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plain(),語句分析工具git
MongoDB 3.0以後,explain的返回與使用方法與以前版本有了很大的變化,介於3.0以後的優秀特點和咱們目前所使用給的是3.0.7版本,本文僅針對MongoDB 3.0+的explain進行討論。3.0+的explain有三種模式,分別是:queryPlanner、executionStats、allPlansExecution。現實開發中,經常使用的是executionStats模式,主要分析這種模式。mongodb
給這個person集合建立age鍵的索引:db.person.createIndex({"age":1})數據庫
db.getCollection('person').find({"age":{"$lte":2000}}).explain("executionStats")
{ "queryPlanner" : { "plannerVersion" : 1, "namespace" : "personmap.person", "indexFilterSet" : false, "parsedQuery" : { "age" : { "$lte" : 2000.0 } }, "winningPlan" : { "stage" : "FETCH", "inputStage" : { "stage" : "IXSCAN", "keyPattern" : { "age" : 1.0 }, "indexName" : "age_1", "isMultiKey" : false, "direction" : "forward", "indexBounds" : { "age" : [ "[-1.#INF, 2000.0]" ] } } }, "rejectedPlans" : [] }, "executionStats" : { "executionSuccess" : true, "nReturned" : 2001, "executionTimeMillis" : 143, "totalKeysExamined" : 2001, "totalDocsExamined" : 2001, "executionStages" : { "stage" : "FETCH", "nReturned" : 2001, "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 0, "works" : 2002, "advanced" : 2001, "needTime" : 0, "needFetch" : 0, "saveState" : 16, "restoreState" : 16, "isEOF" : 1, "invalidates" : 0, "docsExamined" : 2001, "alreadyHasObj" : 0, "inputStage" : { "stage" : "IXSCAN", "nReturned" : 2001, "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 0, "works" : 2002, "advanced" : 2001, "needTime" : 0, "needFetch" : 0, "saveState" : 16, "restoreState" : 16, "isEOF" : 1, "invalidates" : 0, "keyPattern" : { "age" : 1.0 }, "indexName" : "age_1", "isMultiKey" : false, "direction" : "forward", "indexBounds" : { "age" : [ "[-1.#INF, 2000.0]" ] }, "keysExamined" : 2001, "dupsTested" : 0, "dupsDropped" : 0, "seenInvalidated" : 0, "matchTested" : 0 } } }, "serverInfo" : { "host" : "qinxiongzhou", "port" : 27017, "version" : "3.0.7", "gitVersion" : "6ce7cbe8c6b899552dadd907604559806aa2e9bd" }, "ok" : 1.0 } db.getCollection('person').find({"age":{"$lte":2000}}).explain("executionStats")
對queryPlanner分析工具
queryPlanner: queryPlanner的返回測試
queryPlanner.namespace:該值返回的是該query所查詢的表優化
queryPlanner.indexFilterSet:針對該query是否有indexfilterspa
queryPlanner.winningPlan:查詢優化器針對該query所返回的最優執行計劃的詳細內容。指針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最優執行計劃的stage,這裏返回是FETCH,能夠理解爲經過返回的index位置去檢索具體的文檔(stage有數個模式,將在後文中進行詳解)。rest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putStage:用來描述子stage,而且爲其父stage提供文檔和索引關鍵字。code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的child stage,此處是IXSCAN,表示進行的是index scanning。
queryPlanner.winningPlan.keyPattern:所掃描的index內容,此處是did:1,status:1,modify_time: -1與scid : 1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Name:winning plan所選用的index。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sMultiKey是不是Multikey,此處返回是false,若是索引創建在array上,此處將是true。
queryPlanner.winningPlan.direction:此query的查詢順序,此處是forward,若是用了.sort({modify_time:-1})將顯示backward。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Bounds:winningplan所掃描的索引範圍,若是沒有制定範圍就是[MaxKey, MinKey],這主要是直接定位到mongodb的chunck中去查找數據,加快數據讀取。
queryPlanner.rejectedPlans:其餘執行計劃(非最優而被查詢優化器reject的)的詳細返回,其中具體信息與winningPlan的返回中意義相同,故不在此贅述。
對executionStats返回逐層分析
第一層,executionTimeMillis
最爲直觀explain返回值是executionTimeMillis值,指的是咱們這條語句的執行時間,這個值固然是但願越少越好。
其中有3個executionTimeMillis,分別是:
executionStats.executionTimeMillis
該query的總體查詢時間。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該查詢根據index去檢索document得到2001條數據的時間。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inputStage.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該查詢掃描2001行index所用時間。
第二層,index與document掃描數與查詢返回條目數
這個主要討論3個返回項,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分別表明該條查詢返回的條目、索引掃描條目、文檔掃描條目。
這些都是直觀地影響到executionTimeMillis,咱們須要掃描的越少速度越快。
對於一個查詢,咱們最理想的狀態是:
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
第三層,stage狀態分析
那麼又是什麼影響到了totalKeysExamined和totalDocsExamined?是stage的類型。類型列舉以下:
COLLSCAN:全表掃描
IXSCAN:索引掃描
FETCH:根據索引去檢索指定document
SHARD_MERGE:將各個分片返回數據進行merge
SORT:代表在內存中進行了排序
LIMIT:使用limit限制返回數
SKIP:使用skip進行跳過
IDHACK:針對_id進行查詢
SHARDING_FILTER:經過mongos對分片數據進行查詢
COUNT:利用db.coll.explain().count()之類進行count運算
COUNTSCAN:count不使用Index進行count時的stage返回
COUNT_SCAN:count使用了Index進行count時的stage返回
SUBPLA:未使用到索引的$or查詢的stage返回
TEXT:使用全文索引進行查詢時候的stage返回
PROJECTION:限定返回字段時候stage的返回
對於普通查詢,我但願看到stage的組合(查詢的時候儘量用上索引):
Fetch+IDHACK
Fetch+ixscan
Limit+(Fetch+ixscan)
PROJECTION+ixscan
SHARDING_FITER+ixscan
COUNT_SCAN
不但願看到包含以下的stage:
COLLSCAN(全表掃描),SORT(使用sort可是無index),不合理的SKIP,SUBPLA(未用到index的$or),COUNTSCAN(不使用index進行count)
2、建索引
1.基礎索引
在字段age 上建立索引,1(升序);-1(降序):
_id 是建立表的時候自動建立的索引,此索引是不可以刪除的。當系統已有大量數據時,建立索引就是個很是耗時的活,咱們能夠在後臺執行,只需指定「backgroud:true」便可。
2.文檔索引
索引能夠任何類型的字段,甚至文檔:
3. 組合索引
跟其它數據庫產品同樣,MongoDB 也是有組合索引的,下面咱們將在addr.city 和addr.state上創建組合索引。當建立組合索引時,字段後面的1 表示升序,-1 表示降序,是用1 仍是用-1 主要是跟排序的時候或指定範圍內查詢 的時候有關的。
4. 惟一索引
只需在ensureIndex 命令中指定」unique:true」便可建立惟一索引。例如,往表t4 中插入2 條記錄:
5.強制使用索引
hint 命令能夠強制使用某個索引。
6.刪除索引
6.查詢索引
三、其餘優化
"$where"和"$exists":這兩個操做符,徹底不能使用索引。
"$ne":一般來講取反的效率比較低。"$ne"查詢可使用索引,但並非頗有效。由於他必須查看全部的索引條目,而不是"$ne"指定的條目,這個時候他就不得不掃描整個索引。
"$not":有時候可以使用索引,可是他一般並不知道要如何使用索引。因此大多數狀況"$not"會退化爲全表掃描。
"$nin":這個操做符老是會全表掃描
MongoDB在一次查詢中只能使用一個索引(至少我如今用的2.6是這樣的),若是你在{"x":1}上有一個索引,在{"y":1}上也有一個索引,在{"x":1,"y":1}上執行查詢時,MongoDB只會使用其中一個索引,而不是兩個一塊兒使用。"$or"是一個例外,"$or"能夠對每一個字句都使用索引,由於"$or"其實是執行兩次查詢而後將結果合併。
一般來講,使用or查詢屢次在合併結果,不如單次查詢的效率高,對於單個字段,應該儘量使用$in。
MongoDB的查詢優化器與其餘數據庫的稍微不一樣。基原本說,若是一個索引可以精確匹配一個查詢,那麼查詢優化器就會使用這個索引,若是不能精確匹配,可能會有幾個索引都適合你的查詢。那MongoDB是怎樣選擇的呢?答:MongoDB的查詢計劃會將多個索引並行的去執行,最先返回100個結果的就是勝者,其餘查詢計劃都會被終止。
這個查詢計劃會被緩衝,接下來的這個查詢都會使用他,下面幾種狀況會從新計劃;
提取較小的子數據集時,索引很是有效(因此纔有了分頁)。也有一些查詢不使用索引會更快。結果集在原集合中所佔的比例越大,查詢效率越慢。由於使用索引須要進行兩次查找:一次查找索引條目,一次根據索引指針去查找相應的文檔。而全表掃描只須要進行一次查詢。在最壞的狀況,使用索引進行查找次數會是全表掃描的兩倍。效率會明顯比全表掃描低。
惋惜並無一個嚴格的規則能夠告訴咱們,若是根據索引大小、文檔大小來判斷何時索引頗有用,通常來講,若是查詢須要返回集合內30%的文檔(或者更多),那就應該測試全表掃描和走索引查詢那個速度比較快。這個數字也會在2%~60%之間進行波動。
這個時候可使用hint({"$natural":true})強制查詢走全表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