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html
http://ued.taobao.org/blog/2009/12/the-practice-guidelines-of-interaction-design-clear-operational-entrance-of-effectivity/瀏覽器
「操做入口明確」,就是指產品的任何一個功能都要有明確、合理的入口。「操做入口」,指的是產品內部不一樣模塊之間的轉接元素,例如在Web產品中,按鈕控件、輸入框、文字鏈等都屬於操做入口;「明確」指的是入口的視覺感是清晰的、可識別的;「合理」是指入口的出現是符合用戶操做邏輯的,適時的。架構
之因此要提出「操做入口明確」,是由於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當中,每每遵循的是可分析的行爲邏輯。對於產品自己而言,必須有相對應的操做提示來引導用戶最有效地獲取信息,還原爲實現層面就是明確、合理的操做入口。若是說首頁是整個網站的門戶,那麼操做入口就是鏈接各個子頁面的樞紐。設計師的終極目的, 就是經過對這些樞紐的優化讓用戶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期內完成本身的預期任務。ide
對於基於WEB的電子商務而言,核心價值是信息資源,而可否將這些海量數據合理地推送給用戶,則是產品生存的關鍵。操做入口的設計,甚至能夠看作 「經過對引導方式的優化間接達到對信息資源的歸類」——這很像圖書館中的書類標籤管理,用戶能夠根據不一樣的類目標籤找到本身想看的書。失敗的操做入口所帶來的後果每每是災難性的,功能失效、位置隱蔽、信息干擾……都會給用戶帶來嚴重的挫敗感,使其絕望地湮沒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因此,明確合理的操做入口設計,是對產品「有效性」的保障,更是對用戶體驗的尊重。佈局
那麼,在具體的設計中如何作到「操做入口明確」呢?優化
星爺《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精彩片斷,一聲「美女」換來諸多牛鬼蛇神的壯觀回眸和秋香MM的驚鴻一瞥——「美女這東西是要須要比較地」。WEB產品也 同樣,尤爲是海量信息的電子商務網站,由信息架構衍生出的各種功能入口至關複雜,部署在頁面的各個角落,一不留心就被疏漏。一般有兩種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一是增長入口數量,即「廣撒網」,一樣的功能入口有多個,以此增長功能模塊的使用率,不過這種方法存在較大隱患,後面會詳細分析;二是「強化重點,弱化周邊」,即在視覺上將入口模塊凸顯出來,採用精妙的佈局,並適當弱化周邊的信息展現,加大兩者的權重對比,客觀上增長用戶識別的準確性。網站
例如地球人最熟悉的Google首頁:ui
www.google.comgoogle
濃郁藝術氣息的LOGO做爲惟一的色彩元素有效地抓住了瀏覽者的視覺中心,輸入欄和Button做爲功能核心佔據了頁面的心臟位置,這種組合讓用戶 經過第一視覺便可以準確理解頁面所表達的信息邏輯——「輸入關鍵詞」+「點擊按鈕」=「Everything you want」。spa
再看一個反例,如圖:
面對這樣一個下載頁面,面對這樣一個搶眼的大Button(標記②),相信即便是電信用戶,也會很大方地支持下網通……可是,點擊以後彈出的倒是下載遨遊瀏覽器的窗口,崩潰之餘再仔細查看,終於發如今華麗的廣告位旁邊蜷縮着一個毫無特點的「馬上下載」(標記 ①)——剎那間,無數用戶被這種飽含「讓賢」哲理的設計深深震撼了!
上面提到,增長入口數量雖然在必定程度上有助於提升功能模塊的使用率,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入口信息不明確。由於「入口」等同於用戶的「選擇」, 入口越多,選擇越多,「過多的選擇等於沒有選擇」,這勢必會形成用戶使用產品時的疑惑:這幾個連接和按鈕好像都同樣啊,該選哪一個呢?因此,要根據頁面自己 的信息量嚴格控制同功能入口的數量,保證有效的識別性,讓用戶迅速找到正確的入口。
此次用咱們可愛的兄弟產品「支付寶」爲例,看看改版先後的細節變化:
改版前
改版後
經過對比,咱們能夠發現,管理頁面中部分相同功能的入口出現了多個,對於新手用戶來講,極可能形成沒必要要的困惑;而在新版本中,每一個功能模塊只有一個入口,明晰簡潔。
另外,對於入口元素自己而言,須要經過適合的展示形式來提示用戶此入口的功能屬性。例如,一個標準的按鈕控件,用戶會知 道「能夠點擊」,但點擊後會發生什麼交互行爲,須要經過其餘視覺元素進行信息提示(如按鈕上的文字或者具備標識性的ICON),告訴用戶當前的狀況和可行的操做方案,這點有些相似生活中的「指示設計」。
下圖是eBay首頁的註冊區,經過按鈕文字和輔助文本信息,新手用戶也可以很清楚地瞭解眼前這兩個Button表明的意義。
交互設計離開用戶研究即是閉門造車,在設計產品操做入口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不一樣用戶的需求。用戶劃分維度不少, 《About Face3.0》中根據與產品的相關度將其分爲「新手」、「中間用戶」和「專家」。這三類用戶對產品的瞭解程度並不一致,操做行爲習慣也截然不同,若再通 過其餘維度將其細分(如「有無目的」、「性別年齡」等),會至關複雜,在對產品進行進一步優化時,應當考慮到操做入口對不一樣用戶的適用性。
「在交互和界面設計中,如何用同一個界面知足新手用戶和專家用戶的需求是長久以來存在的難題之一。雖然大多數中間用戶傾 向於保留在這一類型中,但新手不會永遠是新手。要維持高水平的技術程度很困難,所以專家門也在快速變化。新手的變化更快,新手和專家隨着時間推移都會傾向 於成爲中間用戶。」(《About Face 3.0》第三章),因此針對用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會顯得尤其重要。不過,不管如何劃分用戶人羣,有一點共性是至始至終的——產品操做入口設計的終極目 的是讓用戶迅速有效地完成核心需求。
綜上所述,對於信息龐雜的電子商務網站而言,出色的操做入口設計好似科幻片中的「星際之門」,能讓用戶爲所欲爲地抵達任意空間,享受完美的交互體驗;一樣,失敗的設計也能讓用戶猶如墜入希臘神話中恐怖的克里特島迷宮,鬱悶不可自拔。「操做入口明確」,是全部優秀交互產品的 共性之一,也是每個設計師「想用戶之所想」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