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塊以特定的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鏈式數據結構,其上存儲了系統誕生以來全部交易的記錄。區塊鏈上的數據由全網節點共同維護並共同存儲,同時以密碼學方式保證區塊數據不可篡改和不可僞造。因此區塊鏈本質是一個分佈式共享數據庫。 區塊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經過密碼學方法產生相關聯數據塊(即區塊,block),每一個數據塊中都包含了必定時間內的系統所有信息交流的數據,並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組合成一種鏈式數據結構。算法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是一種解決信任問題、下降信任成本的信息技術方案。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夠取締傳統的信任中介,顛覆傳統上存在了幾千年的中心化舊模式,在不須要中心化信任中介的狀況下,解決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大幅下降信任成本。數據庫
區塊結構有兩個很是重要的特色:安全
每一個區塊的塊頭包含了前一區塊的交易信息的哈希值,所以從創世區塊到當前區塊造成了鏈條; 每一個區塊主體上的交易記錄前一區塊建立後、該區塊建立前發生的全部價值交換活動; 絕大多數狀況下,新區塊建立成功被加入到鏈中,該區塊的數據記錄則不可被改變或更改。服務器
區塊鏈的分佈式結構使得數據並非記錄和存儲在中心化的電腦或主機上,而是讓每個參與數據交易的節點都記錄並存儲下全部的數據信息。爲此,區塊鏈系統採用了開源的、去中心化的協議來保證數據的完備記錄和存儲。區塊鏈構建了一整套協議機制,讓全網絡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數據的同時,也參與驗證其餘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只有當全網大部分節點(甚至全部節點)都確認記錄的正確性時,該數據纔會被寫入區塊。在區塊鏈的分佈式結構的網絡系統中,參與記錄的網絡節點會實時更新並存放全網系統中的全部數據。所以,即便部分節點遭到攻擊或破壞,也不會影響這個系統的數據更新和存儲。網絡
區塊鏈記錄原理須要全部參與記錄的節點,來共同驗證交易記錄的正確性。因爲全部節點都在記錄全網的每一筆交易,所以,一旦出現某節點記錄的信息與其餘節點的不符,其餘節點就不會認可該記錄,該記錄也就不會寫入區塊。數據結構
改變某一區塊及區塊內的交易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若是該區塊被改變,那麼以後的每個區塊都將被改變。所以試圖篡改數據的人必須同時入侵至少全球參與記錄的51%的節點並篡改數據。從技術上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架構
每筆交易須要一個有效簽名纔會被存儲在區塊中。只有有效的數字祕鑰才能生成有效簽名。密鑰是成對出現的,由一個私鑰和一個公鑰組成。其中,公鑰是公開的,私鑰僅限擁有者可見並使用,用於交易簽名,以證實數字身份。分佈式
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客戶爲依託,以真實貿易背景爲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經過應收帳款質押登記、第三方監管等專業手段封閉資金流或控制物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區塊鏈
供應鏈金融的基礎,又是供應鏈。供應鏈涉及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和商流,自然是個多主體、多協做的業務模式。在這種狀況下,要進行貿易融資,首先會遇到不少真實性的問題,好比交易的真實性,單據的真實性,這都須要多方確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涉及的多主體,存在互聯互通難的問題,例如每一個主體用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甚至是財務系統都有所不相同,致使對接難。就算對接上了,會因爲數據格式、數據字典不統一,而致使信息共享很難。加密
供應鏈金融還存在一些行業痛點:
所以,供應鏈金融須要數據穿透和信息共享,經過把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融合在一塊兒,來提高信息的真實性、信用的可傳遞和融資的高效率。
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經過區塊鏈技術將各個相關方鏈入一個平臺,經過多方記帳確權數據存儲,實現數據的橫向共享,進而實現核心企業的信任傳遞。基於物權法、電子合同法和電子簽名法的約束,藉助核心企業信用額度,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下降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加速實現普惠金融。
引入區塊鏈帶來哪些優點呢?
總而言之,從整個信息流轉來看,從之前的信息孤島變成如今全鏈條的信息打通,從傳統的核心企業只能覆蓋一級供應商,變成可以覆蓋多級供應商。基於加密數據的交易確權、基於存證的交易真實證實、基於共享帳本的信任傳遞和基於智能合約的合約執行,造成回款封閉可控、穿透式監管、全鏈條數據打通的新生態,主要是有助於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翼啓雲服構建的Blockworm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是提供區塊鏈服務的雲平臺,能夠幫助用戶快速構建區塊鏈基礎設施,將業務數據上鍊。 翼啓雲服以區塊鏈上的數據爲依託,爲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平臺採用區塊鏈多鏈結構,B2B平臺、供貨商、採購方、倉儲機構、物流機構做爲數據錄入節點,將供應鏈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首先,區塊鏈打通了各個參與方的信息系統,提供了可信的協做環境,提升了交易協做的效率。其次,多個參與方基於交易自己協做,共同見證了交易的過程,爲交易的真實性提供保障。最後,金融機構做爲授信方和資金提供方,基於可信的數據源,利用數據分析等手段,爲企業進行授信,放款。簡化了融資流程,提升了融資效率,下降了融資成本。 如下爲鋼鐵B2B電商大大買鋼在Blockworm平臺利用區塊鏈進行業務數據記錄的案例。 各方交易從訂單生成的時刻起,包括倉儲、物流過程當中的關鍵節點都進行數據記錄,數據存儲在交易鏈上,整個交易可進行溯源,並根據各方信息交叉驗證,防止虛假交易,保障交易真實性。
圖1. 交易全過程關鍵節點記錄在交易鏈上
全部交易中產生的應收帳款、票據等能夠做爲融資標的,登記在資產鏈上,造成數字資產,此過程被稱爲資產數字化,這些數字資產本質是供應鏈中企業的債權。資產鏈記錄全部資產的融資過程。部分過程可由鏈上的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節省人力成本。
圖2.融資鏈記錄融資資產產生的過程
同時,在交易鏈中,數字化資產能夠進行拆分,作爲債權(或資本)向上遊供貨商進行採購,這樣依託於核心企業的信用,就能夠傳遞到整個供應鏈中,爲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增信。
圖3.融資資產能夠在鏈上進行流轉
整合圖(1) – 圖(3), 最終就會演變成多鏈的模式(圖(4)), 首先各個交易鏈提供資產的真實性溯源,中間是資產鏈,須要進行融資的資產均可以登記到資產鏈中,金融機構基於資產鏈,對資產的真實性進行溯源,評估風險,進行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圖4.多鏈結構,交易鏈爲資產鏈上的融資資產增信
做者:於明揚
宜信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