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思科)交換機堆疊技術配置嚮導


思科3750/2960交換機堆疊技術配置嚮導

***光纖跳線注意事項***html

光纖線在暗處,能夠經過肉眼看的到光,光纖模塊,必須是多模對多模,單模對單模,網絡

光纖模塊GLC-SX-MMD 表示多模  GLC-LH-SMD 表示單模。ide

若是是兩根光纖線,必須有光的對接到交換機光纖模塊的無光的那個接口,性能

無光的光纖線對接有光的光纖模塊接口,一收一發。測試

思科StackWise技術:

思科StackWise技術能夠爲統一地利用一組交換機的功能提供一種創新的方法。單個交換機能夠智能化地結合到一塊兒,建立一個單一的交換單元,並具備32Gbps的交換堆疊互聯。同一堆疊中的全部交換機共享配置和路由信息,從而建立一個單一的交換單元。用戶能夠在不影響性能的狀況下,從一個正在工做的堆疊中添加或者移除交換機。交換機能夠經過特殊的堆疊互聯電纜,組織成一個單一的邏輯單元,從而建立一條雙向的封閉環路。這條雙向環路能夠充當它所鏈接的全部交換機的交換矩陣。spa

堆疊互聯功能:

利用特殊的堆疊互聯電纜和堆疊軟件,思科StackWise技術最多能夠將9臺單獨的Cisco Catalyst 3750交換機鏈接到一個統一的邏輯單元中。堆疊至關於一個單一的交換單元,由一個從成員交換機中選出的主交換機管理。主交換機能夠自動地建立和升級全部的交換信息和可選的路由表。一個工做中的堆疊能夠在不中斷服務的狀況下,添加新的成員或者移除舊的成員。命令行

在線添加和移除堆疊中的交換機

用戶能夠在不影響堆疊性能的狀況下,在一個工做中的堆疊中添加或者移除交換機。在添加了一個新的交換機之後,主交換機會自動地利用目前正在使用的Cisco IOS軟件鏡像和堆疊配置對該單元進行設置。堆疊將會蒐集包括交換表在內的各類信息,並在得到新地址以後更新MAC地址。網絡管理員不須要對交換機進行任何配置,就能夠直接使用該交換機。一樣,用戶也能夠在不對剩餘交換機產生影響的狀況下,從一個工做中的堆疊中移除交換機。當堆疊發現一系列端口再也不可用時,它將在不影響轉發或者路由的狀況下更新相關信息。3d

物理菊花鏈鏈接

如圖1所示,交換機在物理上經過菊花鏈鏈接在一塊兒。任何一條電纜發生中斷,都將致使堆疊的帶寬下降到它的總容量的一半。次秒級定時機制能夠檢測流量故障,及時地進行故障切換。這種機制能夠在定時機制檢測到電纜上的互動時從新恢復雙路徑傳輸。調試

 

 

圖1 思科StackWise技術富有彈性的佈線方式
orm

六臺3750配置嚮導:

根據貴行需求,要對6臺思科3750交換機進行堆疊配置操做,雖然交換機堆疊的配置至關簡單,這從配置到連線的過程當中,每一步都須要很好的邏輯性,不然會引發一些沒必要要的麻煩,雖然對網絡不會產生影響,但對以後的調試和管理會引發必定的麻煩。

在此,就對貴行3750交換機的配置以及堆疊線纜的鏈接步驟進行詳細的敘述:

咱們對6臺交換機按照上面的例圖1的方式由上往下依次對交換機起名爲:

    C3750-1

  C3750-2

  C3750-3

  C3750-4

  C3750-5

  C3750-6

堆疊配置命令:

第一步:首先對C3750-1進行配置:

在全局模式下(即config模式下):

C3750-1#configure terminal

C3750-1config#switch 1 renumber 1 (此命令是更改交換機的member號!此處×××標記的1,表示爲當前交換機的堆疊member號,也就是交換機默認的堆疊member號,咱們將根據須要依次對6臺交換機的member號進行更改,此處的配置表示將C3750-1member號改成1,也就是後面紅色標記的1)

C3750-1config#switch 1 priority 8     (此命令是更改交換機的優先級,在堆疊技術中,交換機的優先級數越高,它越可能被選舉成爲堆疊主交換機,交換機默認的優先級數爲1!此處的×××標記的1,表明交換機的member號。紅色標記的8表示交換機的優先級數是8。由於咱們只使用6臺交換機作堆疊,因此此時的交換機C3750-1的優先級爲8,能夠保證它成爲主堆疊交換機。)

C3750-1config#end

C3750-1#reload slot 1       (因爲在全局模式下配置完交換機堆疊技術的相應參數後,交換機並不能本身立刻改變本身的默認配置,因此要在退出全局配置模式後,使用「reload slot stack-member-number」命令重啓交換機堆疊端口。此命令爲重啓交換機C3750-1的堆疊端口,紅色標記的1表示交換機的堆疊member號。)

C3750-1#wr          (保存配置)

第二步:對交換機C3750-2進行配置:

C3750-2#configure terminal

C3750-2config#switch 1 renumber 2    (此處,咱們將交換機C3750-2的堆疊member號更改成紅色標記的2

C3750-2config#switch 2 priority 7      (此處,咱們將交換機C3750-2的堆疊優先級數更改成紅色標記的7,因爲以前咱們把交換機C3750-1的優先級數設置爲8,因此在以後的交換機的配置中,咱們將依次減少交換機的優先級數,從而確保交換機C3750-1成爲堆疊組的主交換機。)

 

C3750-2config#end

C3750-2#reload slot 2

C3750-2#wr

 

第三步:此時進行堆疊線纜的鏈接,在配置好交換機C3750-1C3750-2以後,咱們能夠進行堆疊線纜的鏈接,咱們在此約定將交換機背面的兩個堆疊端口左邊的端口爲1口,右邊的端口爲2口,那麼,此時,咱們就將C3750-11口與C3750-2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起來,因爲咱們以前已經配置好兩臺交換機的member號與優先級數,因此此時,兩臺交換機會自動選舉交換機C3750-1爲主交換機。

 

第四步:配置交換機C3750-3

C3750-3#configure termina

C3750-3config#switch 1 renumber 3

C3750-3config#switch 3 priority 6

C3750-3config#end

C3750-3#reload slot 3

C3750-3#wr

第五步:將交換機C3750-2的堆疊1口與交換機C3750-3的堆疊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

 

第六步:配置交換機C3750-4

C3750-4#configure termina

C3750-4config#switch 1 renumber 4

C3750-4config#switch 4 priority 5

C3750-4config#end

C3750-4#reload slot 4

C3750-4#wr

第七步:將交換機C3750-3的堆疊1口與交換機C3750-4的堆疊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

 

第八步:配置交換機C3750-5

C3750-5#configure termina

C3750-5config#switch 1 renumber 5

C3750-5config#switch 5 priority 4

C3750-5config#end

C3750-5#reload slot 5

C3750-5#wr

第九步:將交換機C3750-4的堆疊1口與交換機C3750-5的堆疊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

第十步:配置交換機C3750-6

C3750-6#configure termina

C3750-6config#switch 1 renumber 6

C3750-6config#switch 6 priority 3

C3750-6config#end

C3750-6#reload slot 6

C3750-6#wr

第十一步:將交換機C3750-5的堆疊1口與交換機C3750-6的堆疊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

第十二步:將交換機C3750-6的堆疊1口與交換機C3750-1的堆疊2口用堆疊線纜鏈接。

一下是六臺3750堆疊線纜的簡易連接示意圖:


 

注意事項:

以上的配置步驟,是屢次工做實驗中彙總的,雖然有些繁瑣,但這樣能夠爲從此的維護管理節省不少沒必要要的麻煩。同時,在須要增長設備時,也是先配置後再用線纜鏈接。一樣,在須要撤出某臺設備時,對設備member號以及現有鏈接狀態不會形成影響。

在須要撤換已有堆疊鏈接中的MASTER交換機,也就是主交換機時,在咱們的配置中時交換機C3750-1時,根據咱們已有的配置,交換機C3750-2會成爲新的主交換機,這樣方便咱們的維護與管理,這裏須要注意的是,若是須要將C3750-1從新加回到堆疊組中,並但願C3750-1繼續擔當主交換機的角色的話,由於在思科堆疊技術中,主交換機的角色是非搶佔的,也就是說,當咱們從新把C3750-1聯入堆疊交換機組中,雖然它的優先級數高於C3750-2,但它不會自動成爲主交換機,咱們須要在C3750-1聯入堆疊組之後,等到C3750-1系統顯示狀態穩定之後,重啓C3750-2交換機,這時,因爲組中的MASTER消失,堆疊組會從新選舉主交換機,這時,因爲C3750-1的優先級數最高,它將再次擔當主交換機這一角色。


下面是如何設置3臺2960交換機成爲堆疊:


  1.  通常交換機堆疊完成後會自動給每一個從交換機隨機編號,可是爲了管理方便,防止堆疊後分不清哪臺是是哪臺,咱們最好事先手工給各個從交換機進行編號,從交換機默認編號均爲1,通常按照交換機位置依次從小到大進行從新編號,固然編號也可隨意,爲了管理和維護方便仍是建議按順序編號,相關命令以下:

  2.        查看交換機成員編號(特權模式):

  3.        Switch#show switch

  4.        給成員交換機重編號(全局配置模式):

  5.        Switch(config)#switch <old-member-number> renumber <new-member-number>

  6.        這裏咱們用Console線依次連到個成員交換機上,給三臺交換機從上到下依次編號爲一、二、3,配置以下圖所示(以前已經堆過了,因此編號原本就是一、二、3,這裏只是演示一下),若是不知道交換機原來的成員編號,能夠先在特權模式下使用命令 show switch 查看。

  7.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8.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9.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0. 6

    注:不一樣交換機成員編號不能相同,不能分配已經被佔用的成員編號。

    注:成員編號在成員交換機重啓後纔會生效(重啓前要保存相關配置)。

    注:爲了方便,配置成員編號這一步能夠省略,讓交換機堆疊時自行分配。

  11. 7

    四、優先級配置

           交換機的優先級數越高,它越可能被選舉成爲堆疊主交換機,交換機默認的優先級數均爲1爲了確保事先準備的主交換機成爲Master,須要手工調整堆疊設備成員優先級,咱們能夠給準備好的主交換機配置一個較高的優先級,其它成員交換機依次配置遞減的優先級,這樣就能夠保證準備好的主交換機成爲Master。

           設置堆疊交換機成員優先級(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switch <stack-member-number> priority <value>

           這裏我給交換機從上到下依次配置成員優先級爲十二、八、6,配置以下圖所示。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2. 8

    注:優先級配置不會影響當前堆疊,在下一次須要從新選舉Master時纔會起做用。

    注:爲了方便,能夠直接將主交換機優先級設爲最大,若是考慮可能的變更能夠選擇一箇中間的優先級值,它交換機沒必要從新配置優先級。

  13. 9

    五、保存配置

           給3臺交換機都作好預配置後,記得都保存相應配置,不然重啓後會丟失。保存配置能夠在特權模式下使用如下命令:

           Switch#write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14. 10

    六、堆疊

           先將準備做從交換機的成員斷電(下邊兩臺),主交換機(上邊第一臺)繼續保持開機狀態,而後將各交換機間的堆疊線纜插好。最後堆疊線纜都插好後,再給兩臺從交換機從新上電,以下圖所示: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5. 11

           這樣毫無疑問已經提早上電的最上邊第一臺交換機原本就是Master(獨立的交換機自己就是一個Master),如今加入兩臺未供電堆疊成員後,仍會繼續保留Master身份(請參考堆疊Master選舉原則),而兩臺剛供電的交換機啓動後會自動成爲從交換機,以下圖爲下邊兩臺從交換機在啓動。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6. 12

           啓動以後(啓動較慢,大概須要5分鐘),能夠由指示燈看到,只有上邊的一臺交換機Master指示燈亮着,以下圖所示,那麼堆疊就按咱們的預想順利完成了,第一臺交換機成功被選舉爲主交換機(Master),下邊兩臺均已成爲從交換機(Member)。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7. 13

    注:理論上只要斷電後加入堆疊,就不會成爲Master,也就是說第一臺交換機一直是開機的,因此加入兩臺未供電交換機後,毫無疑問第一臺仍會會繼續保持其Master地位,因此咱們以前是不必配置優先級的?不是這樣的,配置優先級雖然如今沒用,可是若是之後發生故障堆疊總體斷電或重啓後,須要進行從新選舉Master時,Master就會根據優先級選成準備好的那臺主交換機,這樣能夠保證堆疊成員角色不會因意外斷電發生變化。

  18. 14

    七、堆疊配置驗證

           經過畢筆記本鏈接堆疊組中任一臺交換機(堆疊後每臺交換機的配置都與主交換機的配置相同)的Console口,進入命令行界面,使用 show switch detail 便可看到當前的堆疊狀況,以下圖所示,1號爲Master,二、3號均爲Member,三臺交換機狀態均爲 ready 就表示已成功加入堆疊組,下邊能夠看到三臺交換機的堆疊端口狀態也是正常的,基本上堆疊就成功了。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19. 15

           而後使用命令 show run 查看配置狀況,由下圖中的三條信息能夠看到配置文件中已經創建了三臺交換機的堆疊配置信息。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20. 16

           而後由下圖的端口配置信息,能夠看到三臺交換機端口號依次命名爲g1/0/1--g1/0/48,g2/0/1--g2/0/48,g3/0/1--g3/0/48,前邊的編號即爲相應交換機的成員編號,對某臺交換機指定端口編號進行配置時就要按照這裏的端口編號選擇進行配置。此外能夠發現主交換機(1)的端口配置保留下來了,其他兩臺從交換機的端口信息已經被清空。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步驟三、堆疊組的訪問

  1. 1

           堆疊後的交換機訪問方式與訪問普通交換機的方式同樣,具體訪問方法就不詳細說明了,只是其多個成員能夠做爲一個邏輯總體來進行統一管理,只須要配置一個管理IP就能夠訪問整個堆疊,訪問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種:

          1)、經過鏈接堆疊組中的任一臺交換機Console口,進入命令行界面進行操做和管理。

          2)、經過Telnet遠程登陸進行管理。

          3)、經過Web頁面訪問。


步驟四、堆疊維護

  1. 1

    一、查看堆疊交換機成員彙總信息

           堆疊好後,能夠登陸任一臺交換機使用如下命令方便地查看各堆疊成員的堆疊狀態信息,以下圖所示一次表示成員編號(Switch)、成員角色(Role,Master表示主交換機,Member表示成員交換機)、Mac地址、成員優先級(Priority)、堆疊版本(Version)、堆疊成員當前狀態(Ready表示已加入堆疊,Removed表示移除,若是成員版本不匹配也會在這裏提示)。命令以下:

           Switch#show swtich    (特權模式)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2. 2

    二、查看堆疊端口狀態信息

           檢查堆疊端口狀態時,使用如下命令,就能夠看到每臺交換機堆疊模塊上的堆疊端口狀態是否正常,以下圖所示,Port1和Port2分別對應堆疊模塊上地 Stack1 和 Stack2,OK即表示堆疊線纜正常鏈接而且堆疊模塊工做正常,若是堆疊線纜移除或堆疊模塊異常,則端口狀態應該顯示是不OK的(忘了具體顯示什麼來着)。命令以下:

           Switch#show swtich stack-ports    (特權模式)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3. 3

    三、查看堆疊線纜傳輸速率信息

           若是你想查堆疊交換機之間線路傳輸速率,可使用如下命令,同時也能夠看到堆疊線路配置狀況以及使用的堆疊線路協議,以下圖所示,顯示堆疊線路速率爲10G,線路配置爲FULL,即線纜鏈接採用冗餘方式,線路協議爲FlexStack協議,是2960S系列交換機專用的堆疊協議。命令以下:                                     Switch#show switch stack-ring speed         (特權模式)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4. 4

    四、查看交換機成員詳細信息

           你也可使用如下命令查看更詳細的信息,同時涵蓋了各成員堆疊狀態信息和堆疊端口狀態信息,以下圖所示。

           Switch#show switch detail          (特權模式)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5. 5

    五、查看堆疊管理和調試信息


           若是你想查看更更詳細的堆疊信息及相關調試信息,可使用下邊這條命令,以下圖所示(不是所有),裏邊有不少信息,你們有興趣能夠本身去研究一下。

           Switch#show platform stack manager all

    思科2960S系列交換機堆疊配置

  6. 6

    六、重啓堆疊

           若是你對現有堆疊成員角色分配不滿意,但願從新根據你設置好的參數選舉 Master,你能夠直接使用重啓命令,這樣全部堆疊組成員會從新啓動並選舉新的 Master(選舉Master原則參考第一部分簡介),選舉好後其它交換機自動成爲Member。重啓命令就是普通交換機的重啓命令,以下:

           Switch#reload       (特權模式下)

    注:在堆疊組中使用重啓命令會致使全部堆疊組成員重啓,如無特殊需求,請慎用。

  7. 7

    七、重啓成員交換機

           若是你對堆疊組中的從交換機配置了新的堆疊參數如改變成員編號和優先級(重啓後纔會生效),或者想從新選舉Master,則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指定重啓堆疊組中的某一臺成員交換機或者Master,相對上一種方式,這種顯然更穩妥一些。

           Switch#reload slot <stack-member-number>

    注:若是使用 reload slot X 重啓了從交換機,不會影響堆疊組其它成員,原來主交換機的Master身份保持不變,即使這臺從交換機優先級更高重啓後也仍是會成爲從交換機(參見第一部分簡介Master選舉原則)。

    注:若是使用 reload slot X 重啓了主交換機,堆疊中的其餘從交換機會自動從新選舉出一臺交換機成爲主交換機,原主交換機重啓完畢後變爲從交換機,但交換機編號保持不變。

  8. 8

    八、添加新的堆疊成員交換機

    1)、將一臺未供電的交換機加入堆疊,不會影響現有堆疊中的其餘交換機(不會致使業務中斷)。即先插好堆疊線纜,將新成員鏈接到現有堆疊交換機上,而後供電,新增的交換機開機後會自動成爲堆疊組的成員交換機,而原來堆疊成員角色不會發生變化(親測)。

    2)、將一臺已供電的交換機加入堆疊,會致使交換機從新選舉Master(選舉Master原則參考第一部分簡介),從新選舉的主交換機將使用它原有的配置來擔任主交換機角色,其它全部交換機會自動重啓(會致使業務中斷),重啓以後成爲成員交換機。即若是先給新成員供電,而後再用堆疊線將其鏈接到現有堆疊交換機上,會致使原來堆疊成員角色發生變化(親測)。

    注:因此通常建議添加新成員時仍是以未供電狀態加入,即先插好堆疊線纜後上電,防止業務中斷。

  9. 9

    九、移除堆疊中的成員交換機

    1)、若是要移除現有堆疊組中的成員交換機,能夠直接將其上堆疊線纜拔掉或者直接斷電(兩種方式都測試過基本沒影響),不過通常建議先斷電後拔堆疊線纜防止影響現有堆疊(官方建議),而後再移除交換機,移除從交換機不會影響堆疊組其餘成員正常工做,也不會致使堆疊成員角色發生變化。

    2)、若是要移除現有堆疊組中的主交換機,也是先斷電後移除堆疊線,移除了主交換機後,其它交換機會自動選舉出新的Master,而後使用其保存的配置文件運行。經測試發現,這種狀況下移除主交換機後其它從交換機會選舉出新的Master,可是其它從交換機並不會自動重啓,理論上應該會重啓,具體緣由還在研究中。

  10. 10

    十、刪除堆疊成員配置

           當你移除堆疊組中的一臺成員交換機後,會發現它的堆疊配置信息還保存在堆疊組中,若是有須要能夠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如下命令刪除對應成員的堆疊配置信息,若是不刪除也不影響正常工做,只是配置信息內容會多點。

           Switch(config)#no switch <stack-member-number> provision      

    END

百度經驗:jingyan.baidu.com

其餘注意事項

  1. 1

    一、總結一下C2960S交換機簡易堆疊流程

         1)、準備好要堆疊的交換機、堆疊模塊和堆疊線纜及電源線。

         2)、對準備好的主交換機上電開機,並進行預配置(基本配置,優先級足夠大,成員編號最好爲1,其它可選)並保存,從交換機(成員交換機)不須要上電開機和配置。

         3)、鏈接好堆疊線纜(交叉鏈接),主交換機保持開機,給未供電交換機依次供電開機,已開機的交換機會繼續保持主交換機(Master)角色。

         4)、等待其他交換機開機完成,會自動變成成員交換機(Member),堆疊就基本上完成了,可經過指示燈檢驗主從角色,Master燈亮的即爲Master,Master燈不亮均爲從交換機。

         5)、最後經過配置檢查堆疊狀況。

  2. 2

    二、關鍵命令

    給成員交換機重編號(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switch <old-member-number> renumber <new-member-number>

    設置堆疊交換機成員優先級(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switch <stack-member-number> priority <value>

    查看堆疊成員簡要狀態信息(特權模式):

    Switch#show swtich   

    查看堆疊端口狀態信息(特權模式):

    Switch#show swtich stack-ports   

    查看堆疊線纜傳輸速率(特權模式):

    Switch#show swtich stack-ring speed   

    查看堆疊成員詳細狀態信息(特權模式):

    Switch#show swtich detail  

    重啓指定堆疊成員交換機(特權模式):

    Switch#reload slot <stack-member-number>

    刪除指定堆疊成員配置信息(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no switch <stack-member-number> provision

    保存配置(特權模式):

    Switch#write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清除配置(特權模式):

    Switch#erase startup-confi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