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軟件泥潭 —— 前言

籌劃了很長時間,本來打算寫做《荒謬過程——咱們是如何讓流程違背目標的》,看題目就知道,這屬於學術性的書籍,學習

可是考慮那樣可能就失去不少讀者,因此,在籌劃了好久以後,將一樣的內容結合一些經歷的事情,以小說的形式發佈出來。博客

發佈在博客園是出於這樣幾個考慮的:軟件

1.你們能夠免費閱讀,我也能夠獲得迅速的反饋。書籍

2.便於推廣。互聯網

 

這本書的名稱命名爲《走出軟件泥潭》,看名字就能夠知道——這本書是給那些須要的人指引方向的,而不是提供方法的。方法

昨天在新浪博客上和某位高人又一次討論爲何不要統計「代碼缺陷率」使我回憶起,若干個月以前我就曾經告訴他爲何不要統計

統計這個數字,以致於個人博客裏有了兩篇相似題目的討論。人的固有思想很難改變,我也看到了我在說服力方面的欠缺。命名

因此,我以爲小說多是一種更好的體裁,可以讓人明白爲何不要這麼作,不要那麼作吧。英文

 

這本書打算採用對日軟件外包業做爲背景。也是考慮了好久的,由於:時間

1.提到日本這個國家,總會引發不少的爭議。

2.提到對日軟件外包業,不少人總以爲跟本身沒什麼關係——未必能夠學到有用的知識。

3.怕引發整個行業變革從而大幅度下降軟件出口額及稅收——我不懂經濟學,可能就是杞人憂天罷了。

因此,我一直在猶豫。

可是,後來我下定決心是由於:

1.把民族主義者排除在讀者羣之外。

2.整個行業實際上是不少外包行業的縮影,所謂他山之石,能夠攻玉,不肯意學習的人,即便講述互聯網行業如何作敏捷的,他也會以爲那跟我無關。

 

關於一些可能引發爭議的其餘事情:

人物的姓名,都是我杜撰出來的,我也會盡可能的避免用些經常使用的名字,也不會歐陽上官的亂起名字。
故事都是把各類案例結合起來的。——不會出現真的名字,若是碰巧和您的公司名同樣了,那就是巧合,我會用英文命名公司,由於中國的政策不容許用英文爲公司命名。
關於觀點,有些觀點我會借各類角色的口說出來,可是不表明我就那麼想——只是說,有時候,有些這種角色的人,會這麼說。

 

好吧,先交代這麼多。有什麼就看小說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