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買菜」業務由於巨頭的涌入再一次燃起戰火,而本來在這一賽道里的創業公司也忽然變得煊赫一時,一場關於買菜風口的討論席捲而來。佈局
「咱們也沒搞懂爲何忽然買菜這塊就獲得關注,包括投資機構、互聯網巨頭,忽然對買菜很是關注。」菜老包合夥人何建庭對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表示。事件
互聯網買菜是他們一直在作的業務,已經三年多時間,雖然理解菜市場跟互聯網之間的關聯性,勢必會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愈來愈緊密,但突如其來的火爆仍然讓包括菜老包在內的買菜O2O平臺公司有些驚訝。產品
阿里、京東、美團、蘇寧等互聯網巨頭扎堆擠進這一賽道,今日資本、高榕資本、紅杉資本中國、老虎基金等投資機構也紛紛將眼光聚焦到買菜上。據多家買菜平臺向鳳凰網科技透露,2019年開年以來,不只與巨頭之間的合做變得更緊密,投資機構主動找上門的狀況也變得多了起來。社區
市場和資本雙雙升溫,買菜是2019年第一個風口,成爲近幾個月來最多的討論。但買菜是否可以成爲真的風口?會不會是巨頭佈局新零售的又一步關鍵落子?兇猛的買菜,尚須要參與其中的玩家三「思」然後定。電商
一思:涌入
2019年,傳統菜市場和原有的買菜O2O行業迎來了一系列變化,更重要的是迎來了一羣新的參與者,它們荷槍實彈,每一個人看着買菜兩個字都會兩眼放光。基礎
買菜之因此可以在近兩個月成爲業界關注的重點,也與這羣新的參與者有着很重要的關係。在這羣參與者中,有阿里、京東、蘇寧這樣纏鬥多年的電商巨頭,還有美團、餓了麼這樣的外賣宿敵。擴展
2019年1月,美團在上海低調上線了新業務「美團買菜」,在試水兩個月後進軍北京,駐紮在北五環外的天通苑和北苑兩個區域。餓了麼繼2018年12月26日宣佈重啓面向B端的有菜業務後,又發力C端買菜業務,在今年4月創建生鮮開放平臺。據鳳凰網科技瞭解,截至4月底,餓了麼平臺買菜業務總體訂單量環比增加20%,業務覆蓋超過200個城市。美團
3月28日,新零售平臺盒馬鮮生也推出專門面向買菜業務的盒馬菜市,第一家店選址上海五月花廣場。蘇寧則在4月下旬在全國近萬個蘇寧小店逐漸上線菜場項目。而京東也並無缺席這場買菜的搶灘,鳳凰網科技從接近京東到家的消息人士處獲悉,京東到家一直都在佈局買菜業務,只不過模式上不像盒馬和蘇寧同樣以門店爲主。互聯網
4個月時間,5大巨頭企業入局,足以引發整個互聯網領域的關注。也正是巨頭的涌入,讓買菜再次成爲市場和資本關注的焦點。騰訊
一時間,熱鬧傳遍了整個行業,把此前比較低調或默不做聲的中小玩家也推到了鎂光燈前,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誼品生鮮、樸樸超市、小區快點、菜老包、優鮮菜場、噠令買菜等平臺備受關注。與此同時,資本也向買菜傾注了更多注意力。
近幾個月,發生在買菜領域的投融資事件也逐漸增多。3月27日,樸樸超市得到5500萬美圓融資;3月29日,誼品生鮮宣佈完成騰訊、今日資本、美團龍珠資本等投資的20億人民幣B輪融資。而叮咚買菜則更早接受了資本的注資,在2018年10月完成了今日資本、紅杉等機構投資的A輪。
何建庭對鳳凰網科技透露,菜老包最近幾個月除了繼續拓展業務和試點門店外,也有一些資本上的動態。「有幾家投資機構有過接觸,也進行了兩三輪接洽。」此前,菜老包運營了近四年時間,都沒有接受過融資,現在隨着行業的火熱,其自身的態勢和在行業中的地位也讓它獲得更多資本的青睞。
據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瞭解,包括菜老包在內的多家買菜平臺都受到了資本的追捧。「資本向來追逐高頻次、高增速和規模效應,而買菜剛好是在現階段同時具有多個要素的業務。」一位長期關注生鮮電商的投資人告訴鳳凰網科技。
而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從相關消息人士處得到的一份數據,也能側面證實生鮮需求的高頻。僅僅是以水果爲主的典型百果園,2018年線上訂單滲透率就超過了30%。這一數據暫未獲得百果園官方確認。
餓了麼新零售KA負責人高繼磊在推動新業務一段時間後,對買菜行業也有很多觀察,他對鳳凰網科技表示,「今年是生鮮元年,會獲得你們更多的關注。」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了買菜賽道里衆多玩家必須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愈來愈多公司或平臺的進入,勢必會使得本來就參與者衆多的賽道變得更加擁擠,競爭也會愈加激烈。
二思:本質
與第一個問題相伴而生的第二個須要思考的問題,就是買菜業務的本質。
實際上,買菜並非什麼新鮮事物,甚至還帶有很接地氣的生活氣息,與幾乎全部人都息息相關。這一點也決定了買菜註定會成爲一個有前景的市場,所以在2013年O2O高速發展的時期,互聯網與傳統菜市場發生了化學反應,買菜也就成了不少人與互聯網結合的一個重要選擇。
「三年多之前,咱們就考慮買菜跟互聯網的結合,多是O2O的最後一篇藍海,也是當時跟互聯網關聯最不強的一塊。」何建庭對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表示。與何建庭有相似想法的人還有不少,所以能夠看到在2013年先後行業裏出現了上千家從事與互聯網買菜相關業務的公司。
然而,好景不長。2014年開始,互聯網買菜或生鮮O2O領域相繼有企業開始遇到各類各樣的困難,資本遇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損耗高等等問題層出不窮。一直持續到2016年,這一市場的總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但市場的機會仍然存在,也就會有一部分平臺在堅持前行,美團也是在3年前開始試水生鮮業務。
也就是說,早在五六年前甚至更早之前,互聯網買菜就已經走進過人們的生活,資本也曾經對其充滿信心。這就是爲何文章開始部分寫的是「再一次燃起戰火」。
此前,從事買菜業務的平臺很難存活的緣由有多重。「生鮮的陣亡率比較高,是由於這個行業自己非標準化的商品就存在很大侷限性,並且物流配送當時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何建庭告訴鳳凰網科技。
另外,生鮮面對的最大難點是損耗,3年前的生鮮解決方案是一倉發全國,但生鮮品類的儲藏屬性、新鮮速達屬性當時都沒法知足。加上難以預估的盈利時間表,不少創業平臺在誕生以後一兩年時間裏就倒閉、停運。
那麼,時隔數年,互聯網買菜再一次爆發,究其根本有什麼變化嗎?難點是否都已解決?
對於本質,何建庭認爲,「買菜業務的本質跟三年多之前是同樣的,只是模式、問題發生了變化。」高繼磊也給出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爲:「本質沒有區別,買菜的本質或者消費者的訴求就是新鮮、平價。無非是今天發生了一些變化。」
也就是說,現在的買菜和幾年前的買菜,本質都是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作到菜品新鮮和價格合理。只不過,在買菜的模式和難點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纔會讓愈來愈多玩家加入。
事易時移,高繼磊總結了現今買菜業務的兩大變化:一是消費場景變化,從單一的線下消費(菜市場、大賣場、生鮮門店),變的多元化,能夠線上下單;二是消費羣體變化,一線城市的白領消費者,也成爲年輕的買菜「大媽」,由於不須要早起趕菜市場,隨時下單、隨時新鮮。在高繼磊看來,這兩大變化,也是促使這一次買菜爆發的基礎因素之一。
整體來看,目前根據買菜行業內的主要玩家狀況,能夠大致分爲三種商業模式:第一種是單純的平臺與企業合做模式,以餓了麼與叮咚買菜、錢大媽、菜老包等公司爲例;第二種是社區前置倉模式,以美團買菜、樸樸超市爲表明,提供到家服務;第三種是社區門店形式,例如盒馬菜場、誼品生鮮、生鮮傳奇等,能夠提供到店或到店+到家結合的服務。(社區拼團因模式區別,未算在內。)
三思:風口
「買菜」兇猛,入局「三」思
因爲巨頭的關注,讓買菜熱了起來,甚至有人斷定買菜就是2019年的第一個風口。事情可能並無那麼簡單。
一方面,生鮮電商仍然存在必定問題。雖然,現在在運力、流量、商品端和平臺端的鏈路關係上,讓生鮮電商的大部分難題獲得破解,但這並不表明現在的買菜就不須要平臺經營者謹慎思考,尤爲是關於基礎設施也就是物流能力的搭建,還是一大重點,而產品建設中也存在須要補足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整個生鮮電商在國內的市場滲透率仍然很低。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雖有萬億級市場規模,但目前國內有超過4000個玩家,但其中有88%虧損,市場滲透率僅3%,每週產生4.28次線上蔬菜消費,生鮮行業呈現出「高頻需求+低滲透」特色。
僅上述兩個方面,就暫時很難判定買菜業務會成爲新風口。並且,如此高的虧損,即便是巨頭也須要慎之又慎。
不過,反過來看,如此低的滲透率也預示着用戶需求遠未獲得知足,所以這樣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也勢必會吸引大量玩家加入。小玩家致力於尋求更大的增加,而巨頭在新零售概念盛行了近三年以後,買菜對於它們來講有着不同的意義。
得益於過去幾年老玩家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培養,以及手機等移動方式的滲透,消費者上網買菜的門檻大大下降。加上外賣行業的不斷髮展,同城配送可以作到30分鐘左右,徹底知足買菜的時效需求。對巨頭來講,買菜的剛需屬性和高頻次,自己就已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更深刻一層,買菜是一個近場零售場景,對於不一樣巨頭也具備不一樣的使命,尤爲是對發力新零售的企業,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買菜的高頻能夠幫助平臺提升粘性,留住用戶。
以餓了麼爲例,每一階段都有不一樣的側重點。2018年主要方向集中在水果,由於比較偏向於餐飲,用戶羣體又是女性爲主,因此是第一個發力的新品類。2019年,生鮮會是下一個爆發的品類。能夠理解爲,餓了麼正在逐漸擴展本身業務的覆蓋面,關注到餐飲之外的更多業務,提高市場承認度。
而其餘巨頭佈局買菜的緣由,也無外乎衣食住行幾個方向。從零售行業的消費頻率來看,集中在4大品類,生鮮、日百、服裝、3C,日百、服裝、3C已經被京東和淘寶改變。目前來看,生鮮暫時還算是一塊空白的賽道,體量大、滲透低、暫無寡頭,這就造成了資本方+行業巨頭願意發力的緣由。
所以,買菜行業目前稱做風口有點心急,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市場空間和前景。至於買菜到底能不能成爲風口,須要其市場規模、競爭環境和用戶需求等多個因素的共同做用。而在風口肯定到來以前,賽道里的玩家須要思考的問題可能遠不止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