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開發必不可少,什麼是異步編程
-
因爲javascript語言是一門「單線程」的語言,因此,javascript就像一條流水線,僅僅是一條流水線而已,要麼加工,要麼包裝,不能同時進行多個任務和流程。javascript
-
而做爲前端開發,在面試與工做中相信你們必定被問過或常常須要用到異步編程,那麼什麼是異步編程呢?css
-
一首歌,一篇文章 歡迎你關注公衆號 html
-
首先咱們先區分一下什麼是同步編程,什麼是異步編程。
-
同步編程:咱們都知道代碼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執行的,那麼同步就是須要每個任務都完成之後再去執行下一個任務,執行順序與排列順序是一致的。壞處,只要有一個任務耗時很長,後面任務都必須排隊等着,常見的瀏覽器無響應,死循環。前端
-
異步編程:每個任務有一個或多個回調函數,前一個任務執行完後,不是執行下一個任務,而是執行回調函數,後一個任務是不等前一個任務結束就執行的,因此程序的執行順序與任務的排列順序是不一致的。java
-
簡單的說咱們能夠將異步編程理解爲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的操做。node
-
舉個簡單的例子:es6
-
假設你設置了一個次日 7:00 的鬧鐘,那麼咱們設置完,是一直在等待鬧鐘的提醒,再去作下一件事,仍是去作別的事情,相信你們都不會傻傻的在那等,在編程裏這就異步編程。
異步編程怎麼判斷:是否阻塞 ? 同步阻塞 ,異步不阻塞。
-
那麼常見的異步編程有什麼呢? -
setTimeout -
Ajax -
Promise -
async函數 -
接下來咱們經過代碼看看異步編程是如何執行的
定時器(setTimeOut)
-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操做:點擊按鈕,會打印「我先執行」 接着打印 「執行定時器」。能夠看到雖然時間設置爲0,可是定時器裏的任務並非先被執行
<body>
<button>點擊觸發定時器</button>
<script>
le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btn.onclick = function () {
setTimeout(function () {
alert('執行定時器');
}, 0)
}
console.log('我先執行');
</script>
</body>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Ajax (異步JavaScript 和 XML)
-
首先介紹咱們先一下Ajax。
AJAX =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異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
-
Ajax是一種無需從新加載整個頁面的狀況下,可以更新部分網頁的技術。web
-
接着咱們經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看ajax的強大(爲了方便調用接口咱們直接使用網上連接https://cnodejs.org/api),爲了觀看效果明顯一些會使用點擊事件讓你們看看觸發結果面試
-
Ajax現代瀏覽器均支持XMLHTTPRequest對象,可是IE五、IE6須要兼容,下面就不作兼容處理了ajax
<body>
<button onclick="loadXML()">點擊獲取結果</button>
<div></div>
<script>
function loadXML() {
let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xmlhttp.status == 200) {
console.log(xmlhttp)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innerHTML = JSON.parse(xmlhttp.responseText).data[0].content;
}
}
xmlhttp.open('GET', '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s', true)
xmlhttp.send()
console.log('我先執行了')
}
</script>
</body>
-
能夠看獲得結果依然是先打印了後面的「我先執行了」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Promise對象
-
什麼是promise對象 :
-
從英文翻譯來說就是」承諾「,既然是承諾確定就須要去完成嘛,因此仍是對應了上面說的 ,異步編程能夠理解爲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的操做。
-
promise有三種狀態:
pendding ,fulfilled,rejected
-
pendding:初始狀態,不成功,不失敗, -
fulfilled:操做成功 -
rejected:操做失敗 -
當promise狀態發生改變,就會觸發then()裏的響應函數處理後續步驟;當promise狀態一經改變,不會再變。
-
promise的使用
setTimeout(() => console.log(1), 0); // 異步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2); // 同步
setTimeout(() => {
console.log(4) // 異步優先級低於promise
}, 0)
resolve(3);
console.log(5); // 同步
})
console.log(6) // 同步
p.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異步
})
console.log(7) // 同步
-
上面這一段代碼其實在面試中很常見 -
執行結果是 2 5 6 7 3 1 4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
再講結果以前咱們應該瞭解一下es6的新增的任務隊列 是在事件循環之上的(onclick, setTimeout,Ajax) -
onclick 是瀏覽器內核的 DOM Binding 模塊來處理的,當事件觸發的時候,回調函數會當即添加到任務隊列中。 -
setTimeout 是瀏覽器內核的 timer 模塊進行的延時處理,當時間到達後纔會回調添加到任務隊列中。 -
Ajax 是瀏覽器內核 network 模塊在網絡請求完成以後,將回調添加到任務隊列中。 -
代碼也寫了,結果也看了,可是咱們爲何要用promise呢?
-
常見的回答都是解決回調地獄,其實promise也是用於解決異步編程的,
-
在promise未出現前,咱們的異步編程都是經過純回調解決的
-
舉個例子
// 純回調
function createdAsync(value,success,catch){
if (value){
success()
}else{
catch()
}
}
const success = function (){
console.log('成功')
}
const catch = catch(){
console.log('失敗')
}
createdAsync(value,success,catch)
// promise
const promise = createdAsync(value);
setTimeout(()=>{
promise.then(success,catch);
},1000);
-
能夠看得出 純回調的形式是先指定回調函數,在咱們想要啓動異步任務前就必須指定好成功、失敗的回調函數,並且咱們不能在它完成後在指定回調函數,等他執行完畢已經獲取不到數據了;
-
而 promise是經過執行一個函數,這個函數返回一個promise對象,異步操做是在這個Promise對象內部進行的,也就是Promise構造函數執行時當即調用executor 函數,此時異步任務開始了,可是並不須要指定成功、失敗的回調函數。
-
能夠再在來看看前面的代碼(咱們將代碼寫的簡短一些)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executor執行器函數"); // executor執行器函數
// 異步任務
resolve("異步")
})
p.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console.log("new Promise 以後")
-
打印結果是: 」executor執行器函數「 、」new Promise 以後「 、「異步」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
因此promsie其實不僅是解決回調地獄問題,而說到了回調地獄,其實async函數顯得更加優化。
Async函數
-
什麼是async函數
-
ES2017 標準引入了 async 函數,使得異步操做變得更加方便。
-
async 函數是什麼?一句話,它就是
Generator
函數的語法糖。 -
可是我更加傾向於async函數是Promise語法糖。咱們經過下面的例子看看。
// 以往定義promise的時候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console.log('開始');
resolve('異步');
}).the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async函數
async function fn(){}
console.log(fn()) // Promise{<fulfilled>:undefined}
-
能夠看得出async 的返回值就是一個Promise對象 而且默認返回一個執行結果爲成功的Promise對象,也就是 new Promise() 的語法糖
-
接着咱們看看 async 下的await
// promise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異步');
})
promise.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 async
async function fn(callback) {
const val = await callback;
console.log(val)
}
fn(promise)
}
-
能夠看得出await 就是then的語法糖
-
接着咱們看看這個語法糖爲咱們解決了什麼問題
// promise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1);
}).then(value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value + 1)
})
});
}).then(value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value + 1)
})
});
}).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1)
})
console.log('我先')
// ascyn
async function fn() {
const one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1)
})
const two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one + 1)
})
console.log(two);
console.log('我先')
}
fn()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
能夠看得出 promise的執行會 先打印出 「我先」,而asyn函數 會將異步執行完畢再進行下面的操做,因此async函數不只實現了異步編程,而且在代碼的上來講執行順序與排列順序是一致的。
-
文中說的內容偏入門級別,也是結合本身所學以及理解。
-
最後想說的是隨着前端開發的不斷髮展,前端開發人員掌握的技術已經再也不是以前的html+css了(俗稱的切圖仔),而且前端開發人員須要掌握的技術不亞於後端了,甚至須要掌握一些後端知識
-
本文使用mdnice排版
-
往期推薦閱讀:
-
-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前端巔峯(Java-Script-)。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