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迭代器:python
一、什麼是迭代器?編程
在python中,迭代器是一個能夠記住遍歷位置的對象,迭代器對象從集合的第一個元素開始訪問,直到全部的元素都被訪問完,迭代器只能往前不會後退。簡單來說咱們見的比較多的是for 循環來遍歷列表、元組、字符串等容器,這個就是迭代器的使用,因此說,迭代器簡單能夠理解成咱們平時要從櫃子裏取東西時的動做。app
二、兩個內置迭代器協議方法:函數
a、方法iter():返回對象自己,是for循環語句使用迭代器的要求。佈局
b、方法next():用於返回容器中下一個元素(所謂容器,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存儲東西的櫃子,要用的話,就能夠拿出來,在python 中咱們使用for語句來循環遍從來取出使用)或者數據,當使用完容器中的數據時就會引起StopIteration錯誤。spa
三、建立並使用迭代器:code
1 class Use: #定義了迭代器類 2 def __init__(self,x=2,max=50): #定義構造方法 3 self.__mul,self.__x=x,x #初始化私有的實例屬性 4 self.__max=max 5 def __iter__(self): #定義迭代器協議方法 6 return self #返回類的自身 7 def __next__(self): #定義迭代器協議方法 8 if self.__x and self.__x != 1: 9 self.__mul *= self.__x 10 if self.__mul <= self.__max: 11 return self.__mul 12 else: 13 raise StopIteration 14 else: 15 raise StopIteration 16 17 if __name__ == '__main__': 18 my=Use() 19 for i in my: 20 print(i) 21 22
注意:當在python 中使用迭代器類時,必定要在某個條件下引起StopIteration錯誤,這樣能夠結束遍歷循環,不然會產生死循環對象
四、使用內置迭代器方法iter():blog
a、iter(iterable),只有一個參數iterable,要求參數爲可迭代的類型,也可使用各類序列類型,演示以下;內存
list=[1,2,3,4] it = iter(list) #建立迭代器對象 for i in it: #遍歷 迭代器中的數據 print(i) #顯示迭代效果
b、iter(callable,sentinel),第一個參數callable表示可調用類型,通常爲函數;第二參數sentine是一個標記,當第一個參數(函數)的返回值等於第二個參數的值時,迭代或者遍歷會立刻中止。演示以下:
class Count: #定義類Count def __init__(self,x=0): # 定義構造方法 self.x=x count = Count() def use_iter(): count.x +=2 return count.x for i in iter(use_iter,12): #經過迭代遍歷方法iter()產生的迭代器 print(i)
五、方法next()的使用:
string='i like it' it = iter(string) while True: try: each=next(it) #讀取字符中的每個元素,並使用try except 結構來檢查是否有異常發生,當try裏面出現異常時,就會執行下面的except的語句 except StopIteration: break print(each)
2、生成器:
一、什麼是生成器?
在python 中,使用關鍵字yield定義的函數就稱爲生成器,經過使用生成器,能夠生成一個值序列爲用於迭代,而且這個值序列不是一次生成的,而是使用一個,再生成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使程序節約大量的內存。
二、生成器的運行機制:
在python程序中,生成器是一個記住上一次返回時在函數體中位置的函數,。對生成器函數的第二次(或第n次)調用,跳轉至該函數中間,而上次調用的全部佈局變量都保持不變。生成器不只記住了它的數據狀態,還記住了它在流控制構造(在命令式編程中,這種構造不僅是數據值)的中的位置。
生成器的特色以下:
a、生成器是一個函數,並且函數的參數都會保留
b、當迭代到下一次調用時,所使用的參數都是第一次所保留的。也就是說,在整個函數調用中的參數都是第一次所調用時保留的,而不是新建立的
在python程序中,使用關鍵字yield定義生成器。當向生成器索要一個數時,生成器就會執行。直至出現yield語句時,生成器才把yield的參數傳給你,以後生成器就不會往下繼續運行。當向生成器索要一個數時,它會從上次的狀態開始運行,直至出現yield語句時,才把參數傳給你,而後停下,如此反覆,直至退出函數爲止
三、使用yield生成器:
def fib(max): a,b = 1,1 while a < max: yield a #程序運行到這裏就不會往下繼續執行了,因此第一次a =1,b=1,當第二次遍歷函數時fib()時,a ,b 的值仍是上次的值,並且會跳到這裏,而後執行到下面的語句 a,b = b,a+b for n in fib(15): print(n) #這裏打印的值實際上是a的值
執行結果:
1 1 2 3 5 8 13
說明:在Python中,當函數定義裏面使用了關鍵字yield,那麼這個函數就是一個生成器;它的執行會和其餘普通的函數有不少不一樣,該函數返回的是一個對象,而不是像日常函數所用的return語句那樣,能獲得結果。若是想取得值,還須要調用next()函數。
四、建立生成器:
def haha(n): while n > 0: print('開始生成......') yield n #定義一個生成器 print('完成一次......') n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當導入模塊時不運行,不然會運行下面的代碼 for i in haha(4): print('遍歷獲得的值',i) print() tutu=haha(3) print('已經實例化生成器對象') tutu.__next__() #直接遍歷本身建立的生成器 print('第二次調用__next__()方法') tutu.__next__() #以手工方式獲取生成器產生的數值序列
運行結果:
開始生成...... 遍歷獲得的值 4 完成一次...... 開始生成...... 遍歷獲得的值 3 完成一次...... 開始生成...... 遍歷獲得的值 2 完成一次...... 開始生成...... 遍歷獲得的值 1 完成一次...... 已經實例化生成器對象 開始生成...... 第二次調用__next__()方法 完成一次...... 開始生成......
注意:生成器在實例化時,不會當即執行,而是等候其調用方法__next__()纔開始運行。
3、裝飾器:
一、什麼是裝飾器?
在python程序中,經過使用裝飾器能夠給函數或類加強功能,而且還能夠快速地給不一樣的函數或類插入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說,裝飾器是一種實現代碼的實現方式
二、建立裝飾器
要想在Python程序中使用裝飾器,須要使用一個特殊的符號 "@" 來實現。在定義裝飾器裝飾函數時或類時,使用"@裝飾器名稱"的形式將符號 「@」放在函數或類的定義行以前。例如,有一個裝飾器名稱爲"haha",當須要在函數中使用裝飾器功能時,可使用以下形式定義這個函數:
@ haha
def tutu():
pass
在pytnon程序中使用裝飾器後,上面的代碼定義的函數tutu()能夠只定義本身所需的功能,而裝飾器所定義的功能會自動插入到函數中去,這樣就能夠節省大量具備相同功能的函數或類的代碼。
三、使用裝飾器 裝飾函數:
def zz(fun): #定義一個裝飾器函數 def hh(*args,**bian): #這裏第一個參數表示把args這個參數打包或者解包,第個參數是把傳輸進來的實參進行打包成字典的形 print('開始運行...') fun(*args,**bian) #使用被裝飾函數 print("運行結束。。。。") return hh @zz #裝飾函數語句 def demo(x): #定義普通函數,它被裝飾器裝飾 a=[] #定義空列表 for i in range(x): a.append(i) #將i添加到列表末尾 print(a) @zz def hello(name): print('hello',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demo(5) print() hello('haha')
執行結果:
開始運行... [0, 1, 2, 3, 4] 運行結束。。。。 開始運行... hello haha 運行結束。。。。
總結:當通常函數被裝飾器修飾時,會把裝飾器函數的功能插入到普通函數中去。
四、使用裝飾器修飾類:
def zz(myclass): # 定義一個可以裝飾類的裝飾器zz class Haha: #定義一個內嵌類Haha來代替被裝飾的類 def __init__(self,z=0): self.z=0 self.haha=myclass() #實例化被修飾的類 def tutu(self): self.haha.tutu() print('z軸的座標:',self.z) return Haha @zz class Hoho: def __init__(self,x=0,y=0): self.x=0 self.y=0 def tutu(self): print('x軸的座標:',self.x) print('y軸的座標:',self.y)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or=Hoho() coor.tutu()
運行結果:
x軸的座標: 0 y軸的座標: 0 z軸的座標: 0
總結:用裝飾器修飾類,和修飾函數相似,只是在建立裝飾器裏函數返回的類型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