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開發者圓桌」一個關於開發者入門、進階、踩坑的微信公衆號面試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又是一年跳槽季,每一個職場中人我相信都在評估過去一年的得與失,並想爲新的一年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微信
那麼值此變幻莫測的時點,你們都有必要審視一下本身,該跳,仍是該留?這是本文但願引起的一些思考。架構
跳槽和臥槽是一對矛盾體,有不少的帖子和資料探討過這個問題,這裏我不會陷入討論二選一的問題怪圈。結合個人跳槽史,跟大夥分享一下我跳槽的經歷和得失。你們能夠從第三視角看待個人跳槽,但願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學習
8年時間我共經歷過2次跳槽3份工做,所有面向2B業務,我應該屬於那種臥槽族「不是說臥槽族就好,這裏只陳述事實」,每次的工做經歷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思考,一直沒有時間整理這個話題,正好借這個機會跟你們分享一下。網站
第1份工做,時長3.5年職業規劃
背景編碼
剛從學校出來,對社會知之甚少,當時的想法是儘快有一份工做能夠知足基本生活所需,實現經濟獨立,再也不依賴父母,同時能夠提高本身的技術水平進而實現技術創業,後者列入了個人首要目標。.net
得設計
技術;經過編碼實現想要的功能,掌握經常使用技術的使用場景和應用範圍,可讓一行行的代碼實現看得見摸得着的系統功能模塊。生命週期
業務;瞭解業務才能更好的應用技術,真正明白了業務邏輯和功能模塊之間的對應關係。把抽象的業務邏輯映射爲功能模塊,不只是技術有了提高同時也學習到不少的業務知識。
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在這份工做期間自考了計算機及應用專業。從實踐出發,實現了一次由實踐到理論的反向過渡。
失
沒有兼顧主次;當時僅考慮主要目標了,沒有兼顧次要的薪資目標,以致於3.5年工做下來自身可以支配的Money有限,記得離職後,我來到北京找工做期間,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不足10k,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找工做的時間,只好匆匆忙忙的找了一份工做。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工做期間太過專一具體業務技術,而沒有橫向比較,不瞭解其餘的技術和技術領域的變化,我甚至不多去看技術帖子。其實時間仍是能夠擠出來的,懶惰會給本身尋找藉口。
時間太長;這份工做3.5年有點長了,消磨了本身的意志和追求更高的技術目標,在工做的前2年,我基本掌握了所開發系統的全部流程,其實在這一年就應該離職,去外面看看新的世界。
對於後來的1.5年時間我實際上是有點後悔的,若是早點離開,可能得到更多的進步和發展空間。
第一份工做結束後我從江蘇常州來到了帝都北京。實現了由南向北的跨越。我的感受南方企業比較實事求是,少一些人際關係,而北方企業相反,但並無那麼嚴重,畢竟私人企業不一樣於企事業單位,你懂的。
第2份工做,時長0.5年
背景
受到時間、Money等限制,爲了可以儘快找到一份工做,在北京安頓下來,立足這個陌生的城市。此次工做找的有點匆忙,對於薪資待遇下降了要求。
有了第一份工做的積累,以爲能夠勝任工做了,現實是殘酷的,這時才發現一個問題,有不少的技術並無用過,也不瞭解,甚至都沒有據說過,僅僅專一於工做內的技術提高,並沒橫向比對或者參考其餘公司在使用什麼技術和技術理論,我當時甚至連高內聚和低耦合這樣的基礎概念都不瞭解,這就暴露了一個思惟狹窄的問題。
思惟狹窄直接影響面試,面試官會以爲你一問三不知,即使你的實踐能力再強也沒用。同時也說明本身並無準備好面試,其實能夠在網上獲取一些面試題目和經驗的,準備工做是很是須要的。
得
得到跳板;雖然這份工做時間不長,屬於一個跳板,離職後找到了一份待遇各個方面都還能夠的工做。
發展朋友;認識一些朋友,更加了解這個城市。
失
時間;在不滿意中徘徊了半年,是很是很差的時間浪費,若是有好的機會必定要抓住,不要浪費時間,時間對咱們都是很是寶貴的。
新機會;沒有找到能適合本身的大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還在傳統的it企業發展,沒法接觸到最新開發模式和技術,失去新的機會。
薪資;沒法知足本身的薪資需求,這個也是最主要的辭職緣由。這個時期的我更加註重薪資。畢竟隨着年齡的增加,我的訴求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
第3份工做,時長4年
背景
薪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工做的內容有必定的挑戰性,符合個人兩個基本目標。
這個時期我仍是以爲技術水平有限,同時提出薪資待遇的訴求,二者是並行考慮的。
得
積蓄;這份工做中我攢下一部分錢,能夠爲之後生活或者創業作好準備。
產品;從無到有設計了一款產品,雖然都是本身進行的摸索,可是總體來講是經歷了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期間遇到各類問題都是本身寶貴的產品經驗。
開闊視野;參考和比較了比較主流的技術架構和設計理論,開拓了本身的技術領域,對於本身的工做和技術提高都有了不一樣的思考和見解。
失
機會;這4年整體想來,我應該在第2年離開,由於第2年我已經瞭解公司業務,在缺乏培訓和指導的狀況下本身帶領一個團隊開發新產品,很迷茫,本身琢磨了不少,並無好的理論指導,爲了完成產品目標,只能加班調整,失去了不少發展機會。
時間;我以爲更好的安排應該是在把這4年分紅2個2年,第二個2年要去找一家大的互聯網公司,發展本身的產品思惟和創業思惟,而不僅是去研究技術,技術是無窮盡的,要去研究方法、研究新的工做思惟和工做方式。
爭取;忽略了對薪資更高的要求,這4年本身攢了一些積蓄,爲創業積累了初始資金,如今想一想有些後悔,應該多積累一些,由於創業到如今其實已經所剩無幾了。
上面是我創業以前的2次跳槽3份工做的狀況,是對我我的工做經歷的一些總結,但願能夠帶給你們一點思考。
跳槽仍是臥槽?涉及到諸如職位、職業規劃、薪資、家庭等不少因素,是否要跳,要作好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去知乎或者論壇多看一些帖子,不乏很是好的分析。切記不要只關注一家之言,要結合自身綜合分析。
我本身的跳槽都作的很差,每次找工做都不夠耐心,沒有充分的比較和衡量,一直從事2B的業務,不多接觸過2C業務,對於我目前的創業是很是不利的。人總歸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都不多是完美的。
我以爲只要你有本身的目標,想要改變本身,而不是等待,你就會不同凡響,即便像我說的沒有2C的經驗,可是仍是能夠學習,能夠彌補的,若是真是沒法快速彌補也沒有關係,這個是協做的時代,能夠與經驗豐富者合做,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