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PM倪超:想讓程序員多一點點幸福感

摘要: 本文主人公倪超,在內部,同事都習慣叫他花名銀時,是阿里雲產品經理。前不久,他所負責的企業級分佈式應用服務EDAS,榮獲了公司2018財年年度最佳產品獎。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咱們有幸近距離的探訪了這位青年產品經理。程序員

 

21歲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從一名實習生轉變爲主導平臺級產品的PM,8年間,一直在阿里巴巴核心技術團隊,倪超身上幾乎全部的優勢、缺點都打上了阿里巴巴的不少烙印,散發着濃濃的工程師特質,包括:敢拼、內向、穩重...面試

 

大學同班同窗中,他是最務實的分佈式

 

據倪超的同窗回憶道,在大學的時候,他就是同班同窗中是最喜歡折騰技術的一個,不愛打遊戲,老是坐在電腦前寫代碼。經常拉着咱們使用他開發的網站,如今看來就是一個很是簡單的系統,在咱們的電腦上發表一個評論,在他本身的電腦上就可以看到了 —— 光是這樣的事情,就會把他開心壞。微服務

 

大一軍訓剛結束不久,倪超就在班級QQ羣裏貼了一家公司關於「Java開發工程師」的招聘說明,號召大夥照着上面的要求學習,這家公司就是淘寶網。在07年的時候,淘寶還不怎麼有名,當時除了他本身,印象中並無其餘人響應他的號召。性能

和絕大部分大學生同樣,倪超也是一個逃課「慣犯」,從大二開始,不多看見他在教室裏上課。不過他並非打遊戲,而是忙着蒸騰其餘事情:他和學校邊上一個房產中介公司簽了一個200元的合同,作了一個房源錄入和檢索系統,花了整整4個月,這事被同窗們笑話了好一陣子。大二暑假的時候,同幾個大四的學長一塊兒,去寧波的一個物流公司實習,和學長們擠在一個不到10平米的小房間內度過了整個夏天。學習

 

長期以來,班上同窗都一直認爲倪超只是一個會開發網站的。而同期,班上其餘的技術愛好者,都忙着在學校的ACM OJ平臺上刷題,以能進入校集訓隊爲榮。不合羣的倪超,彷佛成了班上的另類,他決心向他們證實,本身學習的東西,並不是一無可取的。測試

 

實習生活很難忘,收到淘寶網的Offer網站

 

「2010年,是幸運的一年」。在這一年,憑藉着不錯的寫做功底,倪超順利經過準備了兩年之久的系統分析師考試。這一年他還在讀大三,這個考試對於學生來講很難考,由於包含一個120分鐘的論文撰寫,須要大量的實踐工做經驗才能總結。「我把本身在學校研究生實驗室旁聽學長討論項目過程,寫了下來,竟然經過了」。在回憶那次考試的時候,倪超興奮的說。阿里雲

 

同年,倪超經過了淘寶網的實習生面試,有幸進入了他一直求之不得的地方,固然也開啓了一段天天跨越杭州城的長途奔波。那時候的杭州尚未地鐵,從杭州最東邊的下沙大學城,到城西華星路的創業大廈,只能乘坐公交車。天天早上6點,他乘坐第一趟B1公交車,在擁堵的早高峯,差很少2個小時後才能到公司。雲計算

 

雖然略顯艱辛,但在交流過程當中,倪超反覆強調,那段時光頗有味道,頗有幹勁。尤爲是在經過實習生轉正面試,收到淘寶網Offer以後,公司給安排了公司周邊保淑路的錦華苑賓館,就不再用天天摸黑回學校。

大抵每個年輕人,在收穫一份盼望已久的通知書的時候,老是表現的驚人的類似。倪超和他的另外幾個實習生小夥伴,天天都會「加班」到很晚—— 從網上自學一切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技術;看別人寫的產品代碼;目擊部門的同事們在白板前吵得面紅耳赤,而又歡笑而散 …… 相約晚上11點一塊兒結伴從公司回賓館的路上,老是伴隨着歡聲笑語 —— 總會吹牛,若干年後,本身也會變成像多隆、黃裳和畢玄同樣的神人;他們也會吐槽師兄們寫的代碼裏面,不只藏着故事和酒,還有坑。每次餓了的時候,都會到24小時營業的永和大王,點一份皮蛋瘦肉粥……

 

這一切彷彿如今還都歷歷在目, 「多年之後,每次路過文三路教工路口的那個永和大王,總想再進去,點一份皮蛋瘦肉粥,回想那些年吹過的牛」。

 

如今只想讓廣大程序員多一點點幸福感

 

在聊到如今工做的時候,倪超的兩眼放光了,彷佛進入了某一種模式,他口若懸河的和咱們推銷起了他的產品。「我本質上仍是一名工程師,雖然已經轉型爲產品經理,可是我深有體會程序員承受不少難以理解的委屈,但願給他們帶來一點點幸福感」。 在倪超的介紹下,咱們瞭解了他所在的團隊有兩個系列產品:雲效和Aliware。「咱們但願程序員作的每個需求,修過的每個bug,都有記錄,不再用作黑活」,倪超說。雲效中的工做項管理,可以很好的幫助程序員合理安排本身的任務,並經過一系列CI/CD功能,更精細更高效的完成每一次系統上線。

 

在阿里的這些年,倪超親歷過不少系統故障,身邊很多工程師,由於身處技術探索第一線,都承受了太多身心上的壓力。現在,阿里在微服務、消息、配置管理、APM、性能測試和分佈式事務等領域已經有很是多的沉澱,已經完成了幾代大型系統的演進,但倒是好多外部企業正在經歷的。「咱們但願將阿里巴巴十多年分佈式技術沉澱的Aliware底座,分享給這些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能讓他們再也不走那些年,咱們摸索過的彎路」。

 

天天,咱們都如履薄冰

 

不少人眼裏,倪超已是一位老阿里了,但在他本身看來,天天都在迎接新挑戰。「現在的雲計算市場,面臨廣闊機遇,同時也伴隨着巨大的挑戰和責任,咱們天天都如履薄冰」。採訪接近尾聲,聊到對目前工做挑戰的時候,倪超忽然一改輕鬆愉悅的狀態,「每當驚聞國內外知名友商,因爲自身產品技術出現故障,致使客戶蒙受了巨大損失的時候,老是很痛心」。他認爲在這一場由新興互聯網公司主導的雲計算變革中,他本身和同事有責任爲客戶肩負更多。

「現在,平臺上企業級客戶愈來愈多,幾乎遍佈了各行各業,其中很大一部分還關乎國民生計的重大系統,咱們每一天要作的,就是認認真真的保管好客戶對咱們的每一份託付」。

 

後記

 

工程師是最偉大的職業之一,是這些人的默默奉獻,才讓更多的人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便利

選擇一件本身相信的事情,堅持走下去,全世界都會爲你讓路

認真的人自帶光芒

加油,青年人

 

原文連接

閱讀更多幹貨好文,請關注掃描如下二維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