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普惠金融 簡易報告(定性分析)

目前生意怎麼做


簡介: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爲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羣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羣等弱勢羣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普惠金融的客戶通常有如下特徵:個人信用記錄不完善、缺少相關金融經驗、單筆貸款資金需求量偏小、羣體基數大。

據機構測算,普惠金融市場空間大約在20萬億。銀行因爲政策、組織結構、人員、成本等問題,難以獨吞這個巨大的市場,這爲民間金融機構的進入提供了機會。


貸款流程:



時間花費:

以新客戶爲例(有貸款經歷,但無該機構下的信用記錄),客戶申請之日爲T,直接告知所需要的資料(營業執照、人行徵信報告、銀行流水記錄、資產證明、資產負債表等),客戶需23日準備。當資料收集完畢後,需12日覈對資料的真實性(如房產產權調查、資產負債表、銀行流水的真實性),並利用互聯網爬蟲蒐集相關個人、企業的信息(法院被執行情況、關聯企業狀況、企業經營信息等)。若資料無誤,需12日將資料輸入系統、建立模型,進行分析;若資料有誤,重新收集資料,需34日。若該用戶符合放貸模型,1日審批,確定貸款利率、額度、期限,與客戶溝通可以接受後,之後5個工作日內貸款到賬;若用戶較特殊,不能自動審批,需人工干預,12日審批。

以老客戶爲例(該貸款機構下有信用記錄),發起申請後,客戶需12日更新資料(人行徵信、銀行流水等);機構需12日覈對資料,並輸入系統,貸款審覈;5個工作日發放貸款。

綜上所述,對於一個新客戶,流程最快需要10個工作日,普遍需要15個工作日,若中間出現差錯,甚至需要20個工作日;對於老客戶,流程最快需要7個工作日,普遍需要10個工作日,若出現差錯需要15個工作日。


行業痛點

爲普惠金融客戶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面臨相關挑戰:

1、缺乏關鍵數據導致貸款審覈困難

機構與機構之間信息不共享,導致關鍵數據缺失;信息不互通導致難以相互驗證。

2、客戶經驗不足導致流程花費時間過長、成本偏高

人行徵信查詢、產權調查不夠便利;資料差錯導致重走流程佔用時間;資質不符的客戶難以第一時間發現,產生人力資源浪費。

3、貸款利潤難以覆蓋成本

單筆貸款額度較小,手續費費過高客戶難以承擔;客戶基數大,分佈較散;流程較長,人力成本支出高。


區塊鏈如何應用

1、使用聯盟鏈建立客戶信用信息

支付寶、微信、萬達、京東等線上線下金融機構使用區塊鏈建立客戶檔案。利用區塊的不可篡改性、公開性、可追溯性來確保客戶信息的可靠;利用區塊的信息格式統一,來減少差錯帶來的損耗;聯盟鏈建立,客戶只需要授權即可共享信息,減少經驗不足帶來的時間損耗;避免電子信息->紙質信息->電子信息轉化帶來的浪費。

2、使用智能合約增加約束力、減少轉賬時間長帶來的資金損耗

普惠金融所貸的款,通常是規定用途的貸款,利用智能合約,當客戶支付特定款項時,才能從合約賬戶中提取資金來避免資金濫用,降低風險;客戶從多家機構貸款,有時會因爲疏忽導致還款、付息逾期,造成不良信用記錄,利用智能合約可避免這種大意;資金到賬需要5個工作日左右,其中涉及放款機構內部流程、銀行轉賬流程等,利用區塊鏈可避免這種資金使用低效率,即時到賬。

3、使用區塊鏈增加客戶選擇、降低客戶信貸成本,明確信貸產業鏈上的分工

以太坊白皮書中提到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發佈器,通過「謝林點」協議將數據發佈器去中心化。將此思想運用於普惠金融,來分割金融機構的資金提供與信用評級的角色。作爲評級人,利用客戶數據(匿名)來完成模型構建,給出相應的風險評級、額度、利率;作爲資金方,利用多個評級機構的結論,給出審批結果,並將給予提供25%75%之間值的評級人手續費獎勵。而且單個客戶可以接受多個資金方的資金,完成資產證券化,降低風險。對於評級機構來說,很多機構缺少的就是大量的客戶數據構建自己的模型,因此客戶的鏈上數據能夠加快模型建立,讓產業發展提速。


有什麼挑戰

1、隱私問題:客戶的金融信息涉及隱私,若是上鍊可能被用於違法用途

2、機構間協調問題:大機構掌握着大量信息,與小機構沒有共同利益,不願分享

3、監管問題:信貸行爲屬於金融行爲,有大量合規問題

4、智能合約:目前來說智能合約並沒有法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