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liteos瞭解(一)

我來補充一下,從@華仔答案的提供的wiki中看,隨便翻了一下,內核部分和協議棧的接口部分代碼風格徹底不一致。協議棧和相關的代碼應該是直接使用或者修改了uIP (micro IP)的實現,因此總體感受應該是一個比較成(ping)熟(cou)的產品,如今你們都在作物聯網的東西,關鍵是看支持的硬件平臺,華爲的優點在於Hisilicon,能夠實現軟硬件的整合,整合的效果麼,具體還要看後期的推廣了。另外華爲也在推3GPP的物聯網新標準NB M2M,有興趣的同窗能夠關注一下3GPP的TR()。
如今物聯網的大勢還未定,你們都在爭一畝三分地,最後的結果估計也是百花爭鳴,做爲用戶,固然不但願一家獨大。
BTW: uIP (micro IP)的做者Adam Dunkels也在搞IoT OS,寫了不少輕量級的東西



做者:知乎用戶
連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2283/answer/48872923
來源:知乎
著做權歸做者全部。商業轉載請聯繫做者得到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php

 

對於物聯網是下一個、並且也是更大的風口,幾乎沒有人會持反對意見,而除了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些當下的領導者以外,包括三星、華爲、阿里巴巴等錯過了智能手機的頭班車的企業,也都努力趕在物聯網大局既定前發力搶佔地盤。  

其中,離咱們最近的是華爲。5月20號,華爲在北京召開的華爲網絡大會上公開了「敏捷網絡3.0」方案,該方案被稱爲「爲物聯網而生的網絡解決方案」。具體內容則由物聯網操做系統Liteos、敏捷物聯網關、敏捷控制器三部分組成。  git

華爲方面表示,藉助於該方案,可以使企業快速構建一張擁有「無盡量」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實現生產、製造、物流等領域的智能化。除以上的方案,華爲還另外發布了自家的物聯網「1+2+1」戰略:其中第一個「1」是指物聯網平臺,用來集中收集、管理、處理數據後向合做夥伴、行業開放,基於該平臺行業夥伴能夠開發應用;「2」是指華爲的傳統優點,即網絡接入,包括有線接入和無線接入;最後一個「1」是指華爲這次新推出的輕量級物聯網操做系統Liteos。  github

Liteos的系統體積只有10KB,是目前世界上最輕量級的物聯網操做系統,同時它是開源的,華爲但願可以有更多的第三方夥伴採用該系統,在華爲的數據基礎上開發行業應用。  安全

華爲作Liteos,是爲了打造一個物聯網版的Android  物聯網不是趨勢,而是現實。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帶來的經濟附加值將達到1.9萬億美圓。所以,各國目前都針對物聯網制定了不一樣的發展戰略,如「中國製造2025」、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  網絡

而就和三星放棄讓Tizen在手機上取代Android,反將其放在了一些Android還未涉及、未成氣候的領域同樣,華爲作Liteos,也是汲取了以前在手機上「一步晚、步步晚」的教訓,這種但願可以在將來領域中佔據先機的行爲——也意味着,華爲在這塊領域中,是以研發者的身份立足的。  架構

具體來看,物聯網之因此遲遲發展緩慢,主要就是由於行業標準長期處於競爭當中,沒法獲得統一,而目前所謂的物聯網行業標準,實際上是由各類聯盟制定的,如AllSeenAlliance技術聯盟、開放互聯聯盟、工業互聯網聯盟、IEEE學會P2413項目等等,而不少認證標準的衝突與重複,其實都是由於同一聯盟內部的企業成員,每每同時參與多個項目和標準之中所致使的。  ui

整個行業猶如人心渙散,但也充滿機遇,這是華爲的第一個初衷。  另外一方面,物聯網的發展也受限於現有網絡的低下,若是按華爲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鏈接將會接近1000億(現階段僅爲70億),新部署的傳感器速度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到了那個時候,目前的網絡不只難以承擔負載,就連現有的網絡速率和延時狀況,也遠不可以確保遠程精確控制類工業級產品的安全和可靠——這就須要對現有網絡進行升級,而華爲自己,就是5G標準制式的研發者之一,順勢去涉足物聯網,固然也是情理之中。  加密

再者,物聯網的到來,可以很好的串聯起華爲當下的一些業務——移動終端、運營商網絡、芯片、應用等等,這些可以爲華爲提供探索發展新平臺、新產業和新的商業模式的機會,進而抓住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市場。  spa

這些,也正是華爲搶先推出Liteos的緣由。可是,它究竟能不能成呢?  操作系統

LiteOS並不完美,市場之因此有亂象,是由於紛爭正酣。除了各類組織以外,家電廠商、互聯網廠商、運營商,也都有着本身的訴求。  

這其中,不只有蘋果的HomeKit、谷歌的AndroidHome(暫定名)和收購得來的NestLabs,以及微軟的WindowsIoT,包括IBM的智慧城市、英特爾的智能網關、三星的Tizen和SmartThings、華爲的Liteos,以及亞馬遜、阿里巴巴的雲解決方案,都是但願從底層去實現物聯網市場領先地位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推進物聯網標準化的正式完成以前,沒人能預言誰能夠留到最後。

 

 

抽空看了下liteos的wiki.

根據這個wiki的信息來看,liteos的總體看上去仍是很薄弱的,主要就kernel,WPA2.2,uip.

每一個部分憑API描述感受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發現針對物聯網的專用協議說明,固然沒看到源碼前也無法確信。
百度上還能夠搜到一個liteos架構師的PPT,感興趣能夠了解下,另github上有個liteos的repo,可是無代碼。

具體還得看代碼~

10.12更新:
華爲開放了LiteOS的Kernel: HuaweiLiteOS-物聯網
看整個LiteOS的架構和其餘物聯網平臺大同小異,可是其餘的組件代碼並沒釋放出來,不過LiteOS和NB-IoT確定是一對好基友那是跑不離的,華爲會在將來在物聯網鏈接上主推NB-IoT


做者:知乎用戶
連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2283/answer/48582274
來源:知乎
著做權歸做者全部。商業轉載請聯繫做者得到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事實上LiteOS並不是全新事物,同時在業務邏輯上對現有行業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小。還有個關鍵點是,它基於華爲自己的傳感和通信網絡搞得這套系統,只支持華爲海思CPU,並且不承諾保證無縫支持其餘廠商CPU,也不提供相關適配技術支持。
至於雲端的操做,LiteOS並未給出解決方案。聯網這部分只是底層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聯網以後幹什麼的問題——提供這方面的服務纔是更大的痛點。

而實際上能夠無需系統。AbleCloud方面就是在雙密鑰認證加密的狀況下實現聯網,甚至於直接在芯片上「裸奔」協議。除了LiteOS,還有如AbleCloud、機智雲、阿里、京東、慶科也都在作這方面的事。操做系統層面,慶科的micro就是。



做者:一笑泯恩仇
連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2283/answer/118782966
來源:知乎
著做權歸做者全部。商業轉載請聯繫做者得到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