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基於信用本質,區塊鏈應用的9大場景

image

本章經過直白的語言來說解技術原理。所涉及的內容包括現實世界的內在驅動力、將來趨勢、應用場景和風險提示等,而且從新思考了「利益」轉移規則的程序化進程、趨勢和風險。html

1

利益,現實世界的內在驅動力

人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咱們每一個人可能都問過本身這個問題。咱們有時候躊躇滿志,有時候又崇尚與世無爭,無憂無慮。但在紛繁複雜的真實世界裏,咱們總會被某個力量牽引着,掙脫不開,欲罷不能。算法

這個力量就是對利益的追求。編程

人對利益的追求源於人的本性。關於利益的名言也是值得咱們學習和思考的。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列寧也說:「幾何公理要是觸犯了人們的利益,那也必定會被推翻的。」霍爾巴赫的話則更加直白:「利益是人類行動的一切動力。」後端

因此,咱們不但不用避談利益,並且最好把利益做爲咱們分析和思考產品開發設計的根本因素。如此一來,再理解人們爲什麼對加密貨幣趨之若鶩就輕鬆多了。安全

2

信用,決定着利益轉移的方向

與他人談起區塊鏈時,不止一次談到「信用」這個話題,每一次我都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一次明確地談信用,起源於一個公司反覆地聲明一件事情,可是除了聲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向公衆代表本身,反而越聲明越被動。因而,我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請儘早把你的信譽區塊鏈化》,其核心觀點是學習區塊鏈的處理方式積累我的或公司的信用。服務器

這裏再次說起這個話題,緣由是我在寫下前面部分的時候,忽然發覺單純地講將來趨勢會如何沒有任何說服力,其中缺乏潛在的源動力。另外,我常常說這樣一段話:網絡

「……比特幣價格××××元(×××美圓)。爲何一個憑空設計出來的加密貨幣會如此受追捧?爲何微軟、IBM等巨頭紛紛進入?爲何嘗試瞭解比特幣的技術人員,都會被深深吸引?它到底有什麼誘人之處?《Node.js區塊鏈開發》正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分佈式

可當時,我還沒想過如何正面回答爲何。今天我發現,在這裏回答應該是最好的時候。post

信用是交易的基礎性能

咱們何時纔會講到「信用」?何時纔會考查他人的「信用」?很顯然,就是準備與他人進行「交易」的時候。能夠說,信用是交易的前提,沒有信用就沒有交易,有了信用纔有可能交易。

經濟社會,就是一個信用社會。若是信用不在,那麼一切都將回歸物物交換,甚至是自給自足的原始社會。由於交易風險太大,人類保護本身利益(求生的本性)和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不知足的本性)的慾望,會促令人們放棄交易。所以,信用對於我的和企業而言同等重要。

信用是積累的過程

信用的創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是深刻思考,安全、公開、可追溯,纔是人類創建信任的基本要素。沒有人一見面就說「我信任你」的,也沒有人遮遮掩掩還能贏得他人信任的,這就是所謂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這裏隱含的意思就是,對於另外一我的的信用,每一個人都會在本身的內心創建一個「區塊鏈」。一旦有交易往來,就會自覺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追溯),並對當下的交易進行風險評估。若是是重大交易,那麼這我的可能還要求助於第三方,經過他人的「區塊鏈」進一步進行認證。

信用的本質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

人們沒有辦法一開始就信任你,是由於彼此「信息不對稱」,沒有足夠信息證實本身不會在你「利益最大化」的過程當中「被犧牲掉」。

「信息不對稱」表如今三個方面:一是,個人信息,你不知道;二是,個人信息,你知道但沒法識別;三是,你知道個人信息,也能夠辨別,可是沒法控制。

一些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他們認爲,信息不對稱形成了市場交易雙方的利益失衡,影響了社會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而且提出了各類解決方法,可是仍然沒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比特幣的出現,讓人們真正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爲何說比特幣會火,人人都以爲它有價值?是由於它可信(至少目前是)!爲何它可信,是由於區塊鏈、加密技術和分佈式網絡的組合,讓交易變得安全、公開、可追溯。

因此,**區塊鏈承載的就是信用,是一個不須要政府、銀行或財團抵押擔保的信用。**若是沒有政府保障,法幣將一文不值。若是沒有區塊鏈,比特幣也將一文不值。這就是區塊鏈的價值所在,也是比特幣和那些真正的加密貨幣會火的根本緣由。

換句話說,純粹編程實現的加密貨幣可讓「利益」按照設定的規則進行轉移(交易),最終的結局是人類紛紛參與其中,讓這個盤子愈來愈大。如今你所看到的比特幣,就是這個結果,社會各界都預測比特幣將死,可結果倒是愈來愈紅火。

3

將來趨勢

比特幣以前,人類歷來都沒法徹底控制「利益」的走向,比特幣以後,人們終於能夠對「利益」轉移進行編程處理,這將給人類的將來帶來無限的可能。這種編程技術就是區塊鏈。

去中心化、分佈式存在以及人類社會的基本形態,是個體交換的基本前提。之因此區塊鏈被提出來,不是由於這項技術有多先進,而是現有的技術過於落後。P2P網絡、加密解密和分佈式存儲等技術的出現,都是人類在某個階段爲解決特定問題而設計出來的,組合在一塊兒成爲區塊鏈技術,開發出各種加密貨幣,更接近於人類的本源。

一切違揹人性的東西都將被顛覆。每個人都不想被限制。把你的命運交到第三方手裏,任由他擺佈,你必不樂意。因此,以服務器爲中心的各種中心化的應用都將逐步走向終結,這僅是時間問題。

那些去中心化的應用,纔是真正符合人性的應用,它們必將佔據主流,搶佔先機。至於,是否是比特幣或其餘的區塊鏈產品根本不重要,只要它能讓你無障礙地進行交換(人類無處不交換,交換信息、金錢、財富等)纔是重點。

比特幣爲咱們進入新世界提供了一個樣板。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只是尚處在初級階段,那些真正被大衆接受的應用還不存在。目前,全部的應用仍然顯得那麼高大上,就像最初的BP機、大哥大或智能手機,只能做爲少部分人的玩具和奢侈品。可是,很快它們會遍及這個世界。

所以,區塊鏈是將來的互聯網,互聯網的將來。

4

應用場景

咱們的目標是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應用,因此瞭解它的應用場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總的來講,這項技術能夠應用在如下幾個方面。

轉帳支付

這個應該是最基本的功能,不少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自己的目標就是實現沒有第三方的直接支付,因此將其應用於轉帳、支付、借貸,都是簡單、輕鬆的事情。特別是當加密貨幣之間能夠直接互相兌換以後,將來或許再也見不到有獨立存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了。

資金結算

區塊鏈自己的結構體系就是一個很好的結算系統,因爲網絡遍及世界各地,跨境支付與結算也是很是容易的事情。當前的銀行結算體系很是複雜,每一個機構都有本身的記帳,結算難度大,週期長。因而有人聯合衆多機構,採起聯盟鏈的方式,引入區塊鏈技術,從而大大下降告終算成本,縮短告終算週期。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將是將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所謂的智能合約,就是「合約智能化」,其主要特色是:合同條款不可篡改,有效性可以獲得保障;合同制定和執行的全過程透明公開,便於監督;合同的執行過程可編程,可以自動執行,不受干預。因此,這將改變將來的契約方式,促使社會變得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身份認證

用戶身份認證與識別是銀行規避反洗錢等違法行爲的必要手段,各國商業銀行爲此不斷投入資源,以增強信用審覈及客戶徵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若是採用區塊鏈技術,則能夠促進金融領域進一步標準化用戶身份數據的存儲,從而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實現信息共享,減小重複審覈過程。

電子商務

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通常都會涉及倉儲、物流、交易和支付,每個環節都須要大量的協做和資金結算。特別在支付環節,目前都是基於有第三方存在的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存在與銀行資金結算慢、容易遭受各種黑客攻擊等問題。使用區塊鏈技術,經過多重簽名,就能夠簡單地拋開第三方,實現用戶與商家的直接支付,大大下降了電子商務網站的運營成本和操做風險,同時也提升了用戶支付的安全性。

版權保護

數字出版盜版猖獗,網絡小說、網絡遊戲、音樂、視頻、圖片等資源在沒有受權的狀況下,被大量免費傳播,與之相關的創做者和運營機構直接蒙受巨大損失,這些問題打擊了優秀做者的創做激情,提升了運營機構的操做成本,阻礙了人類知識的創新發展。經過區塊鏈技術確權數字出版物,能夠更加直接地接受讀者和用戶的付費,並使用智能合約,自動解決許可問題,從而在藝術家和用戶之間創建更加直接的互動關係,爲人類的創做增添新動力。

證券交易

股票等證券交易的結算時間較長,若是引入區塊鏈技術,那麼股票交易日和交割日的時間間隔能夠從1~3天縮減爲10分鐘,從而提升了交易的效率和可控性,同時下降了交易行爲的風險。並且交易方身份、交易量等信息也被實時記錄在區塊鏈上,有利於證券發行者提升決策效率,也有利於監管維護,避免暗箱操做。

貿易金融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或貿易金融業務流程高度依賴人工,包括大量審閱、驗證交易單據及紙質文件的環節,不但人力成本高,各個環節出現失誤的風險也很大,若是使用區塊鏈管理這些流程,則能夠下降人力等成本,提升效率和透明度,下降欺詐風險和人工工做失誤的風險。

物聯網和大數據

物聯網和大數據的主要特色都是分佈式存在,因此一樣很是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經過區塊鏈技術,物聯網、大數據、雲存儲等這類分佈式系統,各個節點高度自治,彼此之間又智能協同,因爲沒有中央控制系統來識別對方,節點將可以獨立自主地與對方進行聯繫,管理軟件更新、軟件錯誤或控制能源消耗,協同能力獲得強化。同時安全性獲得增強,很難引發系統性破壞和數據大範圍丟失。

5

風險提示

讀到這裏,若是你已摩拳擦掌,想要大幹一番,不妨把下面的內容看完,讓我先潑點冷水,以便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

區塊鏈技術仍處在發展階段,充滿了各類神話,也存在着各類騙局,可謂是「天使與魔鬼同在」。有不少小夥伴一開始進來時會被各類誘惑所吸引,其中不乏上當受騙者。這裏就簡單介紹一下將會遇到的風險,權當提醒。

遠離傳銷幣

所謂傳銷幣,第1章中曾提到過,就是把加密貨幣看成核心產品(有的甚至什麼都沒有,就一個空網站),經過傳銷發售的加密貨幣。這類幣不多出如今主流加密貨幣社區,由於一旦出現就會被經驗豐富的幣圈大咖識破。因此,若是有人向你推銷某某幣,並向你承諾誘人的收益時,千萬小心,你遇到的可能就是傳銷幣,如「MMM」。

這類幣的誘惑性之因此很是大,是由於他們也提供了真正的加密貨幣(從上面的分析中應該知道這個並不難)。真正的加密貨幣都是開源的,好比億書還提供了詳細的源碼解析,不少人均可以照貓畫虎作一個。可是,後續技術上沒有任何的改進,只能是死路一條。

遠離空殼幣

所謂的空殼幣,就是把加密貨幣看成核心產品,經過快速衆籌的方式來騙錢的加密貨幣。空殼幣與傳銷幣的本質相同,只不過它是公開衆籌,至於會怎麼樣,就不得而知了。

空殼幣的突出表現就是,從源碼創建到衆籌的時間比較短,各方面信息粗製濫造。天天都有不少的新幣出現,有的創世帖、白皮書幾乎同樣,沒有任何改進。

避免操做風險

上面提到的兩點是新手入行時可能遇到的風險。一旦找到了值得信賴的產品,就會進入操做風險的層面,下面簡單概括一下。

  • 選擇官方錢包

使用其餘人提供的或者從網上下載的錢包,均可能帶有木馬,風險更大。有些錢包在安裝使用的時候,會被殺毒軟件提示和阻止,一般須要用戶手動將其加入白名單。這就更加充滿迷惑性,攜帶木馬病毒的客戶端基本也能矇混過關了。

  • 保護錢包私鑰

私鑰就像你的銀行密碼同樣,不能泄漏或丟失,不然基本沒有辦法找回。另外,加密貨幣的錢包私鑰比密碼更復雜,很長一串字符不易記憶。將其保存在電腦上怕被盜,將其保存在紙上又怕丟失,可是不管如何都要本身保存好,那是本身財產的鑰匙。

  • 作好錢包備份

錢包數據中保存的就是本身的錢,必定要按期備份以避免丟失。特別是在清理電腦或更換系統以前,要確保錢包數據已經備份。

看完上述問題,你們是否以爲很受打擊?怎麼會有這麼多問題呢?這個行業還能待嗎?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你們參考我以前在億書開發者羣裏分享過的文章《天使投資人的騙子論》。

6

參考資料

《請儘早把你的信譽區塊鏈化》:http://chainclub.org/topic/5/請儘早把你的信譽區塊鏈化

《天使投資人的騙子論》:http://8btc.com/thread-32135-1-1.html

《利益,網絡釋義》:http://baike.baidu.com/

《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場景和市場前景》:http://www.tmtpost.com/2430265.html

image

Node.js

區塊鏈開發

區塊鏈

朱志文 著

圍繞區塊鏈、Node.js先後端開發、密碼學、P2P網絡、共識算法等進行全面深刻的講解,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Node.js區塊鏈開發!

機械工業

出版社

image

 華章科技是機械出版社的旗下品牌,出版了「計算機科學叢書」等近30個經典套系,在各個細分領域均處於領導地位,其中《Java編程思想》、《算法導論》、《編譯原理》、《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深刻理解計算機系統》、《深刻理解Java虛擬機》等著做猶如計算機圖書領域的璀璨明珠,長銷不衰!

本文內容節選自《Node.js區塊鏈開發》一書的第2章《區塊鏈,承載人類信用的基石》。

做者:朱志文

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的內容支持和分享。

如下是咱們的社區介紹,歡迎各類合做、交流、學習:)

imag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