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驗收與總結

零. 項目宣傳文案

開頭先說一句,關於可以添加將來的消費的這個問題,咱們弄完了。早上答辯的時候沒注意,以前改過可是又被其餘調整影響了。如今測試都是正常的!!!css

  • 如下僅是宣傳文案,具體使用能夠參照視頻!
  • 原本是動圖的,可是GIF插入到靜態圖裏,要一幀幀的合併,太費時間了.....因此就成了靜態圖

  • 小程序碼
    html

  • 公衆號的二維碼
    前端


一. 迴歸測試

1. 場景測試java

學生A,每個月生活費有2000,月初時花錢大手大腳,到了月底發現無錢可用。並且原本每月想存300塊錢買點東西的想法也泡湯了。
    使用咱們的記帳小程序,在月初就能夠進行規劃。他有2000的生活費,每月想存300,可能還有200想用於這個月的其餘娛樂生活,留給吃飯和買東西的錢只剩1500,那就能夠在計劃中加入1500。設置時間範圍爲一個月以後,程序自動計算這以後的天天他在吃飯上最多能夠用多少錢。
    若是天天的消費超出這個範圍,後續的天數天天可以使用則變少。若是今天的消費少於這個數值,後續天天可以使用則變多。在添加完計劃以後,也能夠在計劃的金錢燃盡圖中看到,本身的剩餘錢數,天天的總金錢使用量是可能是少
    A也能夠經過圖表查看當月計劃的消費狀況,在哪些地方用了多少錢
    另外,學生A由於平時比較懶,不想天天都打開小程序,畢竟只是記個賬,不是要看還剩多少消費。就能夠關聯咱們的公衆號"吃TU神器",在公衆號中,用語音輸入本身的消費,或者打字輸入。

2. 測試矩陣python

  • 本來只有一個數據入庫的功能,根據用戶的輸入計劃,自動進行天天消費金額的計算。咱們這一階段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功能的升級和改進,新增公衆號部分,修改圖表顯示和界面的UIgit

  • 加粗部分,表示新增功能和修改部分
    web

3. 其餘測試數據庫

  • 其餘諸如安全性測試,壓力測試等,由於Alpha階段已經測試過了,這個東西由於基礎服務器在那,也不會產生太多的變化,因此就再也不作新的測試了

二. 發佈說明

1. 本版本的新功能json

  • (1)新增「金錢燃盡圖」,能夠更直觀的看到當前計劃的進度和天天的用錢使用狀況
  • (2)新增公衆號部分,使用」激活碼「關聯公衆號。因爲咱們屬於我的開發,無法使用企業級別的認證,致使權限不夠,不能直接用公衆號關聯小程序(主要仍是沒錢......),因此只能採用激活碼的模式,手動進行二者的關聯
  • (3)新增公衆號關聯數據,用戶在公衆號中,就能夠對消費狀況進行增長。當用戶只是有一筆支出,沒有其餘想看的圖表或是計劃狀況時,沒有必要非得打開小程序,使用公衆號就能夠對消費進行添加,更加方便
  • (4)新增語音功能,用戶能夠在公衆號中,直接經過語音就進行消費狀況的輸入。比起手動輸入更加方便。固然,文字輸入的模式咱們也有提供
  • (5)視頻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919462/?p=4
  • PS:四個視頻合集已所有發佈

2. 軟件對運行環境的要求flask

  • 由於是微信小程序,因此只要有微信就能夠用了。大部分常見的手機型號的兼容性咱們都有調整過,除了像Iphone X這樣,界面實在太長的有點不美觀之外,其餘的都沒什麼大的問題了。
  • 簡單來講就是沒什麼限制,手機端只要你能用微信,就能用咱們的小程序。這也算是小程序的一個好處吧

3. 系統已知的問題和限制

  • (1)更換背景圖問題。前端同窗有考慮過設置背景突變或是相似主題的東西,可讓用戶自由度更高。可是這樣的話,好比用戶本身的圖片就須要入庫,否則沒法調用。如此就須要重寫數據庫,雖然也不是很難,可是考慮到要推翻以前的東西重作,這個功能還要考慮不少用戶的兼容性以及一些限制,實在是划不來,就算了
  • (2)金錢燃盡圖部分,圖表和周圍的顏色不一致。這個問題咱們有嘗試解決過,可是圖表旁邊老是會留有一段空白,尤爲是當左右拖動的時候。這個咱們如今也沒找到問題在哪。因此就仍是讓他變成默認的白色了,至少比單單的一塊白好看點
  • (3)公衆號的語音識別,70和80的識別不能作到很準確。因爲語音庫是網上調用的其餘庫,因此這個咱們也沒有辦法......

4. 軟件的發佈方式以及發佈地址

  • 微信端小程序搜索 「吃土神器」,或者從公衆號相關連接進入
  • 微信端公衆號搜索「吃TU神器」

5. 用戶使用狀況報告


三. 軟件開發

1. 碼雲的開源源碼和項目連接

2. 保證項目可運行的視頻

3. 團隊項目總代碼行數

  • 如下代碼不包括調用的其餘例如修改圖形庫的源碼以後的代碼量,以及一些其餘代碼。後端部分代碼量偏少,由於後端大兄弟是使用Python作的開發,因此比起其餘組來講,咱們的後端代碼量會少不少

4. 項目預估遺留的BUG數

  • 預計還有三到四個限制類的BUG,都是一些小問題。由於咱們公測的時間較短,很難在短期以內得到一個相對豐富的用戶體驗和用戶反饋。
  • 其餘遺留的大的BUG咱們認爲應該沒了吧......

5. 項目總耗時

  • Alpha階段,雖然衝刺了7天,可是咱們實際開發時間達到了將近三週。前端平均天天2-3個小時,後端平均天天1個小時(大佬),寫博客和作視頻等其餘繁瑣的事情就不算在開發時間裏了。因此Alpha階段大概耗時60h
  • Beta階段,團隊大概用了14天(衝刺結束後還改了好幾天的BUG),這個階段開發時間相對少一些,先後端都是平均天天一個小時。可是這個階段由於重作了圖表,致使BUG劇增,還遇到了不少卡頓的問題,找這個問題可能有用了大概10個小時的樣子。因此Beta階段大概耗時40h
  • 綜上,若是單純只看開發和修改時間,大概總耗時在100h左右。固然,除此以外還有寫博客,報告,文檔,視頻編輯之類的,就沒算在裏面了

6. 各個成員的具體貢獻彙總排序


四. 總結

楊晨露:

要說總結之類的東西,能夠說我是這個組裏面寫的最多的了,還好我廢話多,比較能湊字數。要說一開始,我是以爲作軟件,開發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前端仍是後端,能寫代碼的人是最重要的。畢竟代碼是軟件的根本,一架馬車就算是有再好的規劃,沒有車輪都白搭。固然,如今我也認爲開發是最重要,無論我想弄什麼東西,沒人寫代碼我就只能想一想。因此很感謝會各類騷操做的後端大兄弟,以及每天被我說黑的非洲前端小姐姐。
    不過,一個軟件,用戶體驗是真的很是很是重要,這兩天算是真情實感的感覺到了。用戶永遠有一堆需求,固然,其中也不乏不少金牌想法(她說的我都想挖她過來給我當測試了)。可是對於咱們這個學生團隊來說,有很多的需求是咱們無法完成的,這個就很抱歉了。一款軟件,咱們固然也想作的盡善盡美,既然作了,就要作好。可是實在是開發人手有限,就像是改需求,我每次去找他們改需求和方案,都怕他們撂挑子不幹了。原本這就只是個做業,又不是公司裏還能拿獎金和分成,糾結那麼多,最後也拿不到一個好成績,傷身又傷心。人到用時方恨少,尤爲是在調bug。這邊的不少需求是很好沒錯,可是咱們的開發人員,弄不過來。我本身又不能去開發,我也不會,每天讓他們去改,就頗有負擔了......不過還好,終於仍是結束了。
    雖然做業裏是安排衝刺,可是我以爲咱們幾乎天天都像是在衝刺,從團隊做業開始以後,基本天天腦子裏就是記帳小程序,軟件工程。今天開個會,明天開個會,每天在五號樓下蹲着,弄得其餘組的人每天調侃咱們又要開會了。摸着良心說,其實咱們開會,正經在商量軟件的時間最多也就一半吧,大部分時間仍是在閒聊就是了......弄的本身人都開玩笑說開會時間比寫代碼時間都長。(無奈)
    感謝後端大兄弟天天都在改代碼,修BUG,幫前端解決問題。服務器,數據庫之類的也都是靠他弄起來的,順便教了好幾組怎麼連服務器,怎麼運行代碼,怎麼搭環境之類的(其餘組都沒有感謝你,我幫你說)。感謝前端小姐姐從新作了所有UI,還幫我P了圖(雖然第二階段你都懶了)。第二階段對比第一階段,除了一個日曆還在那之外,基本其餘界面都作了所有修改,也增長了幾個界面,並且那個圖表部分,真是......愁死。這個階段原本就比上一個階段短,這個時間裏面弄完這些,我以爲很厲害了(就算這樣,你仍是黑!)
    咳,最後不要臉的感謝一下本身,畢竟天天催他們交感想交感想交感想,催的我頭都大了。(請無視這一段!)
    寫總結,寫文案,排進度,寫博客,各類測試報告,作多了也就那樣吧。雖說不上很輕鬆,可是作多了就熟了,熟了也就相對快了,慢慢就能習慣了。我廢話多,適合寫這種一堆文字的東西,並且我不作的話也就沒人了(無奈),我如今仍是以爲PM就是相似於打雜的,什麼都作,什麼都要作。話說最後那兩個視頻我弄了幾乎一成天,仍是有點麻煩啊,由於音樂要從新剪。

戴志斌:

此次軟件工程學到不少東西,從開始確立項目作的微信小程序,開始需求分析,確立小程序的主要需求是解決在固定金額的狀況下,怎麼合理話費,合理規劃本身天天話費。後來開始學習微信小程序,總體上較爲簡單,就是html,javascripr,css那些東西,可是小程序又限制東西比較多,因此相對web的技術,雖然不少東西較爲簡便,都集成好了,可是作的時候靈活性不夠。考慮到要跟後端交互。後端要求必須是https,先後端直接交互用json,後端採用python的flask框架。。接下來要實現的就是公衆號,這裏面也用flask,跟公衆號傳輸用的是xml格式,再去解析,,文字和語音沒啥區別。可是尷尬的是沒先看好文檔。,每一個人有小程序有個獨立的openid,公衆號有個獨立的openid,,要在公衆號裏面添加小程序的內容,,就須要一個unionid,,一我的在小程序和公衆號的unionid是同樣嗯。。可是從openid獲取unionid這一步須要企業認證。咱們沒有。。最後取巧,,講小程序的openid變成激活碼,須要複製到公衆號那邊進行激活,,實際是將二者綁定在一塊兒。

遊舒婷:

此次項目前先後後也大概一個學期吧。從總體來講接觸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首先,從整個執行過程就和以往的團隊合做不同。要上市發佈的產品整體要求比較高。其實作一個須要發佈的產品,好比是軟件,作出來了就能夠,可是要考驗的是真實的用戶量。對於這個出發點就須要作真正有價值的軟件。因此從開始到結束都在圍繞用戶需求去設計。感覺到的就是不一樣用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開發者須要這些方面進行分析篩選。
    其次,對於團隊來講,每一個成員都須要有貢獻。從真實的開發團隊來看,沒有貢獻的成員是會被辭退的。咱們算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之前是沒有接觸過微信小程序開發的。也算是在某些方面從頭開始,在平臺發佈程序仍是有不少磕磕絆絆的。整體開發過程很團結,仍是要謝謝辛苦的PM。
    最後吧,我的而言,參與真實開發過程和從旁觀看的感受是徹底不同的。用戶會拼命挑刺,接受到反饋以後就須要改動。參與這個過程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雖然過程比較艱辛,可是仍是很知足的。

倪兢飛:

在這兩週的時間內,咱們的團隊結束了Beta階段的衝刺,在Beta階段的衝刺過程當中,我以爲相比於Alpha階段,Beta階段中咱們主要作的就是針對Alpha階段產品的不斷完善,在對各類細節進行不斷的更改,以及增長產品的一些附加功能,在Beta階段咱們爲咱們的微信記帳小程序關聯了一個微信公衆號,經過微信公衆號能夠直接向小程序內添加本身的平常消費信息。很慶幸咱們團隊中的成員們都很是優秀,在Beta衝刺階段的過程當中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雖然我是在Alpha階段結束後剛來到這個團隊,可是很快就融入到了團隊中,每次開會的時候你們都會集思廣益,羣策羣力的去討論、解決出如今Beta階段遇到的問題;在我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咱們的daiker——首席技術執行官,老是輕描淡寫的就把問題解決了。雖然此次衝刺結束了,這門課也要結束了,可是在這門課程中學到的東西遠不止書上的知識,還有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體會與感悟。

姚佳希:

小程序的開發終於進入了尾聲,總的來講,beta階段任務就是「完善不足,嘗試更優」,咱們的小程序能夠跟公衆號相連,直接同步數據,這是其餘組沒有的吧?本身的組仍是得本身誇,fabulous!
    程序開發是咱們以前所沒有接觸過的,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算是在實踐中學習,不少東西不懂因此一直在問問問問問問。天天都會發現新的BUG,這時候我就眼見着舒婷跳下牀拿起電腦,跟代碼死磕。不知道她會不會脫髮?
    關於PM媽媽,天天都在飄來飄去的催進度:「不要拖,趕快作。」關於咱們的「一家之主」戴志斌,他老是能在程序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好的解決,甚至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至於我,默默的測試。
    Anyway,你們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變得更強。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