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軌跡分析學習
在下文中,咱們提供了用於根軌跡分析的強大MATLAB命令的簡要描述。讀者可能想知道爲何當強大的MATLAB命令可用時,教師強調學習手工計算。對於給定的一組開環極點和零點,MATLAB當即繪製根軌跡。在極點和零點中進行的任何更改都會當即產生新的根位點,依此類推。
1 + G(s)H(s)= 0spa
用rlocus(GH)命令繪製 。能夠使用[K,p] = rlocfind(GH)命令以交互方式選擇根軌跡上的點(將十字準線放置在適當的位置)。而後MATLAB 在該點產生增益K以及具備該增益的全部極點p。根軌跡能夠在使用sgrid(zeta,wn)命令生成的網格上繪製,該命令容許恆定阻尼比zeta和恆定固有頻率 wn曲線。命令rlocus(GH,K)容許咱們指定用於繪製根軌跡的增益K的範圍。還研究命令[p,K] = rlocus(GH) 和 [p] = rlocus(GH,K) 使用MATLAB在線幫助。code
考慮圖M6.1的框圖中所示的系統。
圖M6.1blog
系統的特徵方程是
1 + G(s)= 0rem
同
如下MATLAB腳本繪製了根軌跡
s = tf('s');G = 1/(s*(s+7)*(s+11));rlocus(G);axis equal;
單擊根軌跡與虛軸的交點將獲得圖M6.2中所示的數據。咱們發現閉環系統對於K <1360 是穩定的; 而且K > 1360 不穩定。
圖M6.2get
>> K = 860; >> step(feedback(K*G,1),5) >> hold; % Current plot held >> K = 1460; >> step(feedback(K*G,1),5)
圖M6.3it
例M6.2class
考慮圖M6.4所示的系統。
圖M6.4select
植物轉移函數G(s)以下給出
clear all; close all; s = tf('s'); G = (s+1)/(s*(0.1*s-1)); rlocus(G); axis equal; sgrid; title('Root locus for (s+1)/s(0.1s-1)'); [K,p]=rlocfind(G)
圖M6.5
selected_point = -2.2204 + 3.0099i K = 1.4494 p = -2.2468 + 3.0734i -2.2468 - 3.0734i
例M6.3
用於具備開環傳遞功能的單位反饋系統
s = tf('s'); G =(s ^ 2-4 * s + 20)/((s + 2)*(s + 4)); rlocus(G); zeta = 0.45; wn = 0;
使用 右鍵單擊 - >屬性 - >限制正確地從新定義根軌跡的軸 。
圖M6.6
點擊根軌跡與zeta = 0.45線的交點給出系統增益K = 0.415,其對應於閉環極點,點擊根軌跡與實軸的交點,給出分離點和該點處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