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出處:unclekeith: 前端安全之XSSjavascript
XSS, 即爲(Cross Site Scripting), 中文名爲跨站腳本, 是發生在目標用戶的瀏覽器層面上的,當渲染DOM樹的過程成發生了不在預期內執行的JS代碼時,就發生了XSS攻擊。css
跨站腳本的重點不在‘跨站’上,而在於‘腳本’上。大多數XSS攻擊的主要方式是嵌入一段遠程或者第三方域上的JS代碼。其實是在目標網站的做用域下執行了這段js代碼。html
反射型 XSS前端
反射型XSS,也叫非持久型XSS,是指發生請求時,XSS代碼出如今請求URL中,做爲參數提交到服務器,服務器解析並響應。響應結果中包含XSS代碼,最後瀏覽器解析並執行。java
從概念上能夠看出,反射型XSS代碼是首先出如今URL中的,而後須要服務端解析,最後須要瀏覽器解析以後XSS代碼纔可以攻擊。node
舉一個小栗子。git
使用express起一個web服務器,而後設置一下請求接口。經過ajax的GET請求將參數發往服務器,服務器解析成json後響應。將返回的數據解析後顯示到頁面上。(沒有對返回的數據進行解碼和過濾等操做。)github
html <textarea name="txt" id="txt" cols="80" rows="10"> <button type="button" id="test">測試</button> js var te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var url = `/test?test=${txt.value}` // 1. 發送一個GET請求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xhr.status === 304) { // 3. 客戶端解析JSON,並執行 var str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test var node = `${str}` document.body.insertAdjacentHTML('beforeend', node) } else { console.log('error', xhr.responseText) } } } xhr.open('GET', url, true) xhr.send(null) }, false) express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router.get('/test', function (req, res, next) { // 2. 服務端解析成JSON後響應 res.json({ test: req.query.test }) })
如今咱們經過給textarea添加一段有攻擊目的的img標籤,web
<img src="null" onerror='alert(document.cookie)' />
實際的頁面時這樣的。
ok如今,咱們點擊 <測試> 按鈕,一個XSS攻擊就發生了。下面圖片中是獲取了本地的部分cookie信息
實際上,咱們只是模擬攻擊,經過alert獲取到了我的的cookie信息。可是若是是黑客的話,他們會注入一段第三方的js代碼,而後將獲取到的cookie信息存到他們的服務器上。這樣的話黑客們就有機會拿到咱們的身份認證作一些違法的事情了。
ajax
以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在於沒有對用戶輸入的信息進行過濾,同時沒有剔除掉DOM節點中存在的一些有危害的事件和一些有危害的DOM節點。
存儲型 XSS
存儲型XSS,也叫持久型XSS,主要是將XSS代碼發送到服務器(不論是數據庫、內存仍是文件系統等。),而後在下次請求頁面的時候就不用帶上XSS代碼了。
最典型的就是留言板XSS。用戶提交了一條包含XSS代碼的留言到數據庫。當目標用戶查詢留言時,那些留言的內容會從服務器解析以後加載出來。瀏覽器發現有XSS代碼,就當作正常的HTML和JS解析執行。XSS攻擊就發生了。
DOM XSS
DOM XSS攻擊不一樣於反射型XSS和存儲型XSS,DOM XSS代碼不須要服務器端的解析響應的直接參與,而是經過瀏覽器端的DOM解析。這徹底是客戶端的事情。
DOM XSS代碼的攻擊發生的可能在於咱們編寫JS代碼形成的。咱們知道eval語句有一個做用是將一段字符串轉換爲真正的JS語句,所以在JS中使用eval是很危險的事情,容易形成XSS攻擊。避免使用eval語句。
如如下代碼
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var node = window.eval(txt.value) window.alert(node) }, false) txt中的代碼以下 <img src='null' onerror='alert(123)' />
以上經過eval語句就形成了XSS攻擊。
從以上的反射型和DOM XSS攻擊能夠看出,咱們不能原樣的將用戶輸入的數據直接存到服務器,須要對數據進行一些處理。以上的代碼出現的一些問題以下
若是將以上三點都在渲染過程當中過濾,那麼出現的XSS攻擊的機率也就小不少。
解決方法以下
對cookie的保護
document.cookie
讀取cookie。服務端能夠設置此字段。對用戶輸入數據的處理
經過一個例子講解一下如何處理用戶輸入的數據。
實現原理以下:
<script src='/javascripts/htmlparse.js'></script> <script src='/javascripts/he.js'></script> // 第三方庫資源在文章底部給出 // parse函數實現以下 function parse (str) { // str假如爲某個DOM字符串 // 1. result爲處理以後的DOM節點 let result = '' // 2. 解碼 let decode = he.unescape(str, { strict: true }) HTMLParser(decode, { start (tag, attrs, unary) { // 3. 過濾常見危險的標籤 if (tag === 'script' || tag === 'img' || tag === 'link' || tag === 'style' || tag === 'iframe' || tag === 'frame') return result += `<${tag}` for (let i = 0; i < attrs.length; i++) { let name = (attrs[i].name).toLowerCase() let value = attrs[i].escaped // 3. 過濾掉危險的style屬性和js事件 if (name === 'style' || name === 'href' || name === 'src' || ~name.indexOf('on')) continue result += ` ${name}=${value}` } result += `${unary ? ' /' : ''} >` }, chars (text) { result += text }, comment (text) { result += `<!-- ${text} -->` }, end (tag) { result += `</${tag}>` } }) return result }
所以,有了以上的parse函數以後,就能夠避免大部分的xss攻擊了。
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 省略部分代碼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xhr.status === 304) { // 3. 客戶端解析JSON,並執行 // test按鈕的點擊事件中惟一的變化就是使用parse對服務端返回的數據進行了解碼和過濾的處理。 var str = parse(JSON.parse(xhr.responseText).test) // 經過parse解析以後返回的數據就是安全的DOM字符串 var node = `${str}` document.body.insertAdjacentHTML('beforeend', node) } } } // ... 省略部分代碼 }, false)
那麼,栗子說完了。
稍微總結一下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