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統在啓動過程當中,首先是固件(PC 上大可能是 CMOS/BIOS)的物理檢測,諸如檢測系統的顯卡、CPU 和硬盤等,可從系統按下電源後看到此檢測信息;檢測無問題,將讀取硬盤的 MBR(主引導記錄)中的自舉程序,Linux 中經常使用的自舉程序如 LILO 和GRUB。自舉程序 GRUB 在系統啓動期間只有一個做用,就是載入內核,內核在引導期間有兩個主要的做用,一個是驅動系統硬件,另外一個將啓動系統進程 init;init 進程將讀取其配置文件/etc/inittab 完成後續全部的引導。
因此其實 GRUB 在引導期間只有一個最重要的做用,就是載入系統內核。那麼 GRUB在引導期間究竟是如何執行引導的呢 ? 讓咱們來看下的 GRUB 配 置 文件/boot/grub/grub.conf(必定要注意/etc/grub.conf 只是此文件的一個軟連接)Grub是大多數Linux系統默認使用的引導程序,能夠經過啓動菜單的方式選擇進入不一樣的操做系統(若是有的話)。/boot/grub/grub.conf配置文件丟失,或者關鍵配置出現錯誤,或者MBR記錄中的引導程序遭到破壞時,Linux主機啓動後可能只會出現grub>的提示符時,沒法完成進一步的系統啓動過程,那麼,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下面咱們就來學習它。
1.若是grub配置文件沒有備份
模擬grub損壞,人爲的將/boot/grub/grub.conf配置文件刪掉,在刪掉以前,先看一下Grub.conf啓動菜單的配置文件內容
重啓以後,沒法完成進一步的系統啓動過程,就會進入grub>提示符下
經過在grub>環境中手動輸入引導命令啓動Linux系統,也就是剛上面配置文件中的所要執行的那一部份內容
進入系統以後,因爲grub的配置文件已被刪除,所以只能手動去重建,重建一個和其餘正常主機中的同名文件同樣。
重啓以後就行了。
2.
存在grub配置文件已經備份
若是存在
GRUB
配置文件備份
,
那麼比較省事的辦法就是對其進行備份恢復。在這裏,一樣使用
RHEL5
的安裝光盤引導進入急救模式
進入sh-3.1#的Shell環境之後,執行chroot/mnt/sysp_w_picpath命令能夠將目錄結構切換到待修復的Linux系統中(因絕大多數 Linux 光盤修復模式中會將硬盤系統的「/」分區 chroot 到「/mnt/sysp_w_picpath」處)
若未執行chroot/mnt/sysp_w_picpath命令,則從新創建的grub.conf配置文件應該位於/mnt/sysp_w_picpath/boot/grub/grub.conf中
內核文件、鏡像文件、/boot 目錄等文件損害或丟失,也可使用此種方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