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我們爲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作者 | Lemon

出品 | 價值前瞻 



《貧窮的本質》

我們爲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大家好,我是 Lemon 。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貧窮的本質》這本書,書的副標題是 「我們爲什麼擺脫不了貧窮」,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是來自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納吉和法國的埃斯特·迪弗洛,他們兩位是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本書深入剖析全球貧困的本質,探究如何逃離「貧窮陷阱」。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書中的精彩內容。

貧窮的現狀

對於很多人來說,貧窮可以說是飢餓的代名詞。2009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全球超過10億人正在捱餓。

有一種強大的直覺告訴我們:窮人買不起足夠的食物,這纔是造成他們效率低下、生活貧困的原因。

來看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一個例子。帕克住在印尼萬隆省的一個小村莊,帕克的父母育有13個還在,帕克的父母生活很拮据。

帕克成家後,爲了生存,帕克一家(他和妻子及三個孩子)不得不做出一些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的妻子前往129公里外的城市,到別人家裏當傭人,可她掙的錢仍不夠養活三個孩子。他們的長子,只有12歲,儘管學習不錯,當也不得不輟學到工地上當學徒。而帕克則是每週從政府領取少量的救濟大米,有時候一週中有四天他每天只吃兩頓飯、剩下的三天每天只吃一頓。

帕克的情況似乎讓他別無選擇,他把自己的問題歸結爲糧食問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缺糧問題。

經濟學理論

經濟學家喜歡用簡單的理論來對貧窮現象進行論述。

有兩條曲線,代表兩種看法,或許可以讓我們對貧窮瞭解更深刻。

一種是S形曲線,這條線一開始很平坦,然後突然升起,之後又變得平坦。由於形狀像字母 「S」, 因此稱之爲 「S形曲線」。圖示如下:

S形曲線和貧窮陷阱

這條S形曲線就是「貧窮陷阱」的來源。對於處於「貧窮陷阱」地帶的人來說,將來的收入低於今天的收入,曲線低於對角線,這意味着,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一地帶的人會變得越來越窮,最終在N點陷入貧窮。

S形關係,似乎與帕克的情形很相似:窮人掙的錢太少,導致他們無法勝任重要工作,但那些可以吃飽飯的人,卻足以勝任細緻的農活。這就產生了一種「貧困陷阱」:窮人變得越來越窮;而富人則變得越來越好。

另一種是反向L形曲線, 許多經濟學家認爲,整個世界常常更加如下圖所描述的情形:

反向L形曲線:不存在貧窮陷阱

上圖表明,世界上不存在「貧窮陷阱」,因爲最窮的人也能掙到比他們原來的收入更多的錢,他們也會越來越富有,直到他們的收入停止增長。

哪種理論符合現實世界呢,雖然書中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但兩位作者從健康、教育、生育情況、抗風險能力、保險、貸款、儲蓄等方面展開了論述,咱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健康陷阱

關於健康引起的貧困,書中分享了一個案例。

在印尼的一個村莊,有一位竹籃編制工的妻子,名叫伊布·艾姆塔特。她的丈夫因眼睛有點兒問題而不再工作。伊布沒有辦法,只好借了 40萬印度尼西亞盾(大概相當於75美元),10萬用於買藥治療,30萬用於恢復期間家庭購買食品。他們每月要爲貸款還 10% 的利息。然而,他們欠下的貸款利息越來越多,後來積累到了 100萬印度尼西亞盾。更糟糕的是,她的一個兒子最近也被診斷患了嚴重哮喘,但她已經拿不出錢來給兒子買藥治病了。

這個家庭似乎掉進了一個典型的「貧窮陷阱」之中:父親的病使他們陷入了貧窮,導致孩子的病沒有錢治,從而耽誤了上學,他的未來也因此可能籠罩在貧窮的陰影下。

健康確實可能產生很多不同的陷阱。例如,由於生活在有害的環境中,工人可能會無法正常工作,兒童可能會因病無法正常上學,孕婦可能會生下不健康的嬰兒。每一種情況都可能使當前的不幸轉化成未來的貧窮。

教育問題

在《價值》一書中,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先生認爲,「教育是永不退出的投資」。

在價值投資領域,這樣的描述,立意、定位都很高。

在研究貧窮的主題時,也提高到了關於教育的問題。在這裏,教育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投資。

在經濟水平越窮的國家/地方,有一種現象就越明顯,概括來說就是「養兒防老」。對於家長來說,教育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投資。他們投資於教育,就像投資於任何其他領域一樣,目的是掙到更多的錢,來增加未來的收入。

既然是投資,就會講究投資回報率,窮人在這方面也不例外。將教育看成一種投資所帶來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做出投資的是家長,而未來獲得收益的是他們的孩子。儘管實際上很多孩子會爲他們的父母帶來投資「回報」,即給他們養老,但也有很多孩子不願意那麼做。另一方面,由於大多數家庭都有很多個小孩,家長們有權支配他們家的哪個孩子去上學,哪個孩子輟學在家打工,也會導致孩子們的巨大差異。

還有一個現實的情況,就是在貧困地區,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區域,教師也經常缺勤,導致教育情況更加惡化,造成的結果是教育的回報更差,人們對教育的信心更低,更多孩子不去上學,惡性循環不斷。

因此,是貧窮導致受教育不夠,從而認知不到教育的重要性;還是認知不夠,導致了貧窮。這些內容,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說得清楚的。

生育情況

有一個現象,經濟越不發達的區域,家庭人口反而越多。在埃塞俄比亞,婦女的總生育率爲每個婦女生育 6.12個孩子。

當今生育率較高的國家更窮,當然,這個事實並不完全是因爲生育率高。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生育率高恰恰是由貧窮引起的,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了高生育率及貧窮。

在本書兩位作者對 18個國家的調查數據中,發現生於大家庭的孩子一般接受的教育較少。

抗風險能力

全球化的興起,也使得全球經濟面臨着諸多的風險。當風險來臨時,窮人也一樣面臨着風險。

事實上,窮人不僅過着風險更大的生活,而且同樣一場災難,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更大的傷害。

更糟糕的是,窮人應付風險的措施極爲有限。當面臨工資或收入下降時,窮人的一個自然反應就是,增加工作量。然而,這並不是一種好的方法,在時局不好時,所有的窮人都想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他們會相互競爭,導致工資或收入水平進一步下降,會加劇惡化。

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窮人很少通過保險來對衝風險。一方面,窮人對保險知之甚少,不敢參與;另一方面,窮人缺少資本來進行保險投入。這導致了,當風險來臨時,窮人都是赤腳上陣,結果可想而知。

貸款給窮人

既然窮人缺少錢,那麼能夠通過貸款給窮人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脫貧呢。

通過調查發現,窮人很少向正規貸款機構借錢。在印度烏代布爾地區的調查中,約 2/3 的窮人都借過錢,其中 23% 是向親戚借的, 18% 是向放債人借的, 37% 是向店主借的,只有 6.4% 是通過某種正規渠道借的。

事實上,從非正規渠道借錢所支付的利息一般都很昂貴,這就導致了窮人支付的利率比富人更高。

那麼,爲什麼貸款給窮人,他們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呢?這也是一個不那麼簡單的經濟學,一個標準的解釋就是,他們違約的概率更高

除了違約概率,還有一個現實的情況,當貸款給窮人時,銀行爲了收回貸款,需要更多的瞭解貸款人的信息,比如借款人是否值得信賴、來自哪裏、所做生意的性質、收回貸款會不會有問題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花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提升利率則可以抵消這些花費。

基於這些情況,正規的渠道反而更不願意借錢給窮人。而小額信貸機構,願意借錢給窮人,也是建立在高額利息的基礎上。

關於存錢

爲什麼窮人不存更多的錢呢?在這一點上,一個常見的反應就是,「窮人怎麼存錢?他們沒有錢啊?」

但這僅僅是一個表面意義:窮人應該存錢,因爲他們同所有人一樣,都有一個現在和將來。如果他們存了一定的錢,當風險來臨時,就會有了緩衝。

有一種觀點認爲,「這本來就是窮人的狀態:耐心不夠、不會未雨綢繆」。

窮人存不下錢,並不一定是因爲完全沒有錢。有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在有些地區,窮人經常捱餓,但爲了某些追求,反而能存下錢,比如存錢購買電視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奢侈)。

這說明,存錢的障礙並非全部來自外部壓力,部分原因還在於人類的心理因素,比如自我控制能力。

逃離貧困陷阱的建議

在書的最後部分,在應對貧窮方面,兩位作者也認爲有些方面的改善可以幫助窮人逃離貧困陷阱,國家、區域或者社區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進行改善:

  • 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相信那些錯誤的事情;

  • 窮人肩負着生活中的多種責任;

  • 一些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消失,或是在這些市場中,窮人處於不利地位;

  • 貧窮的國家不會因爲貧窮或其不堪回首的歷史而註定失敗;

  • 對於人們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最終常變爲自我實現的預言。

小結

一方面,貧窮會導致更嚴重的貧窮;另一方面,成功能帶來更大的成功。當一種情況得到改善時,這種改善本身就會影響人們的信念和行爲,因此,在啓動一個良性循環時,我們不應害怕必要的付出。

堅持不懈,良性循環才能使我們脫離貧困陷阱。

如果你覺得這本書不錯,可以去購買一本,仔細閱讀下。

更多的讀書筆記,可以在公衆號「價值前瞻」後臺回覆 「書單」 獲取。

------- End -------

點右下角「在看」與轉發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價值前瞻

做一個有遠見的人

回覆「書單」,獲取精選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