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
■國網全面部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智能電網投資進入新時代!3月8日,國網公司召開會議,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加快推動「三型兩網、 世界一流」戰略落地實施。規劃分兩階段,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物聯網將在電網現有的業務基礎上,從全息感知、泛在鏈接、開放共享、融合創新四個方面進行提高,支撐「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發展戰略目標。網絡
■能源互聯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國網工做會議正式提出建設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企業,在堅強智能電網基礎上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共同構成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四層結構,充分應用「大、雲、物、移、智」等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實現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徵的智慧服務系統。目前,國網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4億隻,採集數據日增量超過60TB,覆蓋用戶4.5億戶。預計到2025年接入終端設備將超過10億隻,到2030年將超過20億隻。架構
■泛在電力物聯網帶來豐富的應用場景。在傳統電網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整體上可分爲控制和採集兩大類。控制領域將從當前的星型集中鏈接模式向點到點分佈式鏈接切換,主站系統將逐步下沉,出現更多的本地就近控制和邊緣計算。採集類應用,在採集頻次、內容、雙向互動等各方面均將有較大變化。在新興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將在統一感知、實物ID應用、精準主動搶修、虛擬電廠、智慧能源服務一站式辦理、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爲電網企業和新興業務主體賦能。框架
■實施兩步走戰略,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國網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實現涉電業務線上率達70%,初步建成公司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對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平臺化支撐。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全面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實現涉電業務上線率90%,實現對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全面支撐。運維
■電網智能化投入有望加速。2017年國網智能化投資124億元,其中信息化和通訊分別投資53億和70億,同比分別增7.5%和15%。到2018年末,國網公司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專用通訊網,光纜總長達152.08萬公里,設備52.77萬臺/套,站點8.8萬座,骨幹網帶寬400Gbps,承載各種業務通道40.32萬餘條。考慮到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建設即將展開,咱們預計,將來幾年電網智能化投資金額與佔比有望同時快速提高。分佈式
■三類企業有望受益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大潮。從受益的節奏與體量來看,咱們認爲首先受益的當屬具有泛在電力物聯網總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其次爲在電力信息化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的電力二次設備企業和相關軟件企業;再次爲傳感監測類及相關應用類的企業。大數據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集團信通相關業務17年注入);建議關注岷江水電(國網信通業務擬注入)、金智科技(二次設備+電力信息化)、新聯電子(用電信息採集+230M組網+智慧能源雲平臺)、炬華科技(用能側信息採集)、朗新科技(電力及燃氣營銷與採集系統)、恆華科技(面向電力行業的雲服務平臺)、遠光軟件(國網電商平臺擬注入)等。優化
■風險提示:技術及應用場景變化的風險;國網投資及建設力度低於預期;核心競爭力不及傳統IT企業。雲計算
目錄人工智能
1國網全面部署泛在電力物聯網
2019年3月8日,國網公司召開工做會議,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加快推動「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落地實施。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規劃分兩階段,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
能源互聯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1月,國網工做會議正式提出建設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企業,在堅強智能電網基礎上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共同構成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聯網。同時,國網公司提出了2019年度三大發展任務:
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是落實「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的核心任務。國網提出,要在將來幾年繼續建設運營好以特高壓爲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不斷提高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同時,充分應用充分應用「大、雲、物、移、智」等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
2018年2月,國網公司2018年度信息通訊工做會議就提出了建設國網-電力物聯網SG-eIoT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的技術規劃。SG-eIoT系統在技術上將分爲終端、網絡、平臺、運維、安全等五大致系,打通輸電業務、變電業務、配電業務、用電業務、經營管理等五大業務場景,經過統一的物聯網平臺來接入各業務板塊的智能物聯設備,制訂各種電力終端接入系統的統一信道、數據模型、接入方式,以實現各種終端設備的即插即用。
三重挑戰,加速電網公司業務發輾轉型與泛在電力物聯網推出。當前來看,電網企業正面臨電網形態複雜化、電力市場化倒逼、數字化經濟打造多邊市場等三重挑戰。經過兩網融合建設,實現電力流、數據流貫穿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全過程,泛在電力物聯網成爲電網應用和社會應用的橋樑,平臺成爲電網公司核心競爭力。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框架下,電網常規業務和戰略新興業務都在數據流的支撐下,不斷優化價值流向,經過資源共享共用推進能源生態圈價值共創。
國家電網公司明確,泛在物聯網將在電網現有的業務基礎上,從全息感知、泛在鏈接、開放共享、融合創新四個方面對公司的綜合能力進行提高,進而支撐「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發展戰略目標。
南方電網公司也在積極推進智能技術在電網領域的應用。2018年5月11日,南方電網正式印發的《智能技術在生產技術領域應用路線方案》,對新一代智能技術產業進行了全景式分析,規劃了智能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在南方電網公司生產領域的智能裝備、現場做業、狀態監測、態勢感知和智慧運行五個領域的應用前景。
南方電網公司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技術綜合應用「六個全覆蓋」:1)輸電線路無人機巡視全覆蓋;2)變電站機器人巡視全覆蓋;3)輸變電成熟狀態監測技術應用全覆蓋;4)各種災害監測全覆蓋;5)典型變電站程序化操做全覆蓋;6)典型區域智能配電房全覆蓋。
2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展開,智能化投資有望提速
2.1.泛在電力物聯網基於如今信息技術,分爲四層架構
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充分應用 「大雲物移智」(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訊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備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徵的智慧服務系統。
泛在電力物聯網包括4層應用架構和11個重點方向。從架構上來看,泛在電力物聯網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4層結構。從技術視角看,經過應用層承載對內業務、對外業務7個方向的建設內容,經過感知層、網絡層和平臺層承載數據共享、基礎支撐2個方向的建設內容,技術攻關和安全防禦2個方向的建設內容貫穿各層次。
從2009年研發LTE電力無線專網開始,國網公司就已經開始了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相關領域的探索。目前,已經有11個省市公司建設了必定規模的電力無線專網,接入了22類業務。到2018年末,國網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4億隻,採集數據日增量超過60TB,覆蓋用戶4.5億戶。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規劃,預計到2025年接入終端設備將超過10億隻,到2030年將超過20億隻。
泛在電力物聯網平臺的核心技術與產品涉及6個領域。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內容包括對內業務、對外業務、數據共享、基礎支撐、技術攻關和安全防禦6個方面和11個重點方向。泛在電力物聯網涉及的關鍵核心技術與產品,主要包括如下6個領域:
2.2. 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場景
在傳統電網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整體上可分爲控制和採集兩大類。其中,控制類包含能分佈式配電自動化、用電負荷需求側響應、分佈式能源調控等;採集類主要包括高級計量、智能電網大視頻應用。將來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場景下,控制領域將從當前的星型集中鏈接模式向點到點分佈式鏈接切換,主站系統將逐步下沉,出現更多的本地就近控制和邊緣計算。
而採集類應用,在泛在電力物聯網下在採集頻次、內容、雙向互動等各方面均將有較大變化。
在新興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將在統一感知、實物ID應用、精準主動搶修、虛擬電廠、智慧能源服務一站式辦理、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爲電網企業和新興業務主體賦能。以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爲例,對於能夠應用入口將能效服務共享平臺、省級客戶側用能服務平臺、新能源大數據平臺、車聯網、光伏雲網、智慧能源控制等系統,發揮規模化集聚效應;對外則可爲各種新興業務主體統一提供併網、監控、計量、計費、交易、運維等平臺化共享服務。
2.3. 兩步走戰略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有望加速
兩步走戰略,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國網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支撐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發展。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全面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
國網智能化投入有望加速。2017年國網智能化投資124億元,其中信息化和通訊分別投資53億和70億,同比分別增7.5%和15%。到2018年末,國網公司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專用通訊網,光纜總長達152.08萬公里,設備52.77萬臺/套,站點8.8萬座,骨幹網帶寬400Gbps,承載各種業務通道40.32萬餘條。考慮到泛在電力特聯網全面建設即將展開,咱們預計,將來幾年電網智能化投資金額與佔比有望同時快速提高。
3泛在電力物聯網帶來投資新機遇
泛在電力物聯網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4層結構。感知層設備既包括電力採集類的電錶、互感器、集中器等,也包括電力二次設備涉及的各種終端,在將來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還將包括溫度、溼度、煙霧等非電類感知設備。在網絡剛包括網關、專網、廣域網、數據中心等傳輸層設備。
從國網公司「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見效」的實施策略來看,將來幾年將逐步加大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的投資力度。電類感知層設備在過雲去10多年智能電網建設中已經逐步進行了鋪設,將來網絡層與平臺層的實施可能將成爲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重點。2018年9月,國家電網已經得到6.25MHz頻率增補,目前擁有230MHz頻段的7.25MHz用於電力無線專網建設。
從受益的節奏與體量來看,咱們認爲首先受益的當屬具有泛在電力物聯網總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如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和國電南瑞;其次爲在電力信息化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的電力二次設備企業和相關軟件企業,如許繼電氣、金智科技、新聯電子、恆華科技、朗新科技等;再次爲傳感監測類及相關應用類的企業,如炬華科技、紅相股份、遠光軟件等。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國電南瑞,建議關注岷江水電、金智科技、新聯電子、炬華科技、朗新科技、恆華科技、遠光軟件等。
4風險因素
一、技術及應用場景變化的風險:當前對於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定義及應用尚在摸索中,信息/通信技術的變化或應用環境的變化則可能帶來發展方向的不肯定性;
二、國網投資/建設力度不及預期:特高壓、農網與配網構建的堅強智能電網尚在建設中,其建設進度和投資可能會影響後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投資;
三、核心競爭力不及傳統信息企業:國網打造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平臺建設及場景應用方面將直面網外信息直接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