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已死?

一、引用計數算法java

     給對象中添加一個引用技術器,沒當有一個地方引用它時,計數器值就加1;當引用失效時,計數器值就減1;任什麼時候刻計數器值0的對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其實現很簡單,大部分狀況下是一個不錯的算法,可是它很難解決對象之間相互循環引用的問題。如:
算法

    

public class ReferenceCountGC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_1MB = 1024*1024;
    private byte[] bigSize = new bytep[2 * _1MB];
    
    public static void testGC(){
        ReferenceCountGC objA = new ReferenceCountGC();
        ReferenceCountGC objB = new ReferenceCountGC();
        
        objA.instance = objB;
        objB.instance = objA;

        objA = null;
        objB = null;
        //假設在這行發生GC,objA和objB是否能被回收?
        System.gc();

  由於objA和objB互相引用這對方,致使它們的引用計數都不爲0,這樣就沒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 code


二、可達性分析算法對象

   主流的商用語言中,都是經過可達性分析來判斷對象是否存活,其基本思路是經過一系列的稱爲「GC Roots」的對象做爲起始點,從這些節點開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過的路徑稱爲引用鏈(Reference Chain),當一個對象到GC Roots沒有任何引用鏈相連時,則證實此對象是不可用的。隊列

   


    即便在可達性分析算法中不可達的對象,也並不是是「非死不可」的,這個時候他們暫時處於「緩刑」階段,真正宣告一個對象死亡,至少要經歷兩次標記過程:若是對象在進行可達性分析後沒有與GC Roots相鏈接的引用鏈,那它將會被第一次標記而且進行一次篩選,篩選的添加是此對象是否有必要執行finalize()方法。當對象沒有覆蓋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經被虛擬機調用過,虛擬機將這兩種狀況都視爲「沒有必要執行」虛擬機

    若是這個對象唄斷定爲有必要執行finalize方法,那這個對象會放置在一個叫作F-Queue的隊列之中,並在稍後由一個虛擬機自動創建的、低優先級的Finalizer縣城區執行它。稍後GC將對F-Queue中的對象進行第二次小規模的標記,若是對象要在finalize方法中成功拯救本身——只要從新與引用鏈上的任何一個對象創建關聯便可,在第二次標記時它將被移除出「即將回收」的集合;若是對象這時候尚未逃脫,基本上就真的被回收了clas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