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前端技術調研到底應該怎麼作?

因爲某次需求的須要,我進行了一次技術調研,內容是調研前端將 pdf 文件轉爲圖片的解決方案,我接到這個需求的第一時間,立馬打開搜索引擎,翻看了十分鐘後,很快啊得出了一個口頭結論前端

但這確定是不行的,十分鐘就能整明白的事情就不叫技術調研了,也無需技術調研,然而如何擺好一個技術調研的正確姿式,也沒有啥標準模板,讓開發人員寫文檔原本就夠痛了,再加上一個沒有標準的場景,痛上加痛,既然我想作好此次技術調研,就必須解決這個痛點,那就順便把這個問題也調研一下吧vue

網上關於如何作好技術調研的文章也有一些,本文主要是貼合自身,從前端的角度進行解讀react

瞭解需求

首先你確定要足夠了解需求的,而後才能肯定一個技術調研方向git

好比須要你實現一個環繞地球的3D顯示效果,你一看到 3D 立馬就想到 three.js 甚至是 webgl,而後二話不說開始悶頭研究起來,結果研究了兩天後,在開始作需求的時候,發現需求的重點並非那個3D地球,而是環繞地球展現的數據點,實際上這是個可視化展現的需求而不是3D效果需求,echarts 纔是最佳解決方案github

那麼這個過程當中你當然是能夠了解到一些跟 webgl 相關的知識,但畢竟跟需求產生了誤差,對於當前需求來講多是無用功web

因此必定要肯定好要求,準確分析出須要準備的技術點,再進入下一步canvas

固然,不只是技術調研,日常的技術開發也是須要這一步的,即肯定需求的要求而後你才能從技術的角度跟PM討價還價瀏覽器

何時須要技術調研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你得先肯定一件事情須要調研你才能開始調研,若是十分鐘就能徹底肯定的事情就不必大費周折了安全

好比,你新啓動一個項目,在 vue 和 react 中猶豫,不知道到底用哪一個好,若是這個問題放到5年前,你可能確實須要調研一番,但放到當下這個時間點,顯然就不必了,十分鐘足以判斷markdown

爲何5年前須要呢?由於那個時候,不管是 react 仍是 vue,都不夠成熟,特別是 vue 在 2014 年才起步,沒有如今那麼普及,對於當時的前端圈來講,這兩個東西都還算是比較新穎的事務,有經驗的人很少,可蒐集到的資料也沒有那麼全,爲了保證線上的穩定性,就必須先對它們仔細調研一番才能決定是否啓用

有些技術存在的時間已經足夠久了,資料也比較齊全,但也不表明就能拿來就用

大多數前端可能都涉及不到可視化方面的開發,但可能忽然某一天你就接到了一個3D環繞地球的可視化需求,準確分析了需求的意圖後,你去網上搜了下,找到了最火的 echarts,可是從效果上來看,明顯不可能隨便三兩下就能實現的了,可能須要考慮不少問題,例如須要哪些配置?是否須要UI出圖?用的canvas仍是webgl?是否有兼容性上的問題?這些細節性的東西,可能就須要你親自去實踐一番了

當這些細節都已經肯定了以後,你發現還須要在3D地球的周圍加一些飛線之類的東西,或者是須要具有點擊地球上某個點實現地圖放大/縮小的能力,那麼你就還得看下 echarts 是否支持這種功能,若是不支持是否有其餘替代方案等

那麼,綜合上述,須要技術調研的場景包括但不限於如下三個方面:

  1. 新技術,資料較少,社區不完備
  2. 足夠成熟,但不肯定細節實現
  3. 想作 xxx 功能,但不肯定能不能實現

調研方向

現存方案

得益於前端生態的百花齊放,對於同一個問題可能存在不少種解決方案,拋開那些重複的輪子之外,剩下的方案既然可以存在下去就說明它們有存在的理由,必然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都有各自最適合使用的場景

你須要先儘量地羅列出市面上已存的較爲流行的方案,而後再對這些方案進行各方面對比,選出一個最適合你當前需求須要的方案

對於3D環繞地球效果這個需求來講,echarts、three.js、antdv、d三、chart.js 等都是潛在的可選方案,可是你不可能閉着眼睛隨便選一個就好了,要去一一瞭解它們的各自優缺點,找出一個最適合你本身的

固然,有些需求的解決方案可能就惟一的一個,例如前端操做PDF,線上可用的可能就只有 pdf.js 了,其餘的可能都只是玩具,那麼就只須要專一分析這一個便可

對比環節

瞭解了需求,列舉了全部可用方案後,下面就進入最重要的選優環節了,方案對比的方向不要求可以覆蓋全部方面,但最起碼應該覆蓋一些關鍵節點

對比不該當僅是客觀地描述各個解決方案的優劣,更主要的是結合你當前的實際需求,從不一樣的方向上給各個解決方案進行打分,以解釋明白爲何從 A 功能上看,要選 α 方案,而從 B 功能上看,β 方案更好

原理

實現原理基本上決定了具體方案的方方面面,瞭解了原理,才能更好地進行分析

例如 echarts 是 svg/canvas 雙引擎,而 three.js 更多的是基於 webgl,那麼若是想要更好地控制它們,前者要求開發者更熟悉 svg/canvas,然後者可能須要開發者具有必定的 webgl 知識; 例如,pdf.js 是依據pdf文件標準,純js進行二進制文件解析,不依賴特定瀏覽器API/特性實現的

知道了原理以後,對於其優缺點就能有進一步的認知,同時能夠結合本身對於其底層原理相關知識的經驗,得出更多的結論

活躍度

主要從 github star 數代碼更新頻率issue響應速度文檔完整度在線示例官方團隊和社區的規模等方面進行判斷

一個低於 1k star、超過半年沒有更新、issue不多或者響應速度很慢,低於 3 個 contributor、文檔只有幾段話的項目通常而言是沒法用於線上環境的

例如,echarts 由業內知名公司開源,有專門團隊維護、有專門的社區、幾乎天天都有commit,顯然是一個可選方案

生產環境可用性

主要考慮的是,市面上是否已經存在使用這個解決方案的案例了,若是有其餘規模較大的產品線上使用了這個方案,那麼在必定程度上能夠證實,這個方案是能夠放在線上的

好比,對於 echarts 和 antv 來講,市面上使用它們的產品比比皆是,毫無疑問是能夠線上化的方案; 再好比,對於 web在線編輯器來講,ACE 和 CodeMirror 都是很好的開源產品,但從目前使用普遍度來講,CodeMirror 的受歡迎程度更高,羽雀、github都是基於其打造本身的在線編輯器,那麼從這個方面相對來講,CodeMirror 可能比 ACE 更好

若是有內部團隊曾經有過這方面的使用案例,那麼就更須要去溝通一番了,可能他們的使用場景跟你的不同(徹底同樣的話可能就不必重複調研了),但確定有能夠借鑑的地方,瞭解他們的使用場景、使用過程當中遇到的坑、是否有踩坑文檔、是否推薦使用等

功能

技術方案是爲實際業務需求所服務的,選出的技術方案必須可以知足需求所要求的全部功能

對於3D環繞地球效果來講,echarts、three.js 都能實現這個效果,而 antv、chart.js 則沒有直接提供這個選項;而若是你想要可視化是關係數據(樹狀圖、腦圖、流程圖)而且配色更專業協調,那麼antv-G6 可能就是最佳選擇

兼容性

前端必然須要考慮兼容性,好比瀏覽器的最低兼容版本是否涉及pc端/移動端等,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功能,用戶須要能使用你所提供的功能才行

echarts、antv基本上都支持到 IE9,可是 antv 對於移動端有更佳的優化版本,因此若是你是在移動端使用,那麼在其餘主要功能都能知足的前提下,應該優先考慮 antv

性能

能夠從包體積渲染速度方面進行考量

包體積過大,一方面會致使頁面加載速度變慢,其次是太大的體積意味着在通常狀況下其性能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例如,對於移動端gzip以後超過200k,pc端gzip以後超過 500k,均可以認爲是體積有點大了(數字只是憑經驗給出的)

渲染太慢致使頁面空白時間過長或者瀏覽器失去響應,都是很影響用戶體驗的事情,爲了加入一個功能而致使另一個功能效果變差,那麼還不如不加

除了這兩個通用的以外,對於特定的技術方案可能還有特定的衡量指標,好比對於前端pdf轉圖片這個需求,須要衡量的指標應該還有轉換過程須要耗費的時間,若是轉換一個10頁的 pdf須要5s以上,這就太慢了,若是再考慮到這個功能可能會存在幾十乃至是上百頁的pdf文件,那麼顯然用戶是沒法接受的

另外,你能夠親自對關鍵性能指標進行測試,列出詳細的數據,會更有說服力,好比你須要在移動端引入一個可視化庫,那麼你就能夠在移動端分別測試 antv 和 echarts 從加載到渲染完畢所需耗費的時間,得出一個耗時結果

可維護性

主要從工做量學習/維護成本對於業務的侵入度最佳實踐等方面考量

通常狀況下,開箱即用的確定比須要一大堆配置項的要好,沒有額外學習成本的確定比須要專業知識的要好(好比 webgl 就是專業知識),業務侵入度越低越好,若是能有官方/社區的最佳實踐可參考那就最好不過了

缺陷及隱患

關注缺點的優先級高於關注優勢的優先級,優勢再多,也可能由於一個缺點而不能被應用

好比對於 antv,缺少對於3D地球的直接支持,那麼其餘方便作的再好,對於你需求都是於事無補

不過也不是全部缺陷都不能容忍的

好比對於前端pdf轉圖片,pdf.js 直到目前爲止依舊存在不少缺陷,還有一些issue建立幾年了都沒關,但這些問題若是並不影響你需求的實現,而且之後也不太可能涉及到這些,那麼就是沒問題的 你的項目是pc端項目,那麼pdf.js在移動端的縮放、兼容等問題就不是問題;你不可能加載超過100頁的複雜內容pdf,那麼pdf.js處理大文件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你就無需擔憂

就算是可能與你需求相關的問題,若是其在可容忍範圍內,那麼也是能夠接受的

好比pdf.js將原pdf文件轉爲圖片後,清晰度會下降,但若是這並不明顯影響體驗,那麼也是能夠忽略的

其餘

針對具體的技術方案,可能還有其餘一些比較重要的環節,須要具體需求具體對待

調研一個表單組件,你可能須要考慮到其安全性(是否默認防範xss攻擊);調研一個UI庫,你可能須要考慮到到其是否具有跨端能力

產出文檔

基本上上述信息足以支撐起得出一個調研結論了,但這個結論不能只存在於你本身的腦海中,你應當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能夠就按照上面的步驟做爲模板,造成一份調研文檔進行輸出

這份調研文檔應當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1. 需求背景

你的調研文檔可能會被其餘不熟悉你所作需求的人查看,對於一個作業務的技術人員來講,脫離具體業務談技術就是耍流氓,你好不容易調研了一番而後又產出一篇文檔,那麼固然想要更多的人可以看得懂獲得更多的認同

  1. 一句話結論

爲了能快速給出一個定調,做爲詳細內容的「太長不看版」

不是全部人都想先完整地看完全部調研內容而後才獲得一個結論的,你的詳細調研內容都屬於過程,而結論可能纔是不少看你調研文檔的人最早關心的東西,因此你應該提供一句簡短的斷言結論

  1. 現存方案對比記錄

詳細的對比過程是爲了調研結論的細節和說服力,讓別人更加認同你的結論

這個對比記錄的內容主要應當圍繞你當前面臨的實際業務需求展開,除此以外,還能夠描述一些需求可能涉及不到的點,好比你想調研pdf.js在pc端切割pdf文件轉爲圖片的支持狀況,那麼除了這方面以外,你還能夠額外描述一下其在移動端的支持度,給出一個更全面的參考,可能會對其餘查看你調研報告的人產生啓發

固然仍是要注意主次關係,大部份內容應當都是圍繞你所面臨的實際需求,額外的東西應當放在次要位置

  1. 參考文檔連接

做用和現存方案對比記錄差很少,都是你調研結果的支撐論據,也方便其餘參考你報告的人自行去獲取更多的內容

參考文檔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