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Base預分區算法
HBase在建立表時,默認會自動建立一個Region分區。在導入數據時,全部客戶端都向這個Region寫數據,直到這個Region足夠大才進行切分。這樣在大量數據並行寫入時,容易引發單點負載太高,從而影響入庫性能。一個好的方法是在創建HBase表時預先分配數個Region,這樣寫入數據時,會按照Region分區狀況,在集羣內作數據的負載均衡。經常使用命令:shell
--自定義預分區的RowKey hbase> create 't1', 'f1', SPLITS => ['10', '20', '30'] --使用文件內容預分區 hbase> create 't1', 'f1', SPLITS_FILE => 'splits.txt', OWNER => 'johndoe' --使用內置的分區算法HexStringSplit hbase> create 't1', 'f1', {NUMREGIONS => 3, SPLITALGO => 'HexStringSplit'} --指定列族'info'使用'GZ'壓縮 hbase> create 'pre', { NAME => 'info', COMPRESSION => 'GZ'}, {NUMREGIONS =>3, SPLITS => ['10', '20']}
使用最後一個建立'pre'表,而後經過Web頁面 http://ncst:60010/table.jsp?name=pre 或者經過HBase shell命令scan 'hbase:meta' 查看hbase命名空間下全部標的元數據信息。 apache
pre,,1442404691018.d514 column=info:regioninfo, timestamp=1442404691255, value={ENCODED => d e0dcd3d83aa48704d7f9a64 514e0dcd3d83aa48704d7f9a64db575, NAME => 'pre,,1442404691018.d514e0d db575. cd3d83aa48704d7f9a64db575.', STARTKEY => '', ENDKEY => '10'} pre,10,1442404691018.50 column=info:regioninfo, timestamp=1442404691255, value={ENCODED => 5 42efafeac5c9b6adce9868a 042efafeac5c9b6adce9868a9d0f72e, NAME => 'pre,10,1442404691018.5042e 9d0f72e. fafeac5c9b6adce9868a9d0f72e.', STARTKEY => '10', ENDKEY => '20'} pre,20,1442404691018.81 column=info:regioninfo, timestamp=1442404691255, value={ENCODED => 8 77de50218057a033be26c93 177de50218057a033be26c937c07be5, NAME => 'pre,20,1442404691018.8177d 7c07be5. e50218057a033be26c937c07be5.', STARTKEY => '20', ENDKEY => ''}
能夠看到第一個Region的 STARTKEY => '', ENDKEY => '10',第二個Region的 STARTKEY => '10', ENDKEY => '20',第三個Region的 STARTKEY => '20', ENDKEY => ''。數組
須要注意的是: 安全
hbase> create 'pre', { NAME => 'info', COMPRESSION => 'GZ'}, {NUMREGIONS =>3, SPLITS => ['10', '20']} --上述命令不等同於下面這條命令,而且下面這條命令仍是錯誤的. --這是由於【預分區】是針對整個Table,而不是某個Column Family hbase> create 'pre', { NAME => 'info', COMPRESSION => 'GZ', NUMREGIONS =>3, SPLITS => ['10', '20']}
2.hbase merge regions負載均衡
對一個表進行預分區後,導入數據發現不少預分的region都沒有數據,預分的規則不太好,而後把那些沒有數據的region合併,使用hbase 有個merge工具。
用法:hbase org.apache.hadoop.hbase.util.Merge <table_name> <region1> <region2>
具體寫法:jsp
//注意:執行該命令前須要中止hbase集羣
hbase org.apache.hadoop.hbase.util.Merge pre pre,10,1442404691018.5042efafeac5c9b6adce9868a9d0f72e. pre,20,1442404691018.8177de50218057a033be26c937c07be5.
執行完後從新啓動集羣,master:60010查看一下該表的regions,能夠看到已經合併了。 函數
3.HBase的Bloom Filter工具
最根本的解釋: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屬於這個集合。Bloom Filter是一個很長的二進制向量和一系列隨機映射函數oop
若是這個集合中的元素足夠多,那麼經過傳統遍歷的方法進行判斷耗時會不少。Bloom Filter就是一種利用不多的空間換取時間的實用方法。可是要說明的是:Bloom Filter的這種高效是有必定代價的,在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屬於某個集合時,有可能會把不屬於這個集合的元素誤認爲屬於這個集合(誤判存在 false positive)。所以,Bloom Filter不適合那些「零錯誤」的應用場合。而在能容忍低錯誤率的應用場合下,Bloom Filter經過極少的錯誤換取了存儲空間的極大節省。
1.Bloom Filter的原理?
Bloom Filter是m位的數組,且這個數組的每一位都是零。
Step 1 映射:假如咱們有A={x1,x2,x3….xn} n個元素,那麼咱們須要k個相互獨立的哈希Hash函數,將其中每一個元素進行k次哈希,他們分別將這個元素映射到m位的數組中,而其映射的位置就置爲1,若是有重複的元素映射到這個數組的同一個元素,那麼這個元素只會記錄一次1,後續的映射將不會改變的這個元素的值。如圖:
Step 2 判斷:在判斷B={y1,y2} 這兩個元素是否屬於A集合時,咱們就將這兩個元素分別進行上步映射中的k個哈希函數的哈希,若是結果全爲1,那麼就判斷屬於A集合,不然判斷其不屬於A集合。以下圖 y2屬於,y1則不屬於。
2.Bloom filter在HBase中的做用?
HBase利用Bloom filter來提升隨機讀(Get&Scan)的性能
3.Bloom filter在HBase中的開銷?
Bloom filter是一個列族(cf)級別的配置屬性,若是你在表中設置了Bloom filter,那麼HBase會在生成StoreFile時包含一份bloomfilter結構的數據,稱其爲MetaBlock;MetaBlock與DataBlock(真實的KeyValue數據)一塊兒由LRUBlockCache維護。因此,開啓bloomfilter會有必定的存儲及內存cache開銷。
4.Bloom filter如何提升隨機讀的性能?
對於某個region的隨機讀,HBase會按照必定的順序遍歷每一個memstore及storefile,將結果合併返回給客戶端。若是你設置了bloomfilter,那麼在遍歷讀storefile時,就能夠利用bloomfilter,忽略某些storefile。
5.HBase中的Bloom filter的類型及使用?
a). ROW行級過濾器, 根據KeyValue中的row來過濾storefile
舉例:假設有2個storefile文件sf1和sf2,
sf1包含kv1(r1 cf:q1 v)、kv2(r2 cf:q1 v)
sf2包含kv3(r3 cf:q1 v)、kv4(r4 cf:q1 v)
若是設置了CF屬性中的bloom filter爲ROW,那麼get(r1)時就會過濾sf1,get(r3)就會過濾sf2
b). ROWCOL行加列級過濾器,根據KeyValue中的row+qualifier來過濾storefile
舉例:假設有2個storefile文件sf1和sf2,
sf1包含kv1(r1 cf:q1 v)、kv2(r2 cf:q1 v)
sf2包含kv3(r1 cf:q2 v)、kv4(r2 cf:q2 v)
若是設置了CF屬性中的bloom filter爲ROW,不管get(r1,q1)仍是get(r1,q2),都會讀取sf1+sf2;而若是設置了CF屬性中的bloom filter爲ROWCOL,那麼get(r1,q1)就會過濾sf2,get(r1,q2)就會過濾sf1
6.ROWCOL必定比ROW效果好麼?不必定
a). ROWCOL只對指定列(Qualifier)的隨機讀(Get)有效,若是應用中的隨機讀get,只含row,而沒有指定讀哪一個qualifier,那麼設置ROWCOL是沒有效果的,這種場景就應該使用ROW
b). 若是隨機讀中指定的列(Qualifier)的數目大於等於2,在0.90版本中ROWCOL是無效的,而在0.92版本之後,HBASE-2794對這一情景做了優化,是有效的(經過KeyValueScanner#seekExactly)
c). 若是同一row多個列的數據在應用上是同一時間put的,那麼ROW與ROWCOL的效果近似相同,而ROWCOL只對指定了列的隨機讀纔會有效,因此設置爲ROW更佳
7.ROWCOL與ROW只在名稱上有聯繫,ROWCOL並非ROW的擴展,不能取代ROW
8.region下的storefile數目越多,bloom filter的效果越好
9.region下的storefile數目越少,HBase讀性能越好
4.hbaseadmin.balancer()
用hbaseadmin.split()手動對region進行拆分,拆分完以後,每一個子region並無均衡分佈到3個regionserver上去。因而手工執行了一下hbaseadmin.balancer(),仍是沒效果。
查看源碼發現緣由:banancer()是針對整個集羣的region分佈,而不是針對某個表的region分佈。它只保證每一個regionserver上分佈的regions在平均regions的0.8到1.2倍之間。
avg = 整個集羣的總region數/regionserver個數
min = floor(avg*(1-0.2))
max=ceiling(avg*(1+0.2))
即全部regionserver上的regions個數都在min和max之間的話,就不會執行balancer。
補充說明:默認狀況下是針對整個集羣的region分佈來均衡的,也能夠針對表的region來均衡,須要配置:
<property> <name>hbase.master.loadbalance.bytable</name> <value>true</value> </property>
而後重啓集羣。再執行hbaseadmin.balancer()。能夠發現分佈在一個regionserver上的一個表的regions被均勻的分佈在全部的regionserver上了。
5.hbase宕機處理
HBase的RegionServer宕機超過必定時間後,HMaster會將其所管理的region從新分佈到其餘活動的RegionServer上,因爲數據Store和日誌HLog都持久在HDFS中,該操做不會致使數據丟失。因此數據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可是從新分配的region須要根據日誌HLog恢復原RegionServer中的內存MemoryStore表,這會致使宕機的region在這段時間內沒法對外提供服務。
而一旦重分佈,宕機的節點從新啓動後就至關於一個新的RegionServer加入集羣,爲了平衡,須要再次將某些Region分佈到該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