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 第五週

軟件工程 第五週

目錄
1. 調研, 評測
2. 分析
3. 建議和規劃html


1. 調研,評測

1.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我的第一次上手體驗。ios

  • 界面感受仍是蠻清爽的,上手也沒什麼難度,當時大一入學前那個暑假用得比較多,當時主要是刷刷朋友圈,不過本身院的都沒有看到過幾個。後來入學了以後反而卸載了,以爲用處不大。如今手機上有集大通是老師說要用課堂助理點名才又裝了回來,然而老師並不會用。
  • 以爲課餘生活這個欄目日常本身也不怎麼用,放到了最當中的位置,採訪了其餘同窗,他們跟我同樣,都是看朋友圈和消息更多一點。
  • 應用中心整合了很是多的功能,對於同窗的平時使用起來確實方便了許多,並且愈來愈多的模塊都在整合進來,最有用的就是校園卡充值,曾經差點由於找不到能用的圈存機而餓死(手動斜眼笑)。
  • 可是身邊用集大通的同窗都很少,使用率也不高,你們平時查看課程表都是用超級課程表,我就截了個圖放到圖庫裏面,平常交際也是用QQ、微信的多,聊天功能以爲形同虛設吧。

2.按照《構建之法》13.1節描述的 bug 定義, 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2個。
Bug,即軟件的缺陷,能夠分爲症狀(Symptom)、程序錯誤(Fault)、根本緣由(Root Cause)安全

  • 症狀是從用戶的角度認識到的軟件問題;
  • 程序錯誤是從代碼層面上的問題;
  • 根本緣由即錯誤根源,是致使代碼錯誤的根本緣由。

因此下面我將從用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集大通」這款軟件所存在的症狀。微信

  • Bug1.課程表有時候會加載失敗,顯示不出來。跟用戶所使用的網絡信號強度無關。
  • Bug2.課程表的換膚功能不能用,狂按狂按並無用,不能換上我喜歡的Gakki。直接點擊確認出現了不明因此的對話框。
  • Bug3.機智地,很是開心地截到了圖,在從應用中心切換回消息列表的時候會出現,集大通,醒醒!你怎麼連本身都不認得了!
  • Bug4.某個月第一天簽到的時候,顯示月簽到小勤挑戰失敗。(來自我學弟的一次親身體會)
  • Bug5.提醒明天有課和播報成績的時候都是隨緣播報

    最近一次的播報是9天前的,我是否是也能夠隨緣上課(斜眼笑)
  • Bug6.我和一個學弟不能查看電量助手;另外一個學弟和一個學長反映數據不是實時更新,並且換宿舍以後顯示的不是新宿舍的電量。一樣,宿舍分配顯示我沒有入住集美大學宿舍。
  • Bug7.抽獎都是抽到花,都是花!
    網絡

  • 不是bug的,只是用戶體驗
    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上的UI設計不一致,致使習慣ios界面的同窗在使用個人集大通的時候有困擾。
    測試

還有集大通裏面提供一個集大通的下載連接是要幹什麼?
大數據


3.相信每一個同窗的朋友中必定有人須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採訪,並加以記載。網站

個人採訪對象平時用集大通仍是比較頻繁的,這邊就隨便拍一張:

被採訪對象: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某大四學生
使用的緣由:工科男的朋友圈比較小,能夠經過集大通這個校級「朋友圈」接觸不少其餘學院的同窗;能夠經過集大通充值校園卡,安全又方便;不會像傳統圈存機那樣動不動就鏈路錯誤。
需求:一、可使用集大通查詢任意班級的課程表;二、能夠快速查詢各個學期的成績和英語四六級成績;三、能夠利用集大通裏面的集大郵箱申請許多學生優惠的服務,如蘋果手機的音樂等等;四、校園卡消費狀況數據分類清晰,可用於每月的記帳;五、如今圖書館須要選座,可經過集大通提早預定或現場選座;
痛點:一、校園卡充值機時長故障,經過集大通平臺給校園卡充值解決了這個困擾我四年的問題;二、集大通裏的「電量助手」功能能夠查詢電量使用狀況以及宿舍電費的繳費狀況(能夠精確到哪一個人在何時充了多少錢,媽媽不再用擔憂舍友之間充電費分不清楚了);三、當銳捷欠費以後咱們沒法聯網,除非接上無線才能完成充值,集大通就解決了這個麻煩的問題,能夠直接經過集大通的「網絡營業廳」進行充值,比之前手機開熱點才能充值方便多了;四、當放假回家以後沒法使用校園網,利用集大通查詢成績是咱們不麻煩在校同窗的惟一途徑。

描述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
一、 安裝軟件:該學長使用的是iPhone6手機,但在iOS store中沒法找到集大通這款軟件,看了教程以後在網上找到了iOS版的安裝包,但須要添加受信驗證,相對來講步驟比較繁瑣,以下圖:

二、 打開軟件:打開軟件的第一個界面感受設計得不夠合理,正常來講應該把最吸引人眼球的模塊放在主界面,而集大通打開的第一眼並無任何吸引個人東西;更糟糕的一點是,不論我是第幾回打開這個軟件,主界面的內容歷來沒有變過,依舊是那個讓我一點點興趣都沒有的「熱門團體」,以下圖:

三、 上手軟件:集大通APP給個人印象就是一個縮小了圈子、增長了校園功能的微博。集大通的微博廣場上都是咱們身邊的同窗,這一點我很喜歡,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經過這個平臺認識一些朋友圈以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令我失望的是,刷集大通的微博,有80%-90%的信息是小廣告,失去了朋友圈它原來的意義。集大通最實用的部分就是它的應用中心了,大部分同窗應該就是衝着這個校園服務功能才使用的集大通。不過感受這些服務不太穩定,有時顯示正常有時又加載不出來。
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有什麼優缺點?
一、 數據量:集大通在數據量這一塊很是走心,也是我我的最滿意的一個方面。主要體如今「校園卡消費」和「電量助手」這兩個模塊:圖表作的很是精美又簡單明瞭,一會兒就能夠看出最近幾天或者最近幾個月的消費狀況,以下圖:
spa

二、 界面:集大通總體的界面比較簡潔溫馨,就是主界面的設計不夠吸引人,並且應該是動態的推薦,而不是每一次打開都一成不變的;
三、 功能:集大通的校園服務功能很是全面,基本上我能想到的都已經有了,讓同窗們的校園生活方便了很是多;
四、 準確度:數據的準確度大部分是可信的,不過早期也有據說過集大通查詢的成績與教務處查詢的成績不同的說法,這兩年沒有了,應該是已經修復了這個bug。還有一點,目前發現「電量助手」裏的數據並非實時更新的,我猜應該是次日更新。若是技術上能夠實現的話,建議實時更新。若是在夏每天熱開空調的時候,你們睡前查了電量恰好夠一夜,然而這數據是前一天晚上的數據,那晚上被熱醒的機率仍是挺大的。設計

用戶體驗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有時登陸時容易身份信息過時,早上剛剛登錄的集大通,下午使用的時候又須要從新輸入密碼,給使用帶來比較大的不便;
二、最實用的那些功能都不是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須要操做屢次才能到那個界面;
三、刷微博廣場的時候幾乎刷到的都是廣告,讓人不爽;
四、系統默認關注了許多沒用的公衆號,常常推送許多沒用的消息,原本應該只默認關注一些經常使用的服務公衆號的,那些商業氣息較重的應該讓學生本身選擇。

對產品的改進建議:
一、建議把學生們最經常使用的「應用中心」放在主界面的某一位置,這樣能夠方便絕大部分同窗的操做;
二、主界面應該設置成動態的,相似於新浪微博和知乎那樣的,有推薦、熱搜等等,這樣比較新穎能夠吸引用戶的眼球;
三、加大對微博廣場打小廣告的力度,這個平臺應該是用來分享你們的校園生活的,而不是錢錢錢;
四、校園卡消費統計裏的水電費不包括咱們刷熱水洗澡的水費,若是能把熱水扣的錢加的水電費裏的話你們對本身的消費會更加清晰。


4.請選擇一個結論:通過這麼多工做,你必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通常,理由以下:
功能的設置上確實貼合大學生的需求,可是又實在是沒什麼用的必要。由於方方面面都已經有作得很好的軟件了,這款軟件只是一箇中庸的集合體,什麼都有一些,可是聊天這個功能基本是廢的,你們更傾向於在微博、朋友圈(微信)、空間上發動態,朋友圈(集大通)上不認識的人發的動態我也絲絕不感興趣,並且正如上面所見,bug和使用上不爽的地方仍是有很多的。不知道網絡集成的老師還用不用它來點名了,若是不用的話,就打算卸載了。除非全校的圈存機都壞了,那我就等何時要充錢的時候再用好了。所幸的是,集大通的推廣並無像易班這樣,時不時有個活動都要強制在易班上進行,可是真的使用量比集大通還要少得多,給易班的評價會比集大通低好伐,不喜歡主動推銷的,很頭疼,舉個例子,像Zara或者H&M這種衣服超市就很好,扯得遠了。


[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下面來不吹不黑的給這個軟件打個分
需求:3星。其實原本是一點需求都沒有的,看在校園卡充值的面子上給個3分。
軟件界面:4星。我我的沒有過高的要求,以爲方便使用、上手沒難度就很不錯了。可是對於課餘生活還有應用中心的放置很不滿意。
功能:3星。上面說了,什麼都作了,知足了基本需求,可是表現通常般吧,主要學生的平常已經被其餘軟件覆蓋了。
推廣:5星,不強制推廣的我都很喜歡,當時就是隨着錄取通知書送來一張集大通的宣傳單,正正好,讓你們都知道就行了,也沒有學校強制要求在上面幹什麼幹什麼。最怕的就是明明沒什麼用還很起勁的那種。

(下面純屬搞笑)
社交:0星,做爲一個社交軟件,我當年用得那麼起勁,如今仍是一隻單身狗。


2. 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全部功能,估計這個項目作到這個程度大約須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支持)。

保守估計,我以爲6個月吧。例如新聞和應用中心的大部分的功能(僅僅只是連接)的工做量都不是特別大,一些集大通特有的功能,好比朋友圈、消息、校園卡充值這種花的時間會稍微比較久一點。可能以爲個人時間估計得長了一點,我主要是出於考慮團隊中除了UI其餘都只是大學畢業生,其實如今的大學生剛畢業大多應該都什麼都不懂的那種,還有這種用戶羣體有必定規模的軟件,應該測試也會很花時間。這邊註明前提是那些外部的連接都已是確保可用的,若是再讓我把什麼教務系統、集美大學郵箱什麼的也放進來一塊兒考慮,那我就不知道到底要多久了。

典型用戶的需求:

  • 普通學生,平時可能就看一下朋友圈、而後有信息查詢的需求,要可以看到課程表、查成績、查飯卡等等
  • 老師,一種也是使用教務系統,使用內網在手機上便可進入;還有就是理想狀況下使用課堂助理進行雙向教學(可是怎麼打得過課堂派和雨課堂呢XD)
  • 社團負責人,尤爲是學校的,能夠在我認爲那個最沒用的廣場上面投放信息,招納會員,學院的話圈子過小了,不用在這上面大費周章。
  • 還沒入校的大一新生,經過聯繫人能夠提早認識同窗,對學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 各類投放廣告的,兼職的、考公考研的、××培訓的、××產品。
  • 網管,平常維護軟件,遇到什麼不合適的發言,還要河蟹掉。

UX:
好的:

  • 全部的實用功能都分門別類整合在應用中內心面。
  • 界面設計得比較常規、看上去很清爽、用起來挺舒服的。
  • 校園卡的消費有圖表和數據記錄,適合不一樣人羣。

差的:

  • 上面說的IOS和Android的UI設計不一致。
  • 課餘生活放在中間,應用中心藏在「個人」裏面。
  • 廣告太多了。
  • 微博不支持搜索功能。
  • 集.大數據就是書上說的看上去還挺酷的,可是感受沒什麼用的東西。

2.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爲什麼軟件團隊不能在發佈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仍是有意不修復?你以爲是什麼緣由?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 對用戶需求掌握很差
  •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
  • 開發人員粗枝大葉
  • 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 其餘

測試把關不嚴。上述的部分bug並非曇花一現的那種,都是進行常規操做時候發現的,還有不明白爲何沒完成的模塊也會上線。測試人羣也不夠,尤爲是像電費管理和入住宿舍這種功能,我不知道不能用的到底有多大佔比,但確定不止我一個。

3.團隊在哪個層次還有問題?能夠把本身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也許就能獲得團隊的親自解答了!

測試啊,我感受只是這部分,鍋最重了。
問題1:把課餘生活放在最中間的緣由是什麼?
問題2:爲何沒實現的功能也擺出來了?
問題3:宿舍分配這個功能是給誰用的?
問題4:集.大數據又是用來幹什麼的,實際用處是什麼?
問題5:課堂助理有將來嗎?打得過課堂派和雨課堂嗎?

4.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能夠提升的一個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具體建議:

  1. 功能寫好了再放出來
  2. 能夠經過不一樣渠道收取同窗的反饋,光光是這門軟件工程課的做業是不夠的
  3. 在開發的過程當中應該邊開發邊給用戶體驗,根據用戶的反饋實時調整軟件的功能及界面

3. 建議和規劃

1.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不少能夠提升的部分, 若是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升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競爭不存在的啊。集美大學官方軟件就這一個啊。若是進出圖書館、宿舍,在食堂、超市消費能夠用集大通的話,那裝機量會蹭蹭往上漲的,主要是最好能取代校園卡,由於校園卡太容易丟了。

2.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

沒有,卻是不一樣的功能有別的產品,好比聊天有QQ、微信,社交平臺有微博,訂閱號有微信公衆號,課程表有超級課程表等等。易班和超級課程表都是相似一個集成平臺,可是要可以查成績,集大通在集美大學獨一家啊。

3.做爲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羣是什麼樣的人,典型用戶長什麼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麼?

核心用戶就是普通學生。
典型用戶

  • 學生,學歷高中,面向全專業,愛好不限制,基本無收入,表面需求就是知足基本的信息查詢,潛在需求是能夠用該產品交友。
  • 教師:學歷本科以上吧,面向全專業,愛好不限制,收入說很差(教師的工資仍是有差的),表面需求是平常教學管理,好比導入成績,學生信息查詢,潛在需求就是能夠用來點名。

    4.功能: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爲什麼要作這個功能,而不是其餘功能?爲何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裏? 能夠用NABCD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功能:能夠用集大通刷圖書館和宿舍的門禁系統。
緣由:這是校園卡的主要功能,並且校園卡容易丟,但願集大通能夠取代校園卡。
由於用戶要進出宿舍、要去圖書館,就確定會用。
創新就是用手機軟件來刷門禁系統的應該比較少。
NABCD分析:
N:用戶容易丟校園卡,真的很容易丟。我想去網絡中心補卡的同窗不在少數,可是手機真的不容易丟。因此用集大通取代校園卡。
A:像購物同樣,刷二維碼就好了,包括在食堂消費也是同樣。
B:好處就是用戶不用再花時間來找校園卡了。
C:官方推薦、沒有競爭,就給集美大學的學生用就行了。
D:在入學的時候,和新生說明就是推廣了。

5.若是你有錢能夠招聘 6 我的,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做爲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開發3人,測試2人,美工1人。
我以爲完成基本的功能是最重要的,開發是基礎,測試要在開發必定功能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開發的工做量最大,因此安排人手最多。其次是測試,直接影響用戶的可用性,美工再次,和前面兩個比較起來,美工相對來講沒有那麼地重要。

6.描述你的團隊在16週期間每週都要作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佈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團隊任務
5 肯定項目題目
6-7 技術準備
8-9 需求分析、系統設計
10-12 Alpha階段開發
13 Alpha版本測試與發佈,並收集用戶反饋
14-15 Beta階段衝刺
16 Beta版本測試發佈

回到頂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