOS,均整合到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至於容器映像登陸系統(container registry)Quay,提供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代管服務Quay.io,目前提供4種訂閱方案,主攻小型DevOps團隊,或是自己尚不須要自行架設系統映像登陸的公司;另外一種是企業級軟件系統Quay Enterprise,Red Hat將其列入該公司的產品線,名爲Red Hat Quay,可兼容於OpenShift及其餘容器環境或調度指揮平臺。數據庫
Quay.io是Quay的代管服務環境,開發者可提交本身寫好的程序代碼上去,進行容器的自動組建與儲存,以及容器映像的弱點安全掃描,也能整合GitHub、Bitbucket等版本控制系統。同時,這裏也支持機器人帳號的設置,能讓用戶鎖定自動存取的行爲,而且稽覈每次的部署。以容器映像登陸的功能來看,單就OpenShift自己僅提供基本的映像登陸機制,像是推送(Push)、拉取(Pull)、同步(Sync)、修整(Prune),以及組建觸發器(Build triggers)、基於不一樣使用者角色的訪問控制。若能同時搭配Red Hat Quay,企業可運用更多進階特點,像是可橫跨不一樣地理位置的實例進行復制(Geographic Replication,Georeplication)、映像回覆(Image rollback)、可追蹤操做接口與API動做的事件記錄;在容器安全防禦的部份,它也能整合開原碼的弱點掃描軟件套件Clair,可涵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等多種操做系統。安全
用戶若要自行架設和管理容器映像登陸的服務,Red Hat Quay/Quay Enterprise提供多種進階功能,像是高可用度(支持多個實例同時執行,彼此相互備援與共同分攤負載)、跨區複製(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同步複製容器映像)、容器映像的已知安全性弱點掃描,以及24小時全天候、全周的企業級技術支持。若要在Quay Enterprise啓用容器映像弱點掃描功能,需搭配另外一套開放原始碼的軟件Clair,做爲引擎,而在Clair自己的初始組態當中,需先設定PostgresSQL數據庫,接着下載Clair映像檔、創建後續的系統配置。以後,需到Quay的網頁管理主控臺的組態頁面上,勾選啓用安全掃描儀的項目,並輸入Clair的URL網址、創建Quay Enterprise與Clair之間的認證密鑰,予以儲存。架構
企業若是想要監控系統當中的每個實例的活動,Red Hat Quay內建了開原碼監控軟件Prometheus的度量(Metrics)機制,可啓動暫時性與批次測量做業,提供簡易的監督與警示功能。而在身分認證與受權的部份,Red Hat Quay能整合企業既有的身分基礎架構,像是LDAP、OAuth、OIDC(Open ID Connect)、Keystone,能對應企業的組織架構,而且授予整個團隊的相關訪問權限,使其可以管理特定的儲存庫。此外,這套系統也支持機器人帳號的設置,用戶能基於此種類型的帳號來自動部署軟件。ui
因爲整個系統儲存了大量容器映像,爲了便於識別映像的版本與用途,Quay提供了映像標籤附加(Image Tag)的功能,在映像儲存庫的標籤分頁當中,咱們能夠調整現行的標籤。在每個標籤裏面,也能填入必要的指令列描述,以便拉取通常的容器映像,或通過擠壓合併的容器映像(Squashed Images)。內容來源:http://www.cafes.org.tw/info.aspspa
產品信息操作系統
Red Hat Quay 2.9版本控制
●原廠:Red Hatorm
●建議售價:廠商未提供對象
●操做系統需求: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blog
●處理器需求:2顆虛擬處理器
●內存需求:4GB
●硬盤空間需求:30GB
●高可用性儲存配置:公有云對象儲存服務(Amazon S三、Google Cloud Storage)、私有云對象儲存系統(Ceph RADOS、OpenStack Swift)
●核心組件:MySQL或PostgreSQL數據庫、Redis鍵值數據庫、Quay容器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