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聽到或看到老俞的東西,都能爲之一震,不是由於它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而是真的可以觸人心旋.....
咱們面臨一個變革的時代。我有一個比喻,原本你想娶一個女人好好過一生,結果娶回家被窩尚未熱,這個女人可能就被別人搶走了。在這個時代,任何控制和權威都失去了意義。權威和控制權被消減實際上是件特別好的事情,由於在權威和控制的社會裏,創新和發展是扯淡。我喜歡微信,不是由於它好用,而是它消減了移動、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讓它們失去壟斷市場,讓中國人民一年省下接近千億費用。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的英雄主義從新來臨,任何一個我的英雄都有可能出頭露面。原來無論你多麼英雄,都要權威點頭才能露出水面;今天任何人只要有才能,都能找到露面的機會。這五年來,創新和創業人士的不斷涌現,是社會更加寬容和靈活的一個顯現。移動和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整個社會對創新能力的寬容,對創新能力的支持,讓你們有了發現本身的機會,這是特別讓人欣慰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時代,生生死死變成了常態,這個時代經濟會不斷髮展,我的成功會不斷涌現,可是我的失敗也會加快步伐。有太多人可能冒出來,他們比你更厲害,有太多人比你更加知道如何應用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面對這樣的時代,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辦法集中本身全部資源,靈活變革,才能繼續保持江湖地位;另外一種人一籌莫展,則必須隨時作好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準備。
寧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死在成功的基因裏
失敗,不是由於你作出了錯誤的商業決策。今天,無論你作出多麼正確的商業政策,都有可能死掉。由於你計劃變革的基因不在原來成功的基因裏。原來新東方成功靠我的努力、我的講課能力、我的辛辛苦苦勤奮的能力,可是今天這種能力無法跟互聯網、移動技術相結合。將來想讓新東方更加成功,就必須更換我本人的基因,同時更換整個新東方發展基因。原來成功的基因面對新的時代已經再也不是新的成功的保障,甚至變成障礙,更換基因這個坎過不去,基本上就要死。
諾基亞是先例,觸屏技術是諾基亞第一個發現的,比蘋果早不少,但爲何智能手機沒從諾基亞出來?由於這與原來的團隊基因相抵抗,當整個團隊熟悉原有運做系統,而且能夠靠原來那一套拿着不少錢過得很舒服時,你讓他們改變很是難。
改變有兩點:第一,讓人從新動腦子。動腦子不是想吃什麼飯,穿什麼衣,而是變革本身和變革本身作的事情,新的作法,革本身的命,試問,有多少人在從新動腦子?人的慣性思惟很是嚴重的。第二,就算意識到從新動腦子後,行爲上能不能改變?這也不太容易。舉個例子,我有一個下屬很是能幹,可是說話老是傷人,我不斷跟他談,他也真動腦子想了,之後絕對不傷人,每次傷人自抽耳光,可是行爲慣性常常控制不了,臉都快打青了還改不過來。就算我的行爲能改過來,當你還有一個團隊時,你能不能把團隊思惟改過來,這依然是件難事。總體的改革必須靠絕大多數人接受纔可以成功。
個人親身體會:一是改變本身慣性思惟很是難;二是意識到不得不變後,行爲沒有跟上思想變,思想往右,行爲往左;三是若是咱們的思想和行爲一致了,怎麼動員團隊跟咱們一塊兒走?這個過程當中,你可能失去了不少機會,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過去。諾基亞就是這樣被超過去的,蘋果未來也會這樣。蘇寧電器也在面對這個挑戰,因此張近東下決心必定要改,蘇寧易購不賺錢,改多是死路,但不改也必定是死路。因此我如今作好了準備,寧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肯死在原來成功的基因裏。
前天,新東方在人民大會堂召開20週年慶典。全部人在慶祝感慨新東方二十年不容易時,只有我一我的陷入焦慮和痛苦之中,由於我知道將來二十年新東方很差走,過去的成功跟將來的成功沒有任何關係。因此當天晚上,我就把新東方150個重要管理幹部拉到北京郊區,封閉思考,討論將來二十年發展步驟,重建新的商業模式。
到昨天爲止,百度、阿里、騰訊所有上了教育平臺,三家公司創始人都是個人朋友,卻豪不猶豫地衝進了個人領域,他們很不地道也不和我商量一下,我歷來不對朋友作這樣的事情,但這就是商業。只要看到有機會就去搶,偏偏在搶的過程當中新的模式出來了,在你死我活中間這個社會就進步了。因此我不反對這個東西。
下一步我也去搶。新東方培訓教育究竟是面授教育仍是線上教育?地面體驗仍是線上便捷,將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我和個人團隊必須認真思考。方向稍微一錯幾個億就下去了,回都回不來。並且我背後有三萬人的團隊,若是我願意走到,那三萬人願意跟我一塊兒去嗎?這可能意味着一半人會失業。社會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不變不行,因此遇到再大的困難也須要不斷改變本身。
這個世界不斷在變,但有些東西你不能變。作一件事時,你必需要考慮是否熱愛這件事。我歷來沒有發現一我的作一件事情就是爲了賺錢,最後還可以作得特別成功的。你作的事情必定要從心底承認,有信念的人面對失敗和挫折時不會太容易放棄。
我給本身賦予兩個使命:第一必須爲中國教育作點事情,這是我一向的使命,我歷來沒有說對中國房地產作點事情,中國不須要再多一個房地產商。我對本身定位很是簡單,這一輩子下來,若是給我下個定論,我惟一的但願是教育工做者,我是一個老師。第二,我深入意識到中國社會變革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是老師不是知識分子,也不是政府官員,這個力量是中國商業的力量。商業背後是一切人類願意接受的原則,不要一想到商業,就想到互相欺詐、互相騙錢,會有這樣的狀況,但更多的是創造價值。只有中國創業家、企業家愈來愈多,中國社會才能真正轉型。像我這樣的人必須爲中國商業發展作點貢獻,讓社會有契約精神,消除特權、平等透明、公平競爭。
我來創業家講課,是由於這裏面的創業者須要各類鼓勵,我不懂商業模式,可是我能夠鼓勵你們熱血沸騰一次,讓你最後丟了錢也挺開心。在這裏我建議你們有幾個心態:
第一,不要怕生生死死,作任何事情只要命不丟就好了,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赤裸裸的,你怕什麼?
第二,缺什麼東西就去要,就像看見喜歡的女孩就去追,追不上是你運氣不夠,可是不追一生後悔。當年,我最不起眼的學生跟我要資源,第一次時,我不回信。可到第五次時,我必須回信,要否則良心過不去。之前我跟政府部門打電話,對方不一樣意我就放棄了,後來我就從這個學生身上學會了,一次不行求兩次、兩次不行求三次,求到第十次,還不行就再請另外一我的來求。這個世界上95%事情,只要有勇氣和膽量,加上死不要臉就能成功。
第三,緊跟時代,不然無論你作的事情多麼牛,多麼好,都有可能失敗。好比開書店頗有理想,但書店都沒有辦法經營下去了,沒有跟上這個時代對於新商業模式和新需求的呼應,跟不上只能退出歷史。我如今最擔憂我跟不上時代,可是我一直在努力,若是哪一天看到新東方死掉了,只要你們記住俞敏洪還活着就行,我還會努力地東山再起。
最後,變革本身,不要期望任何別人,也不能期望任何人,天下歷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能挽救咱們,只有咱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