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備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發展更多優質企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創新活力、提高競爭能力、推進優秀品牌企業培育作好數據支撐。以近十年的行業和重點企業的運行數據,經過對規模、效益、質量、技術、研發和社會責任等多維度指標,進行模型計算得到「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發展指數」(簡稱:企業競爭力指數),旨在科學準確反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運行狀況和競爭力水平。算法
企業競爭力指數共分五個等級,以行業平均水平爲基準(100點)進行劃分,100以上的企業競爭力較好,100如下爲競爭力不足。具體水平分別是,強(120點以上)、較強(105-120點)、中(95-105點)、較弱(80-95點)、弱(80點如下)。數據庫
報告顯示,2019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指數超過120點約有160家企業(集團),超過130點的有120家。競爭力指數前百家企業的主要特色有:安全
1、規模持續提高。競爭力指數前百家企業(簡稱:百強企業)2019年軟件業務收入合計17820億元,同比增加17.5%,高於全行業平均增速2.1個百分點。百強企業中,軟件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21家,超過50億元的有50家,入圍企業軟件業務收入門檻超過15億元。百強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50億元,同比增加13.5%,高於全行業平均增速3.6個百分點。網絡
2、創新成效顯著。百強企業2019年研發投入合計3177億元,同比增加25%,高於同期軟件業務收入增速7.5個百分點,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2019年,百強企業軟件著做權登記量超過4萬件,獲受權專利數量超過1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50%。百強企業高度重視研發投入,推進了行業總體技術進步。我國在基礎軟件、辦公軟件、工業設計、仿真等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智能語音識別、雲計算及部分數據庫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5G相關核心軟件、關鍵算法等初步造成全球競爭優點。框架
3、開放合做深化。百強企業藉助G20、APEC、數字金磚、「一帶一路」等框架和平臺,統籌利用國內外創新要素和市場資源,全面推動海外市場佈局和本地化經營,企業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2019年實現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超過400億美圓,收入佔比超過10%;對東南亞、非洲、歐洲等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持續擴大,華爲、中國通服、中軟國際等30餘家企業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分公司或研發中心。騰訊和阿里巴巴躋身全球企業市值前十強;華爲成功進入全球最佳品牌百強行列;阿里雲入選Gartner全球數據魔力象限,位列世界前三。運維
4、支撐做用加強。百強企業助推「軟件定義」成爲信息化發展新標誌和新特徵,驅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工業領域,百強企業推進軟件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維服務等關鍵環節應用不斷深化。2019年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0.1%和70.2%。百強企業推進「軟件定義」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影響了金融、物流、交通、文化、旅遊等服務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新的產業主體和業務平臺,引起了居民消費、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多維度、深層次的變革,涌現出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算法經濟等衆多新型網絡經濟模式,培育壯大了發展新動能。ide
支持小編工具
站在新舊轉換的新起點上,面對即未來臨的「十四五」,「軟件定義」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軟件的創新引擎做用更加凸顯。在此背景下,百強企業做爲行業發展中的引領力量,要抓住戰略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行業發展,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奠基堅實基礎。佈局
附:2020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競爭力前百家企業名單學習
序號 |
企業名稱 |
1 |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 |
2 |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
3 |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 |
4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
5 |
中國通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6 |
海爾集團 |
7 |
京東集團 |
8 |
中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9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
10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11 |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2 |
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 |
13 |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 |
14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15 |
國網信息通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16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17 |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
18 |
中國信息通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9 |
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20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1 |
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 |
22 |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23 |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 |
24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25 |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
26 |
烽火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 |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28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29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30 |
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
31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32 |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3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34 |
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 |
35 |
深圳市思貝克集團有限公司 |
36 |
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7 |
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38 |
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39 |
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40 |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
41 |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2 |
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43 |
立刻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44 |
北京車之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45 |
佳都集團有限公司 |
46 |
北京全路通訊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47 |
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48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9 |
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50 |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51 |
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52 |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53 |
北明軟件有限公司 |
54 |
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55 |
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
56 |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
57 |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58 |
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59 |
北京金山雲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60 |
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61 |
北京搜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62 |
北京崑崙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3 |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4 |
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
65 |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6 |
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 |
67 |
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 |
68 |
雲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69 |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70 |
瓜子汽車服務(天津)有限公司 |
71 |
啓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2 |
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73 |
廣州海格通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4 |
江蘇潤和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75 |
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76 |
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7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全部限公司 |
78 |
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9 |
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80 |
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81 |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
82 |
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83 |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4 |
華雲數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85 |
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6 |
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87 |
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 |
88 |
廈門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
89 |
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90 |
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1 |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2 |
銀江股份有限公司 |
93 |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 |
94 |
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95 |
深圳中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6 |
領航動力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
97 |
廈門億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98 |
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99 |
京北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武漢佰鈞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工信部王志軍:軟件產業將來四項工做重點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經過視頻致辭。王志軍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世界經濟已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軟件做爲信息技術之魂、網絡安全之盾、經濟轉型之擎、數字社會之基,正經過「軟件定義」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驅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推進智慧社會加速到來。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以軟件技術爲表明的信息技術,推進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產業轉型升級。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
結合當前形式,王志軍表示,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我國「十四五」發展藍圖,開啓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認真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數字化發展,強化關鍵軟件供給,深化產用協同、產融合做、產教融合,全面支撐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咱們將着力作好四個方面工做:
一是培育內需增加新動能。立足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蘊含的巨大增加空間,推進軟件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加快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造成更多新的增加點、增加極。
二是增強關鍵軟件供給。堅持創新驅動、應用牽引、產用協同,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着力補齊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等短板弱項,持續鍛造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長板優點,推進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三是持續優化產業環境。抓好國家軟件發展戰略和惠企政策的落實,持續優化軟件企業營商環境。推進中國軟件名城提檔升級,建立一批中國軟件名園,實現名城、名園、名企、名品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衆研衆用衆創的開源軟件生態。推進軟件國民基礎教育,建立一批特點化示範性軟件學院,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
四是不斷深化開放合做。依託我國大市場優點,加快推動全球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領域創新技術應用,引導國內外軟件企業在技術、標準、人才、知識產權等領域加深合做,造成對全球軟件創新資源要素的引力場,帶動我國軟件產業更高水平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圈,爲推進全球軟件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