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出來創業的,都有一顆尋找風投的心,只因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缺錢。微信
有的只是缺幾十萬,有的缺幾百萬,有的缺幾千萬,有的缺幾個億。設計
中國的市場,只要有需求,就有服務,只要有服務,就多了套路。blog
爲了理清這個套,我交了1980的學費,親自經歷走了一趟,以自身經歷,和大夥分享分享這些體驗,哈。資源
這一類是在百度打廣告的,只要你搜個風投,創業,融資之類的關鍵字就出來第一條的。百度
只要你在上面投個計劃書之類的,就有人電話跟進了:im
第一天先是跟你瞭解項目狀況,肯定融資事實。技術
過兩天說你的計劃書經過專業的評審專家多維度的評審後審覈經過,有很大機率能融到資金。d3
接着和你談服務流程,要先交15800的輔導費,一條龍服務後,再幫你對接風投。總結
這麼直白的忽悠,有兩個好處:創業
1:若是你沒錢又防備心強,那就好說好散唄。
2:若是你防備心弱,無論有沒有錢,都盡力忽悠。
人家敢打廣告,就說明必定有腦子不夠用的人,唉~大千世界,總有掉坑的。
網上投發現不靠譜,就會想到手機App。
像我手機就裝了一些第三方服務的App:好比微鏈、緣創派、創投圈之類的。
裏面充滿着各類僞投資人,個個都是投資總監(其實就是個業務員),每天問你要不要融資,要融多少錢。
你忽然發現,我了個去,咋投資人遍地都是,並且人家單純的說了,不收費,只要你發個計劃書。
那就發唄~~~~
隔個2-3天,來消息了,通過XX最專業的評審,你的項目得到了80分,有80%的機率能融到資。
而後,就是一個活動計劃,3天的活動1980,說錢酒店收的,融資成功收1-2%個點。
一開始確定就不鳥了,突然廣州也來個這樣的活動,流程和收費和套路都如此的類似。
通過仔細的思考:
不上套,暫時也沒有其它認識投資人的途徑。
上套,至少還有個但願,說不定順路解鎖一些姿式。
通過左右兩個業務員的熱情服務比較,最終選擇去深圳的一家,體驗一下。
因而,便有了下面3天的經歷內容分享。
活動是在7-9號,6號晚上就過深圳了,在酒店附近的酒店住下了,次日一大早就踩着共享自行車過去了:
發現人仍是挺多的,因而把錢交了(錢不是酒店收的,是公司收的),領了個紅色的牌子,上了四樓。
人不少,來了有近80個企業家,工做人員也不少,穿紅色衣服的小妹,和穿黑色衣服的小弟,加起來估計有30多號人。
給你分享點股權和分成權的案例
接着:告訴大夥,大家須要這套服務
而後:價格很便宜,想要的趕忙上臺。
效果:還不錯
而後這一套知識的價格是:
效果,也不錯,和第一次差很少。
講的內容和前面兩個基本重合,因此內容被忽略了。
效果依舊火爆,也不截圖了。
說晚上會幫咱們梳理BP(商業計劃書)
PS:最後的結果是寫了也沒什麼用,本身帶回家慢慢看。
好吧,這位的確是天使投資人,至少沒有推銷圈子文化,也沒有推銷課程。
還實打實的告訴你他們的投資流程。
通常週期要這麼久,你說你不提早準備這事,真缺錢時來的及麼?
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半,一直在被培訓,而後...
這節課我很喜歡,很是受啓發,特別是《交易將來》的思想。
課講的很不錯,但人家也不是來說課的:是來賣圈子的。
內容和第一節課差很少。
最後也是要賣圈子的:
這節課也不錯,也給我了些許啓發。
內容也講的不錯:
但最後都是同樣的:賣圈子。
結果都是同樣的,反正有一堆人上去,而後有幾個被刷卡了。
每一個人輪流講本身的項目3分鐘,2分鐘大夥提問,而後各自打分。
就是這麼簡單粗爆,很核心的一件事,就這麼1個小時搞完了。
到晚上了,大夥都累了,但仍是有課:
講的很激情,但對我不受用。
最後也是賣圈子:
只是結局太出乎我想象,我覺得大衆被一樣的套路洗了兩天了,一樣的套路,應該不會有人上去了。
結果除了咱們一桌的3我的,剩下全上去了,這也太變態了吧。
連坐我前面的養牛哥,和我隔壁連普通話都講不清楚山西大叔也衝上去了。
所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麼有哲學思想的座佑銘我仍是記得的。
只能過後恭喜,你終於作出了人生有力的一次選擇。
次日又是早上9點到晚上差很少1點。
第三天了。。。
核心一句:好的項目都是策劃和設計出來的。
後面套路都同樣,不上圖了。
下午,終於到各企業家最期待的環節,傳說中的投資人來了。
在聽完一輪十個路演項目後,就開始自由對接環節了,時間大概有3個小時左右(從下午3點-6點):
我一個找了三個,基本上的答覆是這樣的:
第一個:等你實踐了你的想法再聊。
第二個:我不太懂IT,這樣吧,你把計劃書發這個郵箱。
第三個:你的這個的確是剛需,很不錯,能夠加個微信先,下一個。
---聊完後,基本能夠總結,認真和你聊的,基本不是投資人。
---不認真和你聊的,多是投資人,見的項目多,心態已飄。
左下角這哥們,是個剛畢業的學生,作趣學店,在小組PK時同一組的。
如今的90後也是很激情的!!!
左下下角這哥們(半個頭有鬍子的),是一個臺灣人,過來創業的:
一開始我覺得是搞藝術的,結果聊上了後發現是搞中小企業資源對接項目的。
對接會完成後,晚上居然還有一節課,叫神祕嘉賓,偶的神啊~~~
不過人跑的差很少了,只剩下十幾我的在聽,我去坐了一會,從中也受到一個啓發。
不過,人太累又很困,最後和那臺灣的哥們一塊兒回去了。
整體而言:滿滿的套路,滿滿的收穫。
對於我的而言,開濶了視野。
在原來在IT技術評級的方式上,若是我原來的實行方案是:很困難。
那麼,如今受啓發後的方案,就只有:難。
另外參會的同窗們也組了一個微信羣,也能夠認識很多其它創業中的企業家。
中間也能加到幾個真的投資人(投資人都會在現場留下聯繫方式)
另外昨天也收到其中兩家投資機構的電話,不知是否是第二波套路?
拒絕了一個,由於核心都在扯一些什麼要資金第三方擔寶之類的。
另外一個是那天十家投資機構中的一家,昨晚給發了BP。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若是創業的過程就是解決一個或多個問題,那麼,誰能找到那個最優解,誰就比別人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創業還在路上,關注可在Q羣:6177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