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寫在個人微信公衆號【若川視野】的文章,同時也發佈在
segmentFault
。
高考七年後、工做三年後的感悟
又一年高考結束了。轉眼高考過去七年了,工做了三年。不少認識的同屆的朋友同窗研究生也畢業了,在大學認識的最後一批學弟學妹也畢業了。算是一個階段結束了。前端
七年前(2012年)坐在本身家鄉的小縣城考場裏,寫着語文試卷。前面花的時間比較多,留下寫做文的時間不太多,有些緊張。後來考數學時,也時不時有想着語文可能沒考好。如今想一想那時有着40多分鐘就能寫出很多於800字的做文,放在如今這能力有所退化。git
高考出分數後,本身研究和分析買的報考指南書籍。選擇了一些專業和學校,憑着對這些專業和學校的簡單認知,最後在網吧裏報考了幾所學校和專業。最後錄取到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個專業。github
那個暑假,想一想本身好像歷來都沒有離開過所在的小縣城,對大學是怎麼樣的,是不清楚的。因此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特別憧憬。
就比如在大三即將畢業時,對社會和職場也能夠說是所知甚少。segmentfault
2015年6月3日,課題組老師請咱們同窗三人和一位當時在深圳實習回校的同專業的大四學長,去他家吃飯。就跟學長閒聊了一些工做類的話題,大概意思就是壓力仍是挺大的,深圳租房也要一千多,房間還不大等等。
(由於2013年大一參加過學校的招聘會,看到開發類應屆生薪資五、6K,當時以爲還不錯。)當聽到租房就要一千多,頓時感受對社會和職場知道的太少了。但在那個暑假肯定了將來工做的方向。微信
那時咱們幾我的以爲,可能大學班上沒有幾我的會從事本專業相關的工做。但事實上畢業後仍是有一大部分人選擇了IT互聯網行業。由於畢竟真的沒有太多選擇。我知道的不少名校畢業生也從其餘行業轉入互聯網行業。post
回過頭來看,高考其實挺重要的。至少決定了將來四年在哪一個城市跟哪些人一塊兒學習,很大程度決定工做的方向。雖然不少人畢業多年後,不必定會從事本身所學專業相關的工做。 學習
小時候也或多或少聽到過一些讀書無用論的話語。但工做三年後,發現行業知名大佬、公司領導等多數出自一流大學。一流大學畢業生大機率進入一線公司。那麼通常大學的畢業生有沒有機會進入一線公司,也是有的,畢竟有一部分人雖然在通常大學,但努力程度和能力會超越大部分人。
放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可能獲取知識真的很難。而如今互聯網時代不缺好課程好資料,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到一部分人學習和成長。
有張圖可能能夠很好的表達這一狀況。
職業規劃
如今再看考研,考研是提高眼界和視野比較好的方式之一,研究生還有必定的留在高校工做的機會,而本科生沒有。雙非院校,即便是計算機類專業,能考研儘可能考研。2017年時和來杭州出差的大學老師聊天。做爲復旦大學的博士老師建議,若是以爲寫代碼遇到了成長瓶頸,不妨再考個研,讀個好學校,好比復旦交大等。這樣畢業出來平臺就不同了。(當時想着,果真是復旦大學,隨口說出來就是復旦交大之類的院校,畢竟是很難考上的。)spa
從小學到大學,大學到工做。
每一次都是一次歸零,一次從新開始。
有人說:畢業前以爲本身有無限可能,畢業後回到了現實社會。
投身IT技術崗,要早作打算。常言道:機會老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問過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弟學妹,他們都感慨沒有學好專業課。主要仍是實踐很少。致使跟企業要求相差比較多。但以往各方面就表現不錯的人,每每可以快速適應新環境,一樣作到表現不錯。code
這時候想起一個詞語叫作倖存偏誤。
這時參看百度百科:指的是隻能看到通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所以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朋友圈動態也是你們篩選過才發出來的,通常來講朋友圈都是發好的一面,正能量的。
以至於不少人都羨慕別人,就可能會以爲本身混的最差。我也會羨慕個人一些98五、211高中同窗和關係比較好讀研究生的同窗。
正所謂:城外的人想進城,城裏的人想出去。但有些事情只有本身親身體會,纔會更加深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段時間,各類文章分析拼多多號稱的三億用戶從何而來。有人就說大學本科生僅有中國人口的4%。雖然大城市的人雖然不多用拼多多,但咱們並不全面的瞭解中國。
**咱們都知道中國有960平方千米的土地,但咱們對她有多少城市,縣,鎮,村並無完整的概念。
有統計代表,中國約有300個「城市」,2856個「縣」,41658個「鄉鎮」,662238個「村」。**
而我就是來自60多萬「村」的一員。
工做後,人脈圈變窄。這估計是不少職場人共識之一。
工做所在城市即便有同窗朋友,一年聚的次數最多也就一、2次。有距離的緣由也有時間的緣由。
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聽別人說一旦畢業班上同窗再也聚不齊了。像是危言聳聽。但到如今爲止,好像真是這樣,全班人沒聚齊過。大學算是認識挺多人,但各奔東西,相忘於江湖,是咱們共同的結局。
圈子窄主要緣由大多數職場人,打交道的人只是所在公司團隊的人,認識的都是圈內的人。
人脈圈子有時候頗有做用,這就須要平時有些積累。
職場的困惑每每是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想着改變,又無力改變。
想起一次一羣人聊天,問到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基本都回答沒什麼理想,我也是如此。不少人對本身將來規劃和職業規劃都是不明確的,或者說根本不是很瞭解本身。致使當下想改變,又不知道怎麼改變,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求變以前須要認識本身,問清本身想要什麼,想作成什麼樣的人。爲了目標,本身能作到哪一步,有了一個大目標,制定確實可行的方案,根據本身執行狀況,不斷修正方案,不斷獲得正反饋,這種感受很好。有那麼一句話叫作不逼下本身,都不知道本身能夠有多優秀。
培養本身良好的習慣,不斷的瞭解本身,定目標,刻意練習,獲得正反饋,良性循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
過去的20多年,有不少選擇,選擇大學和專業,選擇考研與否,選擇城市和行業,選擇公司。將來還有不少選擇。有時想到將來就會很焦慮,有種須要和時間賽跑的感受。
常常被朋友和同事問到,會一直在杭州待下去嗎?此類問題我通常是這麼回答,只能說最近幾年會一直在杭州。隨着大學畢業時間越長,愈來愈多可能影響一輩子的問題須要考慮。
最後附上工做一年後的感悟文章。
工做一年後,我有些感悟
做者:常以若川爲名混跡於江湖。前端路上 | PPT愛好者 | 所知甚少,惟善學。
我的博客segmentfault
前端視野專欄,開通了前端視野專欄,歡迎關注
掘金專欄,歡迎關注
知乎前端視野專欄,開通了前端視野專欄,歡迎關注
github,歡迎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