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18日,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主辦,中科院智能科學與技術科普聯盟承辦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人工智能專題營」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行,來自北京、甘肅、香港等地共計100名同窗參加了這次活動。學習
這是自2012年舉辦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以來,首個以「人工智能」爲主題的專題營。人工智能
文/北京科技報記者 何從.net
聆聽專家講座 體驗科研成果設計
17日下午,營員們走進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學術報告廳,原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郭傳傑老師爲學生們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來人工智能專題營:你選對了——從IA到AI》。調試
在報告中郭書記首先引用梁啓超的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告訴同窗們,中國的將來須要咱們青年學生來建設,青年學生們纔是我國科技力量的基礎,但願他們能夠投入到科研事業當中,爲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同時鼓勵同窗們敢想,敢作,敢創新!以後結合實際的應用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史。get
同窗們認真記錄,細心聆聽,講座的最後,提問不斷,不只有關於人工智能的問題,還有同窗詢問如何進入中國科學院,郭書記幽默而有趣的回答方式贏得臺下一片掌聲。自動化
講座結束以後,同窗們參觀體驗了包括虹膜識別、類腦認知模型、分子影像、機器魚、機器臂、智能微縮車等20多個科研成果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有衆多同窗前去體驗,同時同窗也不斷地向科研人員進行提問,想要一探究竟。基礎
經過體驗「人工智能+」「腦科學+」等一系列科研成果項目,以及聆聽名師講座等活動內容,學生集中瞭解和感覺了自動化所在類腦智能、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成果,零距離領略了走在國家甚至國際前沿的技術誕生的美妙過程。生辰八字起名字原理
實操無人駕駛技術 感覺人工智能魅力硬件
18日,同窗們深刻學習和體驗無人駕駛技術,並進行了實操和競賽,體驗無人駕駛領域的人工智能魅力。
活動開始,同窗們首先聆聽了人工智能主題報告講座。講座重點介紹了無人駕駛汽車涉及的技術,從類腦智能系統、場景感知、視覺導航、仿生視覺等多個方面講解無人駕駛、自主導航技術的前沿發展。專家還拿出攝像頭、雷達進行演示,讓營員們眼前一亮。
隨後,同窗們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實操和競賽。老師對活動要求進行了簡單介紹,並從軟、硬件等方面進行說明。以後,同窗們開始了縮微智能車的設計與製做。
縮微智能車是按必定比例縮小的具有自主駕駛能力的智能車輛。行駛在縮微交通環境中的縮微智能車保持基本的交通特性,其主要功能與無人駕駛乘用車輛同樣,具有車道保持、超車、避障、交通標誌識別、交通訊號燈識別等功能。
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製做小組靈感迸發,紛紛設計製做了屬於他們的縮微智能車,而且基本實現了正常運轉功能。賽前進行調試時,此起彼伏的馬達聲迴盪在空曠的房間,不管是學習時的精益求精,仍是調試時的一絲不苟,無一不體現着營員們熱愛科研、浸心學術的精神。
競賽要求每支隊伍自主設計智能車,使之在指定場地完成循跡的任務,比勝過程中除啓動小車瞬間或小車脫離賽道狀況外,不得觸碰小車,一切任務均由小車自動完成。
看着凝聚了本身心血的智能車飛馳在賽道上,你們的熱情被點燃,當車終於順利衝過終點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接着第二輛,第三輛……一輛接一輛的小車完成了比賽,現場一次又一次達到高潮。
縮微智能車組裝與競賽活動,融科學性、趣味性和觀賞性爲一體,集合了傳感技術、電子、計算機、機械與汽車等多方面知識。經過活動,營員們不只瞭解了無人駕駛相關技術和調試原理,同時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了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