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跨域
如你們所知,出於安全考慮,瀏覽器會限制腳本中發起的跨站請求。好比,使用 XMLHttpRequest 對象發起 HTTP 請求就必須遵照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 具體而言,Web 應用程序能且只能使用 XMLHttpRequest 對象向其加載的源域名發起 HTTP 請求,而不能向任何其它域名發起請求。
解決策略
一、古老的jsonp方法(很麻煩須要先後端配合,並且只能用get方式)
二、反向代理(沒用過,想了解的能夠百度)
三、h5的CORS(很方便前端,由於這個是後端負責)
我只講CORS(其它的另開篇幅)javascript
目前我在使用先後端分離的項目,而後就出現了跨域問題。先後端分離是大勢所趨,跨域就顯得尤其常見啊
在尋找跨域解決方案時,發現了最優雅解決方案就是HTML5來帶了的「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的新特性,來賦予開發者權力決定資源是否容許被跨域訪問。
CORS是一個W3C標準,全稱是"跨域資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它容許瀏覽器向跨源服務器,發出XMLHttpRequest請求,從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
只要服務器實現了CORS接口,就能夠跨源通訊。
html
你們看到沒有,這是兩個不一樣的項目,一個跑在tomcat服務器下,一個在nginx服務器下。端口ip都不同,就產生了跨域
前端
利用cors解決跨域
在後端,開啓cors接口,容許跨域請求,前端就能夠跨域了
只須要在springmvc的xml配置文件(默認爲dispatcher-servlet.xml)加入這句就好了java
<!--path:容許請求的接口--> <!--origins:容許被哪些網站請求--> <!--methods:容許哪些http行爲--> <mvc:cors> <mvc:mapping path="/**" allowed-origins="http://127.0.0.1:8020" allowed-methods="POST, GET, OPTIONS, DELETE, PUT" allowed-headers="Content-Type,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uthorization, X-Requested-With" allow-credentials="true" /> </mvc:cors>
再看
node
因此啊,跨域問題,面試官請不要老問咱們前端怎麼解決,不少辦法必須是後端配合或者是純後端解決,咱們前端搞不了。
jsonp須要先後端配合,後端返回jsonp格式的數據,咱們前端根據商量好的函數名,來取
反射代理,徹底由後端作
cors,徹底由後端作,咱們瀏覽器開放了權限,但也不是咱們前端左右的
-----因此,不要再問咱們前端跨域怎麼解決了,沒有意義!!!!!-----nginx
cors跨域特殊說明面試
簡單請求與複雜請求spring
說的cors跨域,還要作特殊說明:json
CORS能夠分紅兩種:簡單請求、複雜請求後端
一個簡單的請求大體以下:
HTTP方法是下列之一
HEAD
GET
POST
HTTP頭信息不超出如下幾種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但僅能是下列之一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multipart/form-data text/plain
任何一個不知足上述要求的請求,即被認爲是複雜請求。
區別
複雜請求表面上看起來和簡單請求使用上差很少,但實際上瀏覽器發送了不止一個請求。其中最早發送的是一種"預請求",我也叫它爲探路,此時做爲服務端,也須要返回"預迴應"做爲響應。預請求其實是對服務端的一種權限請求,只有當預請求成功返回,實際請求才開始執行。
因此看到複雜cors請求的時候都會看到兩次請求,一次爲opton,一次爲真正的請求
nodejs作後端跨域設置例子
以上是以java爲例子,全部的後端語言均可以設置這個,下邊就拿node爲例子【koa2框架】
const Koa=require ('koa'); const app=new Koa();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tx.response.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指定容許某域名訪問:‘localhost:8080等等’ ctx.response.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指定容許某方法訪問:‘get、post等等’ ctx.response.s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origin, content-type,token");//服務器支持的全部頭信息字段.服務端一般是根據請求頭(headers)中的 Content-Type 字段來獲知請求中的消息主體是用何種方式編碼,再對主體進行解析 if (ctx.request.method == "OPTIONS") { ctx.response.status = 200 }else{ await next(); } });
原生node
let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 { response.writeHead(200,{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能夠解決跨域的請求 response.write("Hello World\n"); response.end(); }).listen(8082);
參考有: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4/cors.html
http://www.poorren.com/cross-origin-resource-sharing-simple-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