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圖形學學習手記(一)——入門

在不瞭解計算機圖形學的狀況下,Shader看着實在太累了。仍是精補下這方面的知識,以此把我學習手記也記下來,你們有志學習這方面的也能夠一塊兒交流。主要學習資料爲清華大學CAD工程中心的一個電子書。CSDN上有,在此就不貼出連接了。 html

1、關於其研究的領域 算法

1.圖形的分類:線條爲本的圖,用於一些工程上的製圖。 明暗圖,具備真實感的圖形。 計算機圖形則是主要針對明暗圖。 函數

2.圖形與圖像的區別:圖像在計算機中指以Bitmap形式存在的灰度信息,而圖形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幾何屬性,和一些景物的物理屬性。 學習

3.相關研究領域:圖形硬件、圖形標準、圖形交互技術、光柵圖形生成算法、曲線曲面造型、實體造型、真實感圖形計算與顯示算法,以及科學計算可視化、計算機動畫、天然景物仿真、虛擬現實等。 動畫

4.相關大會:ACM SIGGRAPH:是由Brown 大學的教授Andries van Dam (Andy) 和IBM公司的Sam Matsa在上世紀60年代發起的。全稱是「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這個會議是計算機圖形學最權威的國際會議。 spa

總的來講。計算機圖形學,着力於將現實生活或工做的場景抽象起來,而後經過某些計算模型及相關算法,在計算機上仿真出來。這樣就能夠衍生出各個方面,像軟件界面,二維圖紙三維化,真實場景模擬,動畫製做等等。
rest

2、圖形設備 視頻

這裏參考:http://ask.zol.com.cn/q/25274.html htm

1.CRT顯示器:總結來講,就是一個電子槍發出電子束,其中電子束會通過各類系統的處理後打在屏幕上,這其中的熒光物質呢,就會發些能量的變化,熒光物質的電子會從低能到高能,這樣就會顯示在屏幕上出現亮點了,又因爲高能不穩定,則會變成低能,所以須要不斷髮射電子束來持續顯示。如下詳解: 圖片

=>基本組成:一個金屬陰極與一個電平控制器,陰極加熱到必定程序,其中的電子就會飛出來,而後這個時候電平控制器出來控制「混亂」的局面,加點正電壓,就會縱容電子,飛多點,來點負電壓,就會阻截電子們。

=>彙集系統:這東西好理解,遇到第一關的電平控制器後,電子仍是散的,這時就有一個電透鏡,會將其彙集在一塊兒。

=>加速系統:有速度撞到屏幕,纔能有光,這時就用陽極加速一下。

=>磁偏轉系統:最後一關,定下位,射向屏幕。磁偏轉的角度取決於屏幕的大小,屏幕越大,邊緣就會須要更大的偏轉才能到過。所以你看到的那些舊式大電視機,屁股都很大。沒辦法,顯像管大條。

總之,電磁輻射大,屁股大,也就成爲了CRT顯示器快速被人們拋棄的緣由。

2.LCD顯示器:就是如今所說的液晶顯示器。組成上其使用一個液晶成份,所謂液晶就是具備液體的流體性質,但卻有固體的光學性質。

=>基本原理:一個背光,發出的光會射到第一層偏光板,產生顏色,出來的有顏色的光線又會通過一層光線過濾器和第二偏光板,外加些電壓處理,最終顯示在屏幕上的圖像。因此這樣看,液晶屏是不會出現閃爍的,最多出現顏色異常。而CRT的卻會有。

=>TFT屏:這種技術還在使用,只是大部分的廉價顯示器和一些黑心手機商仍是使用這種的,基本也是在淘汰的邊緣。是早期的LCD採用的屏幕材質。缺點在於其可視角度小,對比度,色彩飽和度方面都很差。我記得索尼那部之前廣告最火的L36h就沒良心的用了這種材質。

=>IPS屏:這個有網上人在說根據不是一個材質。在查詢了資料以後,我以爲仍是能夠這麼說的,或者說成IPS面板。早期的IPS的確也被叫作Super TFT。又稱硬屏,這種屏,可視角度達到178度,且手指按下不會有水紋,閃屏。並且革命性的改變了TFT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由橫向改縱向,直接效果是使得可視角加大,色彩效果更好。使用較多的就是蘋果公司啦,IPHONE4就在用了。

=>SLCD屏:Super LCD。是LCD的一種高級延伸,具體原理不明,只是效果方面強過LCD。原本是索尼跟三星共同搞,結果索尼退出了。三星一家作,聽說,如今HTC One X就是使用這種屏,且叫稱SLCD2,升級版。

=>OLED屏:時下的高新技術,相比於LCD屏來講,LCD的液晶分子是不會發光的,須要一個背光,但這個屏其中的分子是本身會發光的。這技術一直掌握在三星手裏,都說是三星的王牌。其中有一個子分類叫AMOLED,網上有很多明確介紹。表明機型有Galaxy II。但缺點在於,若是長期開着,一些手機的固定位置,如狀態欄,因爲他的原理是自發光,因此這樣久了,再換界面時,可能會出現舊的狀態欄的顏色殘留。並且這東西顯示全亮時會使其壽命減小。。

3.圖形處理器

就是俗稱的顯卡。顯卡早期只包含簡單的存儲器和幀緩衝區,具體的圖形顯示仍是由計算機的CPU來控制,其中兩部件還只是存儲和傳遞圖片信息用的。後來三維的東西多了,圖形就須要的信息就多了,這樣爲了給CPU減壓,也爲了之後的擴展,就專門搞了其本身的處理器GPU來處理,它的主要任務是對系統輸入的視頻信息進行構建和渲染,各圖形函數基本上都集成在這裏頭。

下面是教材上的截圖。

顯存相似於內存,用於存儲將要顯示的圖形信息以及保存圖形運算的中間數據。固然是越大越好、越快越好啦。

RAMDAC就是視頻存儲數字模擬轉換器。它在視頻處理中,它的做用就是把二進制的數字轉換成爲和顯示器相適應的模擬信號。

4.圖形輸入設備

鍵盤和鼠標是最經常使用的。另外還有跟蹤球、空間球、數據手套、光筆、觸摸屏等輸入設備。掃描儀之類的。原理好複雜也。。此處不深刻。

整體算了解,後面開始整具體技術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