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錄html
(續上小節)性能
前面的「分壓偏置」電路雖然性能很是穩定,比較完美地解決了β參數偏移的問題,但也有缺點,其缺點就是功耗太大。 就拿前面的案例3-6-2來講,爲了維持基極的分壓穩定點,分壓偏置的兩個電阻要消耗的電流約爲:15V / 22kΩ≈0.68mA。ui
也就是說,僅僅爲了維持這個分壓點,就要消耗一個毫安級的功耗,這是很是不划算的,所以人們又設計出了集電極反饋偏置(collector feedback configuration)電路,這個電路的靜態功耗比分壓偏置小,可是穩定性會有一點點受β參數影響,也就是說,性能介於「分壓偏置」和「改進的固定偏置」之間,算是一個折中方案吧。電路圖以下所示:設計
圖3-6.12 3d
到目前爲止,咱們對如何計算靜態工做點應該已經很熟悉了。在這個電路中,輸入和輸出靜態工做點能夠很容易地列出計算式,以下圖所示:htm
圖3-6.13 blog
根據上圖中的電流關係,咱們能夠列些出總的KVL方程:ci
而後就是取近似的魅惑時刻:get
• ICB = IC+IB ≈ IC = βIBit
• IE ≈ IC = βIB
將ICB和IE代入上式,可得:
解得輸入靜態電流IB爲:
若BJT晶體管工做於放大區,可得輸出靜態工做電流爲IC爲:
輸出靜態工做電壓VCE爲:
下面咱們來看一看參數β對靜態工做點IC的影響有多大,前面咱們已算得,靜態工做點IC的表達式爲:
爲更易於觀察,咱們設:VX=VCC-0.7V,RX=RC+RE,因而上式可簡寫成:
當βRX遠大於RB時,上式可近似爲:
可見,當βRX遠大於RB時,靜態輸出電流IC可近似視爲不受β參數影響。
案例3-6-3:在下圖中,計算當β=100和β=150時的IB, IC, VCE,並進行比較。
圖3-6.a3
解:(1)當β=100時:
假設BJT工做於放大區:
驗證:VCE > VCEsat,說明BJT工做於放大區的假設正確。
(2)當β=150時:
假設BJT工做於放大區:
驗證:VCE > VCEsat,說明BJT工做於放大區的假設正確。
(3)比較:
條件2比條件1中的β增長了50%,可是IC僅增長了8.9%,穩定效果較好;VCE降低了21.8%,基本上還能接受。說明集電極反饋偏置對於參數β的變化有較好的穩定做用。
當VCE < VCEsat時,晶體管進入飽和區。這裏,近似IC≈IE,所以,咱們能夠算出此時的集電極飽和電流ICsat,
當IC>ICsat時,晶體管進入飽和。
( end of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