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的含義:java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能接收和存儲信息 ,並按照存儲在其內部的程序對海量數據進行自動、高速地 處理,而後把處理結果輸出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linux
計算機系統由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
硬件包括中央處理機、存儲器和外部設備等;軟件是計算機的運行程序和相應的文檔。計算機系統具備接收和存儲信息、按程序快速計算和判斷並輸出處理結果等功能。常見的系統有Windows,Linux等。
計算機系統由硬件(子)系統和軟件(子)系統組成。前者是藉助電、磁、光、機械等原理構成的各類物理部件的有機組合,是系統賴以工做的實體。後者是各類程序和文件,用於指揮全系統按指定的要求進行工做。
自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技術在元件器件、硬件系統結構、軟件系統、應用等方面,均有驚人進步,現代計算機系統小到微型計算機和我的計算機,大到巨型計算機及其網絡,形態、特性多種多樣,已普遍用於科學計算、事務處理和過程控制,日益深刻社會各個領域,對社會的進步產生深入影響。數據庫
計算機的組成: ubuntu
馮諾依曼體系的組成:windows
根據馮.諾依曼的思想,計算機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和輸入/輸出五個部分組成 硬盤是存儲器的一部分
centos
運算器:ALU、內部寄存器、專用寄存器、多路選擇器
控制器:程序計數器 、指令寄存器、指令步驟標記線路、提供控制信號的部件
存儲器:內存和外存,內存有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外存儲器通常有:軟盤和軟驅、硬盤、CD-ROM、可擦寫光驅即CD-RW光驅還有USB接口的移動硬盤、光驅、或可擦寫電子硬盤(優盤)等。
輸入/輸出部件:
輸入設備
輸入設備是人向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經常使用的輸入設備有:
(1)鍵盤---人向計算機輸入信息最基本的設備;
(2)鼠標器----一種光標指點設備;
(3)觸摸屏----一種座標定位設備,經常使用於公共查詢系統。
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是直接向人提供計算機運行結果的設備,經常使用的輸出設備有:
(1)顯示器---計算機的主要輸出設備,它與鍵盤一塊兒構成最基本的人機對話環境;
(2)打印機---打印機爲用戶提供計算機信息的硬拷貝。
經常使用的打印機有:擊打式、噴墨式和激光打印機。安全
計算機按規模分:服務器
巨型計算機:應用於國防尖端技術和現代科學計算中。巨型 機的運算速度可達每秒百萬億次, 「天河一號」爲我國首臺 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網絡
大型計算機:具備較高的運算速度,每秒能夠執行幾千萬條 指令,並且有較大的存儲空間。每每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 理或做爲網絡服務器使用。如:IBMz13 架構
小型計算機::規模較小、結構簡單、運行環境要求較低,一 般應用於工業自動控制、測量儀器、醫療設備中的數據採集 等方面。
微型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採用微處理器芯片,體積小 巧輕便,普遍用於商業、服務業、工廠的自動控制、辦公自 動化以及大衆化的信息處理。
計算機系統:通常分爲操做系統(如windows,xp等系統)和服務器操做系統(如LINUX,CENTOS等)
服務器Server是計算機的一種,是網絡中爲客戶端計算機提 供各類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
v 服務器在網絡操做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盤、磁帶 、打印機及昂貴的專用通信設備提供給網絡上的客戶站點共 享,也能爲網絡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佈及數據管理等 服務。 v
服務器按應用功能可分爲: 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郵件服務器、文件服務器、中間件應 用服務器、日誌服務器、監控服務器,程序版本控制服務器、虛擬 機服務器、打印服務器、域控制服務器、多媒體服務器、通信服務 器、ERP服務器等 。v
服務器按外形分類: 塔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刀片式服務器。
塔式服務器:
外形以及結構和平時使用的立式PC差很少 機箱空間大,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較多。
預留了足夠的內部空間以便往後進行硬盤和 電源的冗餘擴展。設計通常都考慮降噪。
基於以上特色,塔式應用範圍很是廣,使用 頻率較高。
機架式服務器:
按照統一標準設計,配合機櫃統一使用
便於統計管理,高密度,節省空間。
機架服務器的寬度爲19英寸,高度以U 爲單位
1U=1.75英寸=44.45毫米,一般有1U ,2U,3U,4U,5U,7U幾種標準的 服務器。機櫃的尺寸也是採用通用的工 業標準
現階段銷售數量最多的服務器
機箱尺寸比較小巧
在機櫃中能夠同時放置多臺服務器
刀架服務器:
在標準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 個卡式的服務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 高密度。
更高的密度,集中管理,高性能,靈 活擴展,按需配置。
可使用系統軟件將這些母板集合成 一個服務器集羣。在集羣模式下,所 有的母板能夠鏈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 絡環境,並同時共享資源,爲相同的 用戶羣服務。
服務器的構造
服務器的分類:
按照CPU體系架構來區分,服務器主要分爲兩類: v
非x86服務器: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並行指令 代碼) 處理器,而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做系統的 服務器,指令系統相對簡單,它只要求硬件執行頗有限且最 經常使用的那部分執令,CPU主要有Compaq的Alpha、HP的PARISC、IBM的Power PC、MIPS的MIPS和SUN的Sparc、 Intel研發的EPIC安騰處理器等。這種服務器價格昂貴,體系 封閉,可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 企業的核心繫統。
x86服務器:又稱CISC(複雜指令集)架構服務器,即一般 所講的PC服務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 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芯片的服務器。目前主要爲intel的 Xeon E3,E5,E7系列,價格相對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 較差、安全性不算過高。
服務的三大操做系統:v
Windows: v
Linux:GNU/Linux v
Unix:
System:(Bell Lab) AIX (IBM) Solaris (SUN) HP-UX (HP)
BSD: (BSRG)Berkeley System Distribution NetBSD OpenBSD FreeBSD
Linux的起源:
1984年:Richard Stallman發起GNU項目和自由軟件基金會 建立開源的UNIX實用工具版本 建立通用公共許可證(GPL) 開源軟件許可實施原則 v
1991年:Linus Torvalds發佈Linux 建立開放源碼,類Unix的內核,在GPL下發布 下載:www.kernel.org v
Linux操做系統:
Linux內核+ GNU工具=完整的類UNIX操做系統 如:CentOS,Ubuntu,Android
Linux的發行版:
v slackware: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SLES) opensuse桌面 v
debian: ubuntu,mint v
redhat: rhel: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每18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CentOS:兼容rhel的格式
中標麒麟:中標軟件 fedora:每6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v
ArchLinux:輕量簡潔 v
Gentoo:極致性能,不提供傳統意義的安裝程序 v
LFS: Linux From scratch 自制Linux v
Android: kernel+busybox(工具集)+java虛擬機
獲取發行版的途徑:
CentOS https://wiki.centos.org/Download
http://mirro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