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ml
有了圖牀神器 iPic,不論屏幕截圖、仍是複製圖片,均可以自動上傳、保存 Markdown 格式的連接,直接粘貼插入,夠懶人吧?app
使用 Hexo | Heroku 或 WordPress 寫博客、在公衆號發文章、在知乎討論、在豆瓣灌水、在論壇發帖、跨境作外貿電商 …工具
iPic 帶給你從未有過的插圖體驗。阿里雲
圖牀工具 iPic 支持多種圖片上傳方式。下面咱們來簡單看下各個上傳方式、以及分別適合在什麼場景下使用。.net
拖動是比較好玩的一種上傳方式。只要將圖片拖到菜單欄的 iPic 圖標上,鬆手後就能夠自動上傳。翻譯
能夠注意到,上傳時菜單欄圖標也會顯示上傳的進度。很簡潔、卻很實用,再也不盲目等待。 3d
使用這種方式,還能夠一次性上傳多張圖片。圖片上傳後的順序,和上傳前選擇的順序一致。code
在 Finder 中使用 服務
上傳也是很高效的方式。只要在圖片上右擊、而後選擇服務中的 使用 iPic 上傳
便可。cdn
除了使用菜單,更高效的方式是使用快捷鍵。只要選中圖片,而後按下 Command + U
快捷鍵,便可自動上傳。htm
若是你以爲默認快捷鍵 Command + U
不方便,也能夠在 系統偏好設置 > 鍵盤 > 快捷鍵 > 服務
中修改 使用 iPic 上傳
對應的快捷鍵。一樣,若是你的 Mac 中安裝了不少程序、菜單中有不少你不須要的服務,也能夠在這裏進行關閉。
使用服務上傳還有其餘便利之處:
**注意:**因爲 macOS 系統更新機制的緣故,新安裝 iPic 後上傳服務可能未出現、或未翻譯,能夠等幾分鐘、甚至幾小時後再試,iPic 上傳服務就會正常顯示;也能夠在 終端 手動更新服務菜單: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pbs -update
iPic 會自動監測剪切板的變化,當複製圖片後,該圖片會出如今 iPic 菜單中 待上傳
區域。若是須要上傳,點擊菜單中該圖片便可。手動上傳比較適合臨時上傳少許圖片。
除了手動點擊菜單,還可使用快捷鍵 Command + Shift + U
上傳。固然,能夠在偏好設置中修改此快捷鍵。
上述示例中主要介紹了圖片文件的上傳。另外,iPic 還支持支持其餘程序中圖片的上傳。例如:
其中,對於圖片格式,常見的 jpg、png、gif 等格式都是支持。
能夠在 iPic 的 偏好設置
中開啓「上傳前壓縮圖片」選項,目前支持壓縮的圖片格式:jpg
、png
、gif
採用有損壓縮,壓縮後肉眼幾乎沒法看出區別,卻可明顯下降圖片尺寸。使用壓縮後的圖片,既能夠節省圖片的存儲空間,還能夠加快圖片加載速度、節省流量。
iPic 上傳後會使用系統通知來提示。若是不喜歡該通知的聲音,可進入 系統偏好設置 > 通知
,在左側列表選擇 iPic
,而後在右側取消「播放通知的聲音」。
圖牀也即你選擇存放圖片的雲服務。能夠在 iPic 的 偏好設置
中添加你的圖牀:
添加後,能夠在 iPic 的菜單中選擇當前使用的圖牀:
目前 iPic 支持下列圖牀:微博圖牀(即默認圖牀)、七牛雲 、又拍雲、阿里雲 OSS 、騰訊雲 COS 、Imgur 、Flickr 、Amazon S3
這裏有個很貼心的功能:切換普通連接、Markdown 格式連接時,若是粘貼板中有上一格式的內容,會轉換後從新保存到粘貼板中。
iPic 會保存最近上傳的 15 張圖片,其中最後上傳的 3 張圖片會出如今一級菜單中,其餘的則在 更多已上傳圖片
中。
點擊已上傳圖片,則會複製該圖片的連接。
固然,能夠在 更多
菜單中清空圖片上傳記錄。
iPic Mover 能夠一鍵將已有 Markdown 文件中全部圖片遷移至新圖牀。批量上傳圖片、圖牀搬家,從未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