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 URL

IP

網際協議(英語:Internet Protocol,縮寫:IP;也稱互聯網協議)是用於分組交換數據網絡的一種協議。數據庫

IP是在TCP/IP協議族中網絡層的主要協議,任務僅僅是根據源主機和目的主機的地址來傳送數據。爲此目的,IP定義了尋址方法和數據報的封裝結構。通俗點說,IP主要約定了就兩件事,一是如何定位一臺設備,二是如何封裝數據報文來跟其餘設備交流。網絡

第一個架構的主要版本爲IPv4,目前仍然是普遍使用的互聯網協議,儘管世界各地正在積極部署IPv6。架構

IP地址

IP地址,全稱爲互聯網協議地址(英語: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譯爲網際協議地址),是分配給網絡上使用網際協議(英語:Internet Protocol, IP)的設備的數字標籤。常見的IP地址分爲IPv4與IPv6兩大類。分佈式

IP地址是惟一的。當前IPv4技術可能使用的IP地址最多可有4,294,967,296個(即232)。驟看可能以爲很難會用盡,但因爲早期編碼和分配上的問題,使不少區域的編碼實際上被空出或不能使用。加上互聯網的普及,使大部分家庭都至少有一部電腦,連同公司的電腦,以及鏈接網絡的各類設備都消耗大量IPv4地址資源。編碼

隨着互聯網的快速成長,IPv4的42億個地址的分配最終於2011年2月3日用盡[1][2]。相應的科研組織已研究出128位的IPv6,其IP地址數量最高可達3.402823669 × 1038個,屆時每一個人家居中的每件電器,每件對象,甚至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均可以擁有本身的IP地址。orm

域名

網域名稱(英語:Domain Name,簡稱:Domain),簡稱域名、網域,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字符組成的互聯網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域名能夠說是一個IP地址的代稱,目的是爲了便於記憶後者。對象

例如,wikipedia.org是一個域名,和IP地址208.80.152.2相對應。人們能夠直接訪問wikipedia.org來代替IP地址,而後域名系統(DNS)就會將它轉化成便於機器識別的IP地址。這樣,人們只須要記憶wikipedia.org這一串帶有特殊含義的字符,而不須要記憶沒有含義的數字。ip

DNS

域名系統(英語:Domain Name System,縮寫:DNS)是互聯網的一項服務。它做爲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佈式數據庫,可以令人更方便地訪問互聯網。資源

簡而言之,DNS鏈接了IP地址和域名。字符串

URL 的組成

URL全稱是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由如下部分組成:協議+域名或IP+端口號+路徑+查詢字符串+錨點。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