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發展頭30年不可思議,70年代初,各類組件的成本都降低了,能夠作出低成本,同時性能足夠強大的計算機,這個轉變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單芯片CPU的出現,強大+體積小+便宜。集成電路的進步,也提供了低成本固態存儲器。能夠用於計算機的RAM和ROM。算法
計算機成本降低+性能提高,讓我的計算機成爲可能。第一臺取得商業成功的我的計算機:Altai 8800。
雖然1975年以前就有計算機愛好者,但Altai大量催生更多計算機愛好者,愛好者們組成各個小組分享知識,軟件,以及對計算機的熱愛。最具傳奇色彩的小組是: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第一次小組聚會在1975年3月,看一臺第一批運來加州的Altai 8800。
以後,Steve Wozniak開始想設計本身的計算機,1976年5月,他向小組展現了原型機,並把電路圖分享感興趣的小組其它成員。他的設計不一樣尋常,要連到電視顯示,並提供文本界面。編程
同是俱樂部成員和大學同窗 史蒂夫 喬布斯 建議說與其免費分享設計,不如直接出售裝好的主板。但用戶依然須要本身加鍵盤,電源和機箱。1976年7月開始發售,價格$666.66美圓,是蘋果第一款產品。小程序
就像Altai 8800同樣,Apple-I也是做爲套件出售。Apple-I吸引了業餘愛好者,不介意機器買回來本身組裝,但我的消費者和公司對Apple-I不感興趣。架構
在1977年發生變化,市場上有了三款開箱即用的計算機。
第一款是Apple-II,蘋果公司第一個提供全套設備的產品,設計和製造工藝都是專業。它還提供了簡單彩色圖形和聲音輸出。Apple-II賣出上百萬套,把蘋果公司推到了我的計算機行業的前沿。
第二款是:TRS-80 1型。由Tandy公司生產,雖然不如Apple-II先進,但由於價格只有一半,因此賣但很火爆。
第三款是:Commodore PET 2001。集成了計算機,顯示器,鍵盤和磁帶驅動器。目標是吸引普通消費者。dom
這3臺計算機被稱爲1977年的」三位一體「。
讓不那麼精通計算機的人也能用BASIC寫程序,針對消費者的軟件行業,開始騰飛。
市場上出現了各類針對我的的遊戲和生產力工具。好比計算器和文字處理器。最火的是1979年的VisiCalc,第一個電子表格程序,比紙質好無數倍,是微軟的Excel和Goole Sheets的老祖先。函數
由於IBM忽略了增加的「微型計算機」市場,隨着微型計算機演變成我的計算機。 IBM須要從根本上從新思考戰略和設計,意味着須要從頭開始,一個由十二名工程師組成的精幹團隊(後來叫「骯髒十二人」)被派往博卡拉頓辦公室。讓他們獨立工做,不受IBM內部的政治鬥爭干擾。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
沒用IBM的CPU,選了Intel的芯片,也沒用IBM的首選操做系統CP/M,而用了微軟的DOS,依次類推,從屏幕到打印機都這樣自由選擇。IBM第一次不得不與外部公司競爭,來給新計算機作硬件和軟件。這和IBM的傳統作法不一樣:本身作硬件來節省成本,而後與其它公司合做。通過一年IBM發佈了IBM PC
。工具
最具影響力的是它使用「開放式架構」,有良好的文檔和擴展槽。使得第三方能夠作硬件/外設。包括顯卡,聲卡,外置硬盤,遊戲控制桿以及無數其它組件。刺激了創新,激發了競爭,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系統。這個開放式架構叫:IBM Compatible(IBM 兼容)。
意味着若是買了「IBM兼容」的計算機,能夠用龐大生態系統中的其它軟硬件。開放架構也意味着,競爭對手公司能夠遵循這個標準。作出本身的「IBM 兼容」計算機。性能
很快,康柏和戴爾也開始賣PC,微軟很樂意把MS-DOS受權給他們。僅在前三年,IBM就賣出200萬臺PC,超過了蘋果。有了龐大用戶羣,軟件和硬件開發人員,把精力放在「IBM 兼容」平臺,由於潛在用戶更多,同時,想買計算機的人也會看哪一種計算機的軟件硬件選擇更多,就像雪球效應同樣,而那些生產非「IBM 兼容」計算機的公司(通常性能更好),都失敗了。測試
只有蘋果公司在沒有「IBM 兼容」都狀況下,保持了足夠都市場份額,蘋果公司最終選擇了相反的方式:「封閉架構」。即本身設計一切,用戶通常沒法加新硬件到計算機中。意味着蘋果公司要作本身的計算機,本身的操做系統,還有本身的外圍設備,如顯示器,鍵盤和打印機。經過控制整個範圍,從硬件到軟件,蘋果能控制用戶體驗並提升可靠性。字體
不一樣的商業策略是「MAC vs PC 誰更好」這種爭論的起源。
爲了在低成本我的計算機的競爭衝擊下生存下來,蘋果須要提升自身水平,提供比PC和DOS更好的用戶體驗。
圖形用戶界面(GUI)
蘋果在1984年發佈了Macintosh,這臺普通人能夠買到的第一臺帶圖形界面的計算機。那時的計算機全是命令行,圖形界面是個革命性進展。沒必要記住或猜正確的命令。圖形界面能夠直接顯示了,能夠作什麼。
人們認爲是Macintosh
把圖形用戶界面GUI變成主流,但實際上圖形界面是數十年研究的成果。
現代圖形界面先驅,能夠說是 道格拉斯 恩格爾巴特。
二戰期間,恩格爾巴特 駐紮在菲律賓作雷達操做員,他讀了 萬尼瓦爾 布什 的 Memex文章,這些文章啓發了他,當他海軍服役結束時,他回到學校 1955年在 UCB取得博士學位,他沉溺於新興的計算機領域,他在1962年一份開創性報告中,聚集了各類想法,報告名爲:「加強人類智力」,恩格爾巴特認爲,人類面臨的問題比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得更快,所以,找到加強智力的方法彷佛是必要且值得一作的目標。
所以,找到加強智力的方法,彷佛是必要值得一作的目標,他構想計算機不只作自動化工做,也能夠成爲知識型員工應對複雜問題的工具。伊凡 蘇澤蘭的「幾何畫板」進一步啓發了 恩格爾巴特。他決定動手把願景變爲現實,開始招募團隊作 oN-Line System,他意識到若是隻有鍵盤對他想搭建的程序來講是不夠的。「咱們設想人們用計算機輔助工做站來加強工做,用戶須要和屏幕上的信息互動,某種設備在屏幕上移動[光標]。」
1964年,和同事比爾 英格利希的共同努力下,他創造了第一個計算機鼠標,尾部有一根線,看起來很想老鼠,所以「鼠標」這個名字沿用下來。
1968年,恩格爾巴特 在「秋季計算機聯合會議」展現了他的系統,此次演示,被視爲現在全部演示的祖先。演示有90分鐘,展示了現代計算機的許多功能:包括 位圖圖像,視頻會議,文字處理 和 實時協做編輯文件,還有現代圖形界面的原型,好比鼠標和多窗口,不過窗口不能重疊。
遠遠先於那個時代,就像其它「跨時代」的產品同樣,它最終失敗了,至少商業上是這樣。但它對當時計算機研究者影響巨大,恩格爾巴特 所以得到1997年圖靈獎。
恩格爾巴特團隊的許多人,包括比爾 英格利希 去了施樂公司新成立的「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他們在這裏開發了第一臺帶真正GUI的計算機:施樂奧托 於 1973年完成,爲了讓計算機易於使用,須要的不僅是花哨的圖形,還要藉助一些人們已經熟悉的概念,讓人們不用培訓,就能很快的明白如何使用。
施樂的回答是將2D屏幕看成「桌面」,用戶能夠打開多個程序,每一個程序都在一個框裏,叫「窗口」。窗口能夠重疊,擋住後面的東西,還有桌面配件,好比計算器和時鐘。用戶能夠把配件在屏幕上四處移動,它不是現實桌面的完美複製,而是用桌面這種隱喻,所以叫「桌面隱喻」。
有不少方法來設計界面,但Alto團隊用窗口,圖標,菜單和指針來作,所以叫「WIMP」界面(Windows Icons Menus Pointer)現在大部分圖形界面都使用這個。
它還提供一套基本部件,可複用的基本元素,好比按鈕,打勾,滑動條和標籤頁。GUI程序就是這些小組件組成的。GUI來自擬物抽象。
GUI小程序:
代碼是從上到下執行的,但GUI是「事件驅動編程」,代碼能夠在任意時間執行,以響應事件。
FUNCTION initailize() myWin = newWindow('D20', 500, 500) myTextBox = newTextBox(myWin, '...', 140, 200, 200, 60) rollButton = newButton(myWin, 'Roll', 140, 300, 200, 60) rollButton.addClickHandler(range210) END FUNCTION range210() randNum = randomInteger(1, 20) myTextBox.text = toString(randNum) END
PARC團隊不斷完善硬件和軟件,最終於1981年發佈了 施樂之星系統。施樂之星擴展了「桌面隱喻」如今文件看起來就像一張紙,還能夠存在文件夾裏,這些能夠放在桌面上,或數字文件櫃裏。這樣來隱喻底層文件系統,從用戶角度來看,是一層新抽象。
施樂賣的是印刷機,但在文本和圖形制做工具領域也有領先,例如,他們首先使用了「剪切」,「複製」,「粘貼」這樣的術語。這個比喻來自編輯打印機文件,真的是剪刀」剪切「,而後膠水「粘貼」到另一個文件。而後再複印一次,新文件就是一層了,看不出編輯的痕跡。
文字處理軟件出現後,這種手工作法就消失了。Apple II和Commodore PET上有文字處理軟件,但施樂在這點上走的更遠,不管在計算機上作什麼,文件打印出來應該長得同樣,叫這個「所見即所得」。這臺電腦,至關於20美圓,在商業推廣上,並不順利。
IBM 同年推出了 IBM PC,以後便宜的「IBM 兼容」計算機席捲市場,但PARC研究人員花了十幾年作的這些沒有被浪費。
1979年12月,施樂之星出貨前一年半,喬布斯去參觀。此次參觀有不少傳聞,許多人認爲喬布斯和蘋果偷走了施樂的創意,但那不是事實,事實上是施樂公司主動找蘋果,但願合做,最終施樂還買了蘋果的一百萬美圓股份,在蘋果備受矚目的 首次公開募股(IPO)前買的,但一個額外條款是:公佈一切施樂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的酷工做。
其中有一個演示:一個清晰的位圖顯示器上,運行着施樂公司的圖形界面,操做全靠鼠標直觀進行。喬布斯後來講:「就像撥開了眼前的一層迷紗,我能夠看到計算機產業的將來。」
喬布斯和隨行的工程師回到蘋果公司,開始開發新功能,好比菜單欄和垃圾桶,垃圾桶存刪除文件,滿了甚至會膨脹。
蘋果第一款有圖形界面和鼠標的產品,是1983年發行的Apple Lisa,一臺超級先進的機器,標了「超級先進」的價格,差很少是現在的25000美圓。雖然比施樂之星便宜很多,但在市場上一樣失敗。幸運的是,蘋果還有另一個項目:Macintosh,於1984年發佈,價格大約是現在6000美圓,是Lisa的四分之一,它成功了,開售100天就賣了7萬臺。但在最初的狂潮後,銷售額開始波動,蘋果公司賣的Apple II比MAC多。一個大問題是:沒人給這臺新機器作軟件,以後的狀況變的糟糕,競爭對手遇上來,不久,其它價格只有MAC幾分之一的我的計算機,有了原始但可用的圖形界面,消費者承認它們,PC軟件開發者也承認,隨着蘋果的財務情況日益嚴峻,以及和蘋果新CEO 約翰 斯卡利 的關係日益緊張,喬布斯被趕出了蘋果公司,幾個月後,微軟發佈了Windows 1.0,它也許不如Mac OS漂亮,但讓微軟在市場中站穩腳步,奠基了統治地位。十年以內,95%的我的計算機上都有微軟的Windows,最初,Mac OS的愛好者還能夠說Mac 有卓越的圖形界面和易用性,Windows早期版本都是基於DOS,而DOS設計時,沒想過運行圖形界面,但Windows3.1以後,微軟開始開發新的面向消費者的GUI操做系統,叫Windows 95,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版本,不只提供精美的界面,還有Mac OS沒有的高級功能,好比:「多任務」和「受保護內存」。Windows 95引入了許多現在依然可見的GUI元素,好比開始菜單,任務欄和Windows文件管理器。
現在的用戶界面,是天然選擇後的結果。不管你用的是Windows,Mac,Linux或其它GUI幾乎都是施樂奧托WIWP的變化版本。
一路上,人們試了各類作法並失敗了,一切都必須發明,測試,改進,適應或拋棄。
現在,圖形界面無處不在,使用體驗通常只是能夠接受,而不是很是好。計算機科學家和界面設計師會,繼續作出更好更強大的界面,朝着恩格爾巴特「加強人類智能」的願景努力。
從基本電傳打印機的命令行界面到圖形怎麼顯示到屏幕上,再到圖形用戶界面(GUI)以及圖形界面。
以前都是2D畫面,可是生活的世界是3D的,3D的圖形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渲染3D圖形到2D屏幕上。
線框渲染
編程的時候能夠寫一個函數,從A到B畫一條線,經過控制A和B的(X,Y)座標,能夠來控制一條線。
在3D圖像中,點的座標再也不是兩點,而是三點X,Y,Z。
固然,2D的電腦屏幕上不可能有XYZ立體座標軸,因此有圖形算法負責把3D座標「拍平」顯示到2D屏幕上。這叫「3D投影」。
全部的點都從3D轉成2D後,就能夠用畫2D線段的函數,來鏈接這些點,這叫「線框渲染」。
想象用筷子作一個立方體,而後用手電筒照它,牆上的影子就是投射,是平的,若是旋轉立方體,投影看起來會像是3D物體,儘管是投影面是平的。
若是旋轉立方體,投影看起來就會像3D物體,儘管投影面是平的。電腦也是這樣3D轉2D。
3D投影有好幾種,前面說到的叫「正交投影」,立方體的各個邊,在投影中相互平行,在真實世界中,平行線段會在遠處收斂於一點,就像遠處的馬路匯聚到一點。這叫:「透視投影」。
過程是相似的,只是數學稍有不一樣,有時想要透視投影,有時不想,具體取決於開發人員。
若是想畫立方體這種簡單的圖形,直線就夠了,但更復雜的圖形,三角形更好。在3D圖形學中,叫三角形「多邊形」。
一堆多邊形的集合叫網格
網格越密,表面越光滑,細節越多,但意味着更多計算量。
遊戲設計者要平衡角色但真實度和多邊形數量。若是數量太多,幀率會降低到肉眼可感知,用戶會以爲卡。所以有算法來簡化網格,之因此三角形更經常使用,而不是正方形,或其它複雜的圖形,是由於三角形簡單性。
空間中,三點定義一個平面。若是給3個3D點,能畫出一個平面:(所以遊戲中有一種叫作曲面細分技術,實質上將柵格化的邊緣使用大量三角形來加強曲線的平滑度)
4個或多餘4個點就不必定了,而2個點不夠定義面,只能定義線段。因此3是最完美的數字。
線框渲染,雖然很酷,但3D圖像須要填充,填充圖形的經典算法叫: 掃描線渲染。於1967年誕生。
多邊形如何轉成一塊填滿像素的區域:
填充的速度叫fillrate(填充速率),固然,這樣的三角形比較醜,邊緣盡是鋸齒,當像素小時,就不那麼明顯。
一種減輕鋸齒的方法叫:「抗鋸齒」。與其每一個像素都塗成同樣的顏色,能夠判斷多邊形切過的像素程度,來調整顏色。若是是像素在多邊形內部,就直接塗顏色,若是多邊形劃過像素,顏色就淺一些。這種邊緣羽化的效果看着更舒服些。
抗鋸齒,被普遍使用,好比字體和圖標。
在3D場景中,多邊形處處都是,但只有一部分能看見,由於其它的被擋住了,這叫:」遮擋「。
最直接的處理辦法是用排序算法,從遠到近排列,而後從遠到近渲染,這叫:「畫家算法」,由於畫家也是先畫背景,而後再畫更近的東西。
例如,有3個重疊的多邊形,爲了簡單,畫成不一樣顏色,同時,假設3個多邊形都和屏幕平行,但在實際應用中,好比遊戲裏,多邊形多是傾斜的,3個多邊形A,B,C,距離20,12,14。畫家算法的第一件事,是從遠到近排序,如今有序了,能夠用掃描線算法,填充多邊形,一次填一個。
能夠看到順序是對的,近的多邊形在前面。(圖層概念)。
還有一種叫:「深度緩衝」,它和以前的算法作到事情同樣,但方法不一樣。
由於這個算法不用排序,因此速度更快,簡而言之,Z-buffering
算法會記錄,場景中每一個像素和攝像機的距離,在內存裏存一個數字矩陣。
Z-buffering
從列表裏第一個多邊形開始處理,也就是A,它和掃描線算法邏輯相同,但不是給像素填充顏色,而是把多邊形的距離和Z-buffering
裏的距離進行對比,它總記錄更底的值,A距離20,20小於「無限大」,因此緩衝區記錄20,算完以後算下一個,依次類推。由於沒對多邊形排序,因此後處理的多邊形並不老是會覆蓋前面的,對於多邊形C,緩衝區只有一部分值會被多邊形C的距離值覆蓋,Z緩衝區完成後,會和「掃描線」算法的改進高級版配合使用。不只能夠勘測到線的交叉點,還能夠知道某像素是否在最終場景中可見。若是不可見,掃描線算法會跳過那個部分。
當兩個多邊形距離相同時,多邊形會在內存中移來移去,訪問順序會不斷變化,另外,計算浮點數有舍入偏差,因此哪個畫在上面,每每是不可預測的。致使出現Z-fighting
效果。3D遊戲中有個優化叫「背面剔除」。
三角形有兩面,正面和背面。遊戲角色的頭部或地面,只能看到朝外的一面。因此爲了節省時間,會忽略多邊形背面,減了一半多邊形面數。這很好,可是有個bug是,若是進入模型內部往外看頭部和地面會消失。
燈光,也叫「明暗處理」。由於3D場景中,物體表面應該有明暗變化。用「掃描線」算法渲染全部多邊形後:
沒什麼3D感,加點燈光,提升真實感。舉例,從茶壺上挑選3個不一樣位置的多邊形:
於以前的例子不一樣,此次要考慮這些多邊形面對的方向,它們不平行於屏幕,而是面對不一樣方向。它們面對的方向叫「表面法線」,能夠用一個垂直於表面的小箭頭來顯示這個方向。
如今加一個光源,每一個多邊形被照亮的程度不一樣,有的更亮,由於面對的角度,致使更多光線反射到觀察者,例如底部的多邊形向下傾斜,遠離光源,因此更暗一些。相似的,最右的多邊形更背對光源,因此只有部分照亮。由於它面對的角度,意味着會把光線反射到咱們,因此會顯得更亮。若是對每一個多邊形執行一樣的步驟,看上去會更真實。
這叫平面着色,是最基本的照明算法。
不幸的是,這使多邊形的邊界很是明顯,看起來不光滑,所以開發了更多算法,好比 馮氏着色 和 高洛德着色,不僅用一種顏色給整個多邊形上色,獲得更好的效果。
紋理,紋理在圖形學中指外觀,而不是手感,就像照明算法同樣,紋理也有多種算法,來作各類花哨效果,最簡單的是 「紋理映射」。
單個多邊形,用「掃描線算法」填充時,能夠看看內存內的紋理圖案,決定像素用什麼顏色,爲了作到這點,須要把多邊形座標和紋理座標對應起來。
「掃描線算法」要填充的第一個像素,紋理算法會查詢紋理,從相應區域取平均顏色,並填充多邊形。
重複這個過程,就能夠得到紋理。
這個茶壺能夠放進更大的場景裏,場景由上百萬個多邊形組成。
渲染這樣的場景須要大量的計算。但重要的是,再大的場景,過程都同樣,一遍又一遍,處理全部多邊形。
掃描線填充,抗鋸齒,光照,紋理化。然而,有幾種方法能夠加速渲染。
首先,能夠爲這種特定的運算作專門的硬件來加快速度,讓運算快如閃電。
其次,能夠把3D場景分解成多個小部分,而後並行渲染,而不是按順序渲染。CPU不是爲此設計的,所以圖形運算不快,因此,計算機工程師爲圖形作了專門的處理器,叫:GPU 「圖形處理單元」。
GPU在顯卡上,周圍有專用的RAM,全部網格和紋理都在裏面,讓GPU的多個核心能夠高速訪問。
GPU有分計算卡和圖形卡。
現代顯卡,如GeForce GTX 1080 TI:
有3584個處理核心,提供大規模並行處理,每秒處理上億個多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