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什麼纔算是公認的評價標準,這裏我也就本身的想法作一個歸總,不只僅是評價別人的UI設計做品,同時也是對本身的UI設計做品的思考與評價。僅供參考,但願對喜歡設計,喜歡UI,重視細節的童鞋有必定的做用.網絡
一套完整的UI設計實際上是比較複雜的,從需求分析到市場定位,從草稿到擬方案,從創意元素的組合到想法沉澱,從設計規範到突破傳統,從紙上到電腦上,從我的到團隊,或者從團隊到我的,從素材收集到素材處理,從0思路到偶然,等等,其實設計一個東西真的真的會碰到太多太多的問題,這麼複雜的過程,作出來的東西,其實別人看到的都只是「表面」,設計者也不會將本身心裏真正的東西暴露出來,所以大多數人不能完徹底全理解一個做品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因此,不要把一個做品的好壞徹底依賴於別人的評價,也不要依賴於自我評價。固然,好壞仍是有一些基本前提的,有了這些前提,做品是好仍是壞,蘿蔔各有所愛罷了。佈局
若是沒有一些前提,只是個半吊子而已了,就算本身怎麼再說本身的風格,其實在別人眼裏是一個小小的笑話,有點倔強的逃避而已。
下面就說下一些我的認爲的小標準,這些都是本身歸納的,不是什麼專家理論或者網絡理論,慎重參考哦,我概括了8點:
1.色彩溫馨度
字體
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就雜七雜八色彩,或者徹底沒有主次之分的簡潔,或者看上去就沒有視覺溫馨度的飽和度或者明暗度不搭調的色彩,我想它已經無法繼續長久看下去了。由於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事物的顏色,纔是形狀。網站
2.文字的主次
spa
任何設計做品都要傳達信息傳達思想,若是一套設計中字體亂啪啪,文字大小和文字粗細,間距行距都沒有一個「主次邏輯」,我很難挖掘到本身想要的信息,不論設計是酷炫複雜的仍是簡潔清爽的,光能展示信息時遠遠不夠的,信息文字的每個細節,都決定了一個設計要傳達的思想主次,記住,你是要引導別人去看,而不是別人引導你去設計。這世上沒有一個真正定死的文字標準,可是最基本的,至少讓別人看清你的文字是寫的什麼吧,因此,文字之間的不一樣色彩,也是能讓文字主次突出的方面設計
3.信息可讀性
orm
有了文字基礎,處理好每一個模塊的佈局,色塊,插圖,背景等方面,會讓你的信息有較強的可讀性。別跟着你的愛好走:我喜歡酷炫,我喜歡簡潔,我喜歡優雅,我喜歡二貨。把設計做品中你最想傳達的信息傳達出去,就算某些信息被別人忽略了,你依然是成功的。若是用戶連看都不想看,連最基本的信息都無法傳達,那做品的任何風格,都只是口頭吹噓。你要定好你的目標用戶,你想吃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全行業?除非,沒有除非了。遊戲
4.UI識別性
get
這一點在圖標上味道很是濃,不論你設計的是扁平化仍是擬物化仍是梵高風格,不必定要3秒看出圖標的意思,也要讓人欣賞這個圖標美感的同時,大概「內心知道」,這個圖標要傳達個什麼。一個網站banner的設計,一個頁面的導航設計,都要考慮到識別性,你想傳達這個圖像的什麼內涵?你這個圖形的意圖是什麼?都是設計者須要考慮的。博客
5.交互性與易用性
上面的工做都作得差很少了,剩下的就是使用了。不管是手機主題仍是網站設計仍是APP仍是遊戲,要讓別人快速上手,能玩,能用,甚至用的簡單,玩的簡單,就算你採用銀河系都沒有的酷炫交互,或者採用地球上已經瀕臨滅絕的土逼設計,達到方便使用的優良品質,你的做品再牛逼到無法看,也有牛逼的地方能看。
6.思想,生活的傳達
做品是什麼樣,通常能從另外一個層面看出一些設計師對生活對工做對感情的態度和狀態,因此別小看一個做品的力量,它可能就是傳達你本身真實心裏的一個媒介,可能你並未發現,可是旁觀者已經發現你了。
因此說,融入生活得設計是比較難的,同時,也是最容易的,你是否把你最粗心最讓人厭倦的一面暴露到設計做品中?是否把你最細緻入微最回味無窮的一面傳達到用戶內心?一張圖就能夠看出(固然這不表明所有啊,某些設計師的做品看幾天你也看不出他是什麼人過着什麼生活的)
7.微小的細節和微小的創意
別說這個東西就是你創造的,由於上帝比你創造的還早。UI設計中一根線,一像素,色彩飽和度的細微差異,一個小漸變,一個字體的選擇,畫布的大小,用筆的粗細,這些小細節,雖然不是人人都能說得出,可是能第一眼「看在內心,感受到骨子裏」,因此就算不說,細節也是能讓任何人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別忽視每個小細節,它說不定就是你成功的堡壘,也是一有機會就讓你失敗的利箭。
細節中,你就能誕生一些微小的創意,小創意創造大創意,沒有細節,何談創意?那就只是紙上談兵,口說無憑。
8.生活中表現手法的引用
一個簡單的視差,一個簡單的墜落,一個簡單的玻璃破碎,一個簡單的樹葉飄落,一張紙簡單的角度擺設,一盆植物簡單的遠近拍攝,這些東西,都能創造你無窮的表現手法,固然,這也是比較難的,能將生活融入設計,是須要積攢的,不是一兩天能體會到的。
若是還想要更多的歸納,那麼。。額,那麼暫時沒有了,由於我如今的水平只能感受到這麼多,還沒法感知到更多,說不定之後能夠感知更多,哈哈。
總結:別開口閉口評價一個設計做品的好壞,做品本不分好壞,它是每一個真實的設計師的心聲,蘿蔔各有所愛。一些基礎的小標準能夠看出這個設計者把這個做品設計得「是好仍是壞」。連一些基礎標準都沒用心去達到的,或許,也不必去評價那個UI設計做品了。由於那個做品,並無想要別人去評價它好壞的意圖。何須呢?
——xizon 做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