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務架構:引領數字化轉型的基石

2018年雙11,中國網民釋放出來超過2000億元的購買力,給快遞公司帶來了新的一輪考驗。剛剛從大件快遞切入快遞市場的德邦快遞,卻無驚無險地完成了客戶的託付。信任德邦快遞的店主和買家並不知道,在這戰績背後,德邦快遞投入了每一年5億元的數字化建設成本,並採用了先進的網易雲輕舟微服務平臺來構建本身的智能物流體系。前端

德邦快遞的例子,只是整個中國數字化轉型浪潮中的一朵浪花。然而,敏銳的CIO已經意識到,德邦快遞率先引入的微服務架構,正在成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戰略成功的基石,成爲企業引領行業創新的祕密武器。後端

這種互聯網企業廣泛採用的架構模式,爲何對傳統企業的數字化如此重要?安全

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架構挑戰架構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企業沒法忽視的一項任務。根據IDC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有50%的1000強企業把數字化轉型做爲戰略核心,到2020年全球至少50%的GDP將以數字化的方式實現。從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流程來看,互聯網已經基本完成對前端消費環節的改造,很天然地向供應鏈後端延伸。而2018年嚴峻的經濟形勢給企業發展形成的壓力,又迫使企業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運維

「數字化轉型」是業界習慣的說法,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數字化升級」,有衆多新業態、新服務誕生,有價值鏈重構,而產業核心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如製造業核心還是產品的研發設計能力。因此,數字化的本質,是經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實現企業效率乃至行業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縮減。核心的兩點,是快和準,一是快速應對響應外部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二是從紛繁的業務數據中得到商業洞察,從而作出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決策。作到這兩點,投入的資源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分佈式

高效組織必然須要高效系統架構的支持。具備升級訴求的傳統企業,現有系統每每基於集中式架構建設,對於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而言,這是低效的代名詞。ide

微服務破解數字化轉型痛點
業務放到雲基礎設施上並不等於走上數字化的快車道,若是企業在應用層面沒有作出針對性的不改變,雲的優點可能會被浪費。傳統的單體式架構,牽一髮而動全身,其固有的發佈週期長(創新速度慢)、團隊規模大、溝通和維護成本高等特色,並不會由於基礎設施雲化而自動消失,固然基礎設施雲化會讓應用架構進化的工做更爲輕鬆。微服務

單體架構 VS 微服務架構,圖片來自互聯網工具

在互聯網領域已有多年成熟應用的微服務架構,可以很好地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架構痛點。微服務化的好處,能夠套用「多快好省」來總結。首先,提升可伸縮性,能夠支撐企業服務更多的用戶;其次,多個小團隊開發獨立的服務,提升開發和交付效率,能夠爲企業創新提速;再者,服務間的隔離性,能夠提高系統的可用性;此外,產品能力以服務共享,能夠節約開發資源,經過局部服務的擴展應對峯值,也能夠節約計算資源。測試

事實上,傳統企業曾經有SOA(面向服務架構)的探索,就是但願用一套系統知足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效率,服務更多客戶。傳統SOA推動的不順利,在於其較爲呆板的形式,一是數據彙總於企業服務總線(ESB)的模式過於低效,二是技術實現須要較爲嚴格的標準,這限制了企業的選擇。微服務則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結合服務發現的機制,效率更高,技術選擇也更爲靈活,更有利於團隊能量的爆發。

SOA VS 微服務架構,圖片來自互聯網

固然,成功的微服務也須要解決分佈式架構的種種挑戰,幸運的是,在互聯網領域早已誕生千錘百煉的技術方案。例如,開源的Spring Cloud能夠知足建設微服務基礎設施的基本需求(固然高級功能須要在此基礎上自行解決);針對微服務設計的Kubernetes容器技術,讓微服務的部署和管理可以輕鬆實現,而且Kubernetes和Istio的結合,可讓企業更好地過渡到下一代微服務技術Service Mesh,全部服務經過sidecar代理進行服務通訊,這是一種更安全、更高效、對業務更爲友好的方式;Prometheus、Zipkin及OpenTracing標準的成熟,也爲監控、服務調用跟蹤掃清了障礙。

經典微服務VS Service Mesh,圖片來自@TimYang微博

網易雲輕舟微服務的設計,正是根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展和需求,選擇這些主流的開源技術進行鍼對性的整合與優化,提供完備的微服務解放方案,提供覆蓋微服務應用生命週期的各類能力,讓企業不須要研究複雜的開源組件便可得到先進微服務架構能力來改進核心業務,同時由於輕舟微服務兼容Spring Cloud和Dubbo,企業易於遷移,不會有供應商鎖定的風險。

成熟微服務技術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開頭談到的德邦快遞,其管理層追求的一點是快人一步,微服務架構也確實如其所願,這得益於輕舟微服務的設計。一方面,德邦快遞加速了智慧末端、智慧場站和智慧運力等系統的建設,項目從需求到肩負週期縮短40%,上線部署時間節省80%,支持更好的彈性伸縮適應電商發展速度。其中,自動化測試的實現,既節省了時間,又將系統缺陷消滅於發佈以前,保障了用戶體驗。另外一方面,伴隨着微服務化的業務梳理,該公司也實現了更爲合理的業務數字化,讓數字資產化、精細運營、精準營銷的實現更加順暢。

除了德邦快遞,還有很多的其餘企業已經採用微服務架構來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某金融公司面臨資源利用率低、開發測試周期長、業務需求響應慢等挑戰,採用網易雲輕舟微服務對原有業務進行改造,將單體式應用拆分紅多個微服務,提高開發效率,簡化服務運維複雜度,經過容器雲提升資源利用率、彈性伸縮能力和產品部署效率,並經過測試工具縮短開發測試周期。

來自法國的某全球化妝品零售權威,也有計劃採用微服務架構,將會員、產品、訂單、促銷、支付、搜索、推薦功能都作成微服務,用以應對其全渠道用戶體驗的需求和挑戰。例如,他們但願零售店徹底變成個性化的,這在實體店難以實現,可是在數字化平臺上,他們有可能識別每個顧客的特色,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基於微服務架構構建的業務系統,可以讓他們快速實現這個目標。

實在的好處,刺激着企業思考微服務的價值。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個過程,業務系統的微服務化也不能一蹴而就,先邊緣後核心逐步試水最後全面數字化是正常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微服務架構實踐不只意味着企業技術架構和IT技能的革新,同時也伴隨着企業組織架構和管理思惟的進化,咱們將在後續的文章中專門展開討論,敬請期待。

文章來源: 網易雲社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