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火了,講中醫的專家也多了,老百姓有點糊塗,該聽誰的好呢?看看中醫界的權威科普專家併發
——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健康科普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3d
湖南中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尤昭玲:女人養生重在養血blog
專家檔案:尤昭玲,湖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擅長月經不調、不孕、婦科腫瘤等疑難病的診治。get
接受記者採訪時,尤昭玲幽默地說:「我是一個爲女生而生的女人。」尤教授是著名的婦科中醫專家,不管是健康教育仍是看病救人,都離不開女人。it
尤教授將女人比做花,比做水,只有經常精心打理,才能使花常開不謝;只有經常精心呵護,才能使水晶瑩透澈。基礎
怎麼呵護呢?尤教授認爲,血爲女人之本,女性特殊的生理使其一輩子數傷於血,「有餘與氣不足與血」,守得住一份血,方留得住一份青春。有血病的女性可選擇食用桂圓、荔枝、大棗、赤豆等以補血養血。file
由於腎是女人之根,腎乃藏精之處,施精之所,腎之精氣是維持女性機體陰陽平衡的根源。gc
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養生得會「放羊」方法
專家檔案:王琦,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擅長治療男科疾病。im
「養」字上面是羊字頭,養生就比如你在山上輕鬆地趕着羊,有羊掉隊了,你會順手把它再遇上去,讓整個羊羣達到和諧的狀態。
當你體內的健康天平出現了誤差,身體出現一些局部症狀時,好比口腔潰瘍了,長痘痘了,就好像是羊羣出現了掉隊的羊,你能夠適當調理一下,專家會告訴你吃什麼菜,何時起牀,何時睡覺,幫助你把這隻掉隊的「羊」,趕到羊羣裏去。
老百姓在學養生的時候,每每容易跟風。其實養生並不須要強求本身必定要怎麼吃東西、怎麼生活,只要當你用心靈體味到如放羊般的愉悅和自在時,你纔是真正懂得了養生。
山東中醫藥大學王新陸:別跟天然「對着幹」
專家檔案:王新陸,山東中醫藥大學v名譽校長,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專家,是走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系統講解中醫的第一人。擅長中醫疑難雜症的診治。
「中醫養生最高境界是老子講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王新陸說,簡單地講,也就是要順應四季的規律,別跟天然規律「對着幹」,冬天該凍一凍,夏天該熱一熱。
王新陸教授平時的生活很簡單,並無太多的講究,但他認爲「善不可因其小而不爲,惡不可因其小而爲之」,養生也是一個道理,要「積小善而成大善」,好的健康習慣其實你們都知道,少吃多動、戒菸限酒、心態平和等等,但關鍵是要從「知道」變成「作到」,雖然每一個人所處環境不同,可是在大的健康原則下,徹底能夠本身靈活應用。
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溫長路:憨睡、憨吃、憨樂
專家檔案:溫長路,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和科普分會主任委員。
受聘儀式後,每當記者提問,主持人都會把問題交給溫長路,主持人打趣說,誰讓他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科普分會主任委員呢。
六十多歲的溫長路提及話來聲如洪鐘,激情飛揚。當被問到本身是怎麼養生時,他說,「就六個字,憨睡、憨吃、憨樂。’憨睡’就是我想睡就睡,’憨吃’就是想吃就吃,’憨樂’就是想高興時就要高興。」在字典裏,憨的第一個解釋就是傻的意思,不過這個傻可不是真傻,是誠實,是天真可愛。憨字上面是敢,下面是個心。勇於言心聲,勇於順心意,這纔是真的養生。
溫教授告訴記者,雖然說什麼都吃,可是飲食仍是要掌握方法,記住4321,4分主食,3分蔬菜,2分水果,1分肉蛋,這是聯合國提出的健康的飲食理念。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唐旭東:常練練「回頭望月」
專家簡介:唐旭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擅長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食管與胃的癌前病變。
「我應該是今天11位專家中最年輕的一個。」唐旭東告訴記者,他年輕的時候仍是個運動健將,還曾經專門練過投擲,一邊說一邊給記者示範起了投擲的扭腰動做。
唐旭東坦言,本身在生活中更傾向形體運動的養生。
不少工做繁忙的領導幹部們,常常坐着開會或是看文件,頸椎、腰椎最受累。我在生活中會比較注意一些肢體運動,常常走動走動,作作伸展的健身操等等。
中醫裏有一些廣爲流傳的頸椎運動方法,你們不妨學學,好比左顧右盼、回頭望月、哪吒探海等,都是很容易記的幾個動做,均可以放鬆頸椎和腰椎。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普洱茶牛奶是好搭檔
專家檔案:仝小林,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教授。擅長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內科疑難雜症。
「我天天要喝幾大杯普洱茶」,談到本身的養生保健,仝小林教授說,普洱茶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茶,可是長期喝茶容易帶來一個問題,會致使體內一部分鈣流失,因此,常喝茶的人能夠跟牛奶或酸奶搭配着喝。
仝小林教授多年來一直有喝普洱茶的習慣,由於普洱茶一方面能幫助消化,另外還能夠促進糖代謝和血脂代謝,能夠幫助預防「三高」,清除體內廢物。
仝小林教授認爲,中醫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關鍵是看你是平衡,仍是失衡。若是人處在身心都很平衡的狀態,那就是健康,若是處於一種失衡的狀態,那就是疾病。所以,人要維持健康,在各個方面都要作到儘可能平衡。
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樊正倫:吵架不能吵半截
專家簡介:樊正倫,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擅治療肝膽、心肺、脾胃以及疲勞綜合症等疾患。
「我常跟女士說,若是跟你先生吵架,何時把你氣哭了再走,彆氣半截。」樊正倫說。
生氣的時候肝氣特別旺,一哭,肺氣上來了,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肺氣一通肝氣就調達了,若是氣一半,肝氣沒下來,回頭還得接着吵架不說,還容易得病。因此,吵架時不能氣半截,要吵透。
北京中醫藥大學高學敏:72歲也要天天散步
專家簡介:高學敏,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藥方藥系臨牀中藥室教授,重點學科《臨牀中藥學》學術帶頭人。
「養生之道講得再多,關鍵仍是在於實踐。」接過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教育專家聘書後,高學敏向記者坦言。「我今年72歲了,天天早上起來散步,好從睡眠狀態慢慢清醒,白天神情氣爽;晚飯半小時以後還要走很長時間,這樣爲的是能夠清理體內’垃圾’。現在個人血糖血脂等指標都保持正常,應該也是得益於天天堅持走路。」
(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責編: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