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學習(一) linux磁盤相關

一 設備命名

裝置                         裝置在 Linux 內癿文件名spa

IDE 硬盤機                        /dev/hd[a-d]操作系統

SCSI/SATA/USB硬盤機     /dev/sd[a-p]orm

USB 快閃碟                     /dev/sd[a-p](與 SATA 相同)it

軟盤驅勱器                     /dev/fd[0-1]io

打印機                            25 針: /dev/lp[0-2]table

                                      USB: /dev/usb/lp[0-15]ast

鼠標                                USB: /dev/usb/mouse[0-15]  軟件

                                        PS2: /dev/psaux程序

當前 CDROM/DVDROM /dev/cdromim

當前的鼠標                     /dev/mouse

磁帶機                            IDE: /dev/ht0

                                        SCSI: /dev/st0

須要特別留意的是硬盤機(不管是 IDE/SCSI/USB 都同樣),每一個磁盤驅勱器的磁盤分區(partition)不一樣時, 其磁盤文件名還會改變呢(不如hda1,hda2等等),磁帶機的文件名, 在某些不一樣的 distribution 當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檔名,須要稍微留意

二 磁盤分區

磁盤分多個扇區,第一個扇區主要記錄了兩個重要的信息,分別是:

 主要啓動記錄區(Master Boot Record, MBR):能夠安裝開機管理程序的地方,有 446 bytes

 分割表(partition table):記錄整顆硬盤分割的狀態,有 64 bytes

默認分割表64bytes,只能寫入四組分割信息,有以下總結:

1.主要分割和延伸分割最多能夠有四筆

2. 延伸分割最多隻能有一個(操做系統的限制);

3. 邏輯分割是由延伸分割持續切割出來的分割槽;

4. 可以被格式化後,做爲數據存取癿分割槽爲主要分割和邏輯分割。延伸分割沒法格式化;

5. 邏輯分割的數量依操做系統而不一樣,在 Linux 系統中,IDE 硬盤最多有 59 個逡輯分割(5 號到

     63 號), SATA 硬盤則有 11 個逡輯分割(5 號到 15 號)。之因此從5號開始,是由於前四個爲主要分割或延伸分割留存

三 開機流程

簡單的說,整個開機流程到操做系統以前的動做應該是這樣的:

1. BIOS:開機主動執行的韌體,會認識第一個可開機的裝置;

2. MBR:第一個可開機裝置的第一個扇區內癿主要啓動記錄區塊,內含開機管理程序;

3. 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一支可讀取核心檔案來執行的軟件;

     a.提供選單:用戶能夠選擇不一樣癿開機項目,這也是多重引導的重要功能!

     b. 載入核心檔案:直接指向可開機的程序區段來開始操做系統;

     c. 轉交其餘 loader:將開機管理功能轉交給其餘 loader 負責(開機管理程序還可裝在每一個分割槽的啓動扇區(boot sector))。

4. 核心檔案:開始操做系統的功能...

四  磁盤掛載

上圖中假設個人硬盤分爲兩槽,partition 1 是掛載到根目錄,至於partition 2 則是掛載到/home 這

個目錄。 這也就是說,當個人數據放置在/home 內的各次目錄時,數據是放置到 partition 2 的,如

果不是放在/home 底下癿目錄, 那麼數據就會被放置到 partition 1 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